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前往府城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正同大壮一起卸行李,闻言顿时扭头看去。


    这才瞧见马车里已坐着好几个儿郎,姜永才和姜知望都在其内。


    她也没料到这几人竟然如此动作迅速,抱歉道:“让各位久等了,只因赶来此处耽误了许多工夫。”


    姜平伸着脖子,见她身边还有一个行脚汉在帮她搬行李,顿时哼了一声,故意夸张的说道:


    “人家案首就是不一般,还请了行脚的呢。”


    姜如初看了姜平一眼,没有搭理他,他不用参加府试,跟着一起大概是给另外两人陪考的。


    大壮帮母女二人将行李放好后,挥了挥手就要往回走。


    他笑呵呵告别:“姜女郎,希望你这次考试也顺顺利利的,再拿个案首回来勒。”


    马车里似乎有人笑了一声。


    姜如初冲大壮拱手一礼,扬起笑容,心中感激道:“真是多谢大壮哥,劳累你辛苦一趟了。”


    大壮见她行礼忙摆手拒绝,激动着慌乱说道:“哎呀,姜女郎,你以后是要当贵人的,可别给俺们这种粗人行礼。”


    他紧接着露出一个笑容来,有些不好意思,却用力的拍了拍自己的扁担,笑着扬声道:


    “姜女郎,只要你瞧得上俺,以后你回县里,俺都白给你挑行李,不收你银钱勒,真真的!”


    “俺不说假话的。”大壮强调道。


    马车内似乎有人哼了一声。


    姜如初彻底被如此淳朴的汉子打动,她脸上浮现出一个带着暖意的笑容,神情感动,十分用力的点了点头。


    重重的说道:“......我相信。”


    也多谢你如此瞧得上我。


    挥别大壮,姜如初这才跟着姜母一起走上马车。


    一进马车,她就迎上好几人的视线,她这才发现马车上除了姜知望、姜永才和姜平之外,还有一个陌生的儿郎。


    这郎君眉眼有些熟悉,五官柔和端正,瞧着二十来岁的模样,比这里的几人都要大上一些。


    姜如初带着姜母单独坐到一边,其他四人坐到另外两边,刚好将这辆马车塞得满满当当。


    那陌生的儿郎这才冲姜母拱手一礼,“三姑母。”


    姜母方才也没认出他,听他开口称呼,这才反应过来他是谁,顿时恍然大悟的笑着说道:


    “原来是如成......好些年不曾瞧见了,三姑母方才都没认出来。”


    她扭头向姜如初介绍道:“这是你大表兄,姜如成,小时候你们还常玩儿到一起呢。”


    姜如初一怔,这才记起这个姜家唯一一个同她用“如”字的兄长,幼时外祖父也非常疼爱他,时常带着他一起读书。


    因此小时候这位兄长也常常带着她玩儿,只不过后来外祖父去世后,他便去了平陵府,听说是因为他能识文断字,在府城一个大户人家做了管事。


    “大表兄。”姜如初见了一礼,多年不见,二人间早已生分。


    姜如成点了点头,笑容浅淡的回礼:“如初妹妹。”


    这时,外头的车夫一声低喝“驾”,马车一动,便飞快向府城而去。


    马车内十分安静,其他的人都没有说话。


    姜知望从一开始就在低头看书,只是在姜如初上马车时瞧了她一眼,便又专注着自己手中的书籍。


    姜永才也在一旁皱着眉头看书。


    唯有一旁的姜平,时不时就偷偷的看她一眼,见姜如初发现,他顿时轻哼一声,扭过头去。


    姜如初完全无视,拿出包袱里特地准备好用来路上看的书籍,正打算翻开。


    就听到有人语气不满的,小声嘟囔道:


    “咱们都是天不亮就得在知望兄家门口等着马车,偏人家得要马车等着她......”


    “考了个案首就是不一样,架子比咱们大一些,连那些行脚的泥腿子都追着巴结,恨不得捧到天上去。”


    姜如初手上的动作一顿,发现关键之处,她抬头间神情异样,表情十分认真的确认道:


    “你们都是在姜知望的家门口等着马车?”


    姜母一愣,也茫然的看过来。


    姜平一脸奇怪的扭头盯着她,神情莫名,刚要点头回答,就听一旁的姜知望突然用力咳嗽了一声。


    “平弟,莫要胡说。”


    姜知望今早本也奇怪姜如初为何迟迟不来,但听到刚才她那一声询问后,他便瞬间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又咳了一声,看向对面的姜如初,眼眸闪了一下。


    斟酌一番这才解释道:“二表叔他们起初是安排都到城门口的,只不过一早马车来了就直接进了城......或许是还没来得及通知如初妹妹......”


    姜母愣了又愣,还以为真是她们母女错过了,神情顿显遗憾。


    姜如初笑了一声,如此牵强的解释,马车能到他家门口等着,却偏偏不能拐个弯儿就到她家门口。


    她没有再追问,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神情冷了下去。


    马车内气氛有些怪异。


    姜平一脸茫然,扭头迎上姜知望责怪的眼神,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顿时蔫巴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一旁沉默的姜如成突然拿出一个葫芦,像是才想起这事儿一般。


    “瞧我,把这事儿忘了.......”


    说着,他一脸笑容的将葫芦递到姜如初的面前。


    “如初妹妹,这是老太爷给你们几个考试的,专门准备的养身药酒,一人一份,这是你的那一份。”


    姜如初一怔,顺着这葫芦看向正笑得一脸温和的姜如成。


    对面的姜知望见状,忙跟着解释道:“这是咱姜氏祖传的秘方,用人参和多种药材泡出来的,考场上喝一口,补气暖身,就不容易生病了。”


    难怪县试的时候,姜知望他们几个都没有受一点风寒。


    姜如初顿了顿,就伸手接过了这份好意,一旁的姜母忙感激道:“多谢老太爷还顾念着我家如初。”


    姜如成收回手,打量了姜如初一眼,笑着回道:


    “这是自然,都是姜氏子弟。”


    他似闲聊般,有意无意的说道:“有时候人多起来,事多又杂,几个叔叔他们难免会有疏漏,但对族中的所有孩子,老太爷都是一视同仁的。”


    姜如初听明白他的意思,无声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