第110章请帖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为周长济连中两元特地办的小宴,她肯定不是唯一被邀请的读书人,一定还有其他不少读书人受邀。


    其他的读书人若前去,少不得要作诗写文的。若写得不好,必会被当成周长济的陪衬,若写得好,又岂不是扫了周氏的脸面。


    所以这个小宴,明摆着是要读书人去做陪衬的。


    “唐师兄,你可明白?”姜如初低声确认道。


    唐玉默然站在一旁,他一向心思玲珑,生在商贾之家,又怎会不明白这些人情世故。


    他默默道:“姜师妹,是你不明白。”


    她根本不明白,他们这些人为了能同世家有来往,为了能在宴上露个脸,做旁人的陪衬又算得了什么。


    姜如初闻言默然,顿了顿,默默的将手中的请帖递了过去。


    唐玉神色一松,接了过去,低声道谢:“多谢师妹大恩,来日若有需要,师兄会尽力相报。”


    她突然想起初来无崖山时,在半山腰遇到的那两个少年郎,当时他们义正词严的拒绝九方淮序的招揽,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姜如初愣愣的问出自己的疑惑:“唐师兄,为何去年九方公子招揽你和沈师兄时,你却出言拒绝?”


    九方氏是勋爵之家,其地位可不在周氏之下。


    唐玉见不远处的沈梦生走了过来,立刻便有了回自己的书案前的打算,听到姜如初的问题。


    他顿时有些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却没有回答,转身飞快走了,像是特意在避开来人。


    沈梦生见唐玉一副躲着他的模样,脚步顿了顿,脸上止不住浮现失望之色,缓缓走过来向姜如初确认道:


    “你唐师兄方才问你要周氏的请帖了?”


    见姜如初沉默,沈梦生脸上的失望之色便更重了一些,喃喃道:“我就知道,他瞧见那请帖时那副神情.......”


    姜如初不明白,为何唐师兄突然就如此热衷于参加宴会诗会,何况他并非真正受邀的那个人,去了势必是要坐冷板凳的。


    她便将刚才问唐师兄的那个问题,再问了面前的沈师兄。


    沈梦生无声笑了笑,定定道:“勋贵的跟班和世家的座上宾,聪明人自然都会选后者,你唐师兄从来都是聪明人。”


    他不仅聪慧世故,还明白什么是待价而沽,未考过县试府试之前,他对这些诗会宴会从未表现过任何兴趣。


    姜如初一怔,顿时明白过来。


    当日唐师兄只要能踏入周氏的门,不论是否受人白眼,他又是不是真的座上宾,他们唐氏从此都会受人关注,唐氏的店铺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他要的只是和周氏攀上名声,若是能受周氏青睐那自然更好。


    可做九方淮序的跟班就不同了,说白了就是一个侍从的地位,怎么可能与世家的座上宾相提并论。


    “唐师兄,志向远大......”姜如初只能这样说。


    沈梦生叹了口气,一脸失望的说道:


    “你倒是会给你唐师兄脸上贴金,他不过是想走捷径罢了......若是他将心思都用到正途上,何愁将来不能靠自己带着唐氏一族水涨船高。”


    依附他人之力,终究会有靠不住的那天,更何况他费心经营交际,还未必能真正的攀附上周氏。


    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姜如初默默无言,终究是大家选的路各有不同,没有什么好评说的。


    此后一段日子,唐师兄和沈师兄二人,似乎渐行渐远,不再如以前那般形影不离。


    书舍内考过了县试府试的三人中,唐玉日日出门参加诗会文会,便只剩沈梦生和姜如初二人,还在勤奋读书。


    转眼到了五月,几次旬试下来,姜如初都稳坐头名,沈梦生紧随其后,二人争赶个不停。


    到了周家的春日小宴那天,唐玉拿着请帖前去赴宴,畅通无阻的进门后,却让他忍不住心中暗暗失望。


    唐玉原本以为席面上会有周氏族中的长辈主持,来往的也定是高门显贵,却没想到,名字叫做小宴,就真的只是一场小宴。


    张罗宴席的是周氏的年轻一辈的两个郎君,席间来的也都是些年轻学子,七八成都是大同县内小有名气的俊才。


    全是读书人,唐玉默然,静静的在角落坐了下来。


    周长济听闻有人拿着他亲手写的那份请帖来赴宴了,当天身着云纹织金的蓝色锦袍,意气风发的便从门外走来。


    他脚下步履从容,神情淡然的顺着侍从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料看到的却是正在神游的唐玉。


    周长济淡漠的眼神顿时一怔。


    他的眸色逐渐幽深,面庞冷硬如刀,随即一声不吭的往前走去,在席面的最上方坐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席间环节,唐玉都十分的莫名其妙,明明他都已经坐到角落里来了,怎的每次游戏都有人点他?


    击鼓传花也总是到他这里就停,飞花令他都躲到最边上了也还是得他来接......作诗写文的他更是一个都落不下。


    周大公子是主家,次次都有人要以他为先,他写完了,第二个便得轮到唐玉,大家都十分默契的起哄让他接上。


    唐玉迷茫了,原来他已经这般有名了吗......


    五月的日子便如此匆忙而过,很快便到了六月中旬。


    姜如初今日刚考完一次旬试,忍不住在寝舍里一遍遍回想最后一道算题,很遗憾很痛心,她当时竟没有解出来。


    她正一脸严肃的翻找自己外祖父留下的那些书稿,想着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一题的解法。


    这时,院子门口一位师姐探进头来,朝里面喊道:


    “姜师妹,书院门口有人找你呢!”


    姜如初闻声抬头,快步走出来,一身白色的曳地百褶裙,素衣素面,手里拿着一卷书,文气十足。


    “田师姐,不知是谁找我?”


    田琴刚提一大桶水回来,擦了擦一头的汗答道:“不知道,反正是山下来的,瞧着像是一个侍女。”


    姜如初眼睛一亮,“可是姓施?”


    田琴想了想,点点头,“对,她好像说是什么施女郎.......不过瞧她神情慌张,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找你呢。”


    姜如初顿时神色一凛,赶紧放下手中的书,飞也似的急忙前去。


    田琴忙在后头大喊:“姜师妹!你寝舍今日需要打水吗?”


    无人回应。


    田琴默默进门去拿她家的桶了,左右小师妹那小身板累不得,早晚都得是她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