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好福气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一场小雨过后,天气虽仍湿冷,却已不再那般刺骨。


    三月的日子里,姜如初便日日稳坐在窗前,看书习字,姜母便在外头的院子里跟上门的亲戚们唠嗑。


    “我家如初啊,天天都闷在里屋看书,我想让她多出来走走,说都说不听的。”


    姜母一边喝茶,一边笑着“埋怨”道,那一脸的引以为傲简直藏都藏不住。


    旁边的两位婶子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但闻言也忍不住一脸的羡慕。


    “莲华,你可真是好福气,就生了这么一个女郎还这般的争气.......”


    左边那位大盘子脸的妇人手里端着热茶却没喝,陪笑道:“哪里像我家那两个皮猴,整日上蹿下跳的,哪里能安静的坐下来读书。”


    姜母完全一脸认真的宽慰道:“嫂子,你家两个儿郎都才四五岁,还小着呢,这般着急作甚,大了自然就坐得住了。”


    “我家姜平倒是坐得住了......”


    右边那位尖下巴的妇人一边磕瓜子一边无奈说道:“就是这心思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这回县试,你们瞧,这不也是落榜了。”


    这位尖下巴的妇人五官端正,身材姣好,倒颇有几分风韵,她正是族学中姜平的母亲,李翠玉。


    李翠玉将嘴里的瓜子壳吐了满地,一脸好奇试探的问道:“莲华,你家这女郎是怎么教的?这般的争气。”


    一旁的胖婶也立马看向姜母。


    姜母摆了摆手,毫不掩瞒的说道:“实不相瞒二位嫂子,我平日没怎么管教我家如初,读书都是她自己琢磨的,我都没想到她能这么争气。”


    两旁的两位妇人闻言,顿时互相看了一眼,显然都以为她是故意藏私。


    李翠玉笑了一声,叹了一口气道:


    “唉,莲华,你家如初是争气,唯一可惜就是一个女郎,早晚都要嫁出去的,还是不如儿郎在跟前开枝散叶的好。”


    说到这里,两个妇人似乎终于从这里找到了几分优势,身板也挺直了几分,她们可是都为族中生了儿郎的。


    姜母一愣,似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只能喃喃道:“我家如初说了,她自有主意......”


    一旁的胖婶立马想到自家孩子,跟着李翠玉附和道:


    “翠玉说得有道理,你家如初这几年总归要出嫁的,不如这两年就赶紧让她教教我家两个皮猴,带着他们读一读书......”


    “莲华,你看如何?”


    姜母正在发愣,听到胖婶说要教她家孩子读书的事,立马回神,毫不犹豫的就拒绝道:


    “这可不行,我家如初忙着读书科考呢,天天看书都不得闲。”


    这一点上姜母可不迷糊,自家孩子读书辛苦到连吃饭都顾不上,哪有精力再去顾旁人的孩子。


    胖婶笑容顿时一减,但还是陪笑着客套道:


    “说的也是,当下还是科考更重要,读书要紧,过两年再教也是一样的。”


    话虽这样说,但胖婶想到她家这女郎再过两年就到了年纪,说不准哪天就嫁出去了,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起来。


    李翠玉瞅了胖婶一眼,放下手中的一盘瓜子,走到姜母身边,笑容满面的压低声音道:


    “莲华妹妹,其实咱们还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你家如初以后就嫁回咱们族里不就行了。”


    一旁的胖婶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见姜母表情复杂,李翠玉笑得亲切,神神秘秘的继续小声说道:


    “你看啊......咱们族里的子弟也不差啊,个顶个的都是一表人才,尤其是我家姜平,人品相貌就算是放到外头,那也都是出众的。”


    姜母脸色顿时一变,正要开口。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脆生生的孩童的声音同时响起:


    “姜如初姐姐在家吗?曾先生让我来给你送书的!快来开门呀......”


    正在里屋读书的姜如初听到,立马放下书走了出来。


    院子里的姜母正想起身,瞧见她出来,忙说道:“如初,好像是专门寻你的......”


    “母亲,你们继续聊,我去开门。”她神色平静的说道。


    路过院子的时候,姜如初目不斜视,径直的走过去开了院门,一开门就瞧见一个头上扎着一根冲天辫的小男娃。


    小男娃个子还不过她的腰身,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书稿,小小的娃用尽全力不让手中的书落地,瞧着似乎连表情都在用力。


    见来开门的是一个年轻女郎,他大大的眼睛飞快的将姜如初打量了一遍,憋着劲儿问道:


    “你是姜如初姐姐吗?”


    “是我。”


    姜如初赶忙上前两步,从小男娃的手中接过了那厚厚的一沓书稿,“是族学的曾先生让你来的吧?”


    小男娃终于松了一口气,蹦跳了两下,脸上的表情轻松活泼起来:


    “是的是的,先生说了,这些是书稿很重要,一定要亲手交到你的手上才行。”


    “你也是曾先生的学生?”姜如初见他这般小,忍不住询问道。


    小男娃认真又用力的点点头,糯糯道:“是的,学生,我娘亲这个月才把我送到先生学堂里的。”


    姜如初抱着手稿认真的谢过了这小孩,见他言行率真可爱,她又从荷包里掏出一文钱放在他手心。


    “辛苦你了,去买糖葫芦吃吧。”她笑着说道。


    小男娃欢呼一声,蹦蹦跳跳的走了。


    姜如初抱着手稿回到院子里,迎面就遇上两位婶子,直接就挡住了她回里屋的路。


    “哎哟,这就是如初吧?”


    二人站起来走到她的跟前,围着她止不住的打量起来,一副十分亲热的模样,胖婶一边还忍不住感叹道:


    “如初啊,我是你表姨母。”


    “咱们真是许多年不曾瞧见了,瞧瞧,如初都这般大了,模样也长变样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勒。”


    一旁的李翠玉也将姜如初上上下下都打量了一边,神情止不住的满意,表情夸张的夸赞道:


    “咱们姜家的孩子底子就是好,瞧瞧你家如初如今这长得这般标致......这通身的书卷气质,斯文得嘞,跟咱们族里的小女郎们比起来就是不一样。”


    姜如初被这二人围着一通猛夸,都有些怀疑她们口中说的是不是自己。


    她沉默不语,神情陌生的任由这两人打量观赏,见二人终于说得差不多了。


    姜如初这才开口认真询问道:“二位婶婶瞧着脸生,不知是哪一支的?”


    院子里融洽的气氛霎时一滞。


    面前正满口亲热话的两个妇人,表情顿时尴尬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