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抢分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众人围着低声说笑几句,顿时气氛便轻松和睦,十分融洽。
姜如初也感觉自己与一众同窗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又更近了几分,这时,她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何为同门之谊。
这时,曾先生也准备好了试题。
她一个抬头看向众人,书舍内便立刻安静了下来。
曾夫子不苟言笑,直奔主题:“从帖经开始,总共五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扣一分。”
夫子刚说完,邓颖便悄悄的对曹桂茹和郑刚两人嘱咐道:“帖经是最基础的,几乎等同于送分,一定要尽力抢答。”
前面送分的题多抢几分,后面的算学和诗赋这些较难的题,便能轻松一些。
曹桂茹和郑刚齐齐点头,专注以待。
不过,其他组的师兄师姐们似乎都是这样想的,书舍内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帖经也是科举考试的其中一种方式,为记诵之学,也就是取经书包括上面的注疏的其中一行,随意遮住上面的三个字,考生只需填写出这遮盖的部分。
别看帖经看起来似乎只需死记硬背,但要考的内容十分广泛,十分考验学生的记忆,也需要非常深厚的基础功底。
曾夫子的五道帖经题,分别出自《周礼》《周易》《左氏》《礼记》《尚书》,下手毫不留情,遮盖处也是十分刁钻。
但沈梦生和唐玉那一组,有一位师兄最是擅长背诵,且他反应十分迅速,几乎是在曾夫子公布诗题那一瞬,他就能立刻抢答正确。
五道帖经题,竟被他抢答出三道!
剩下的两道题,一道被杨凡这边的田琴抢到,最后一道被曹桂茹抢到。
只抢到一分,姜如初见大家的表情都十分的沉重,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五道墨义题。
墨义题也是科举考试中必考的一种试题,随意抽取经文中的一句或一段,让考生对其进行阐释和注解。
若说帖经是考记忆,那墨义便考的是记忆加理解。
曾夫子的墨义题一向喜欢用截搭题,也就是从四书五经中截取一段,要么断句,要么添加,或是随意拼凑,叫人看得晕头转向。
不是对四书五经了如指掌的学生,都未必能答得上来。
第一道墨义题便是:“羊父母干龟动乎”,任凭你翻遍四书五经,也不可能找到这一句的出处,因为它是由好几本经文截取而成。
静雅舍内顿时响起一片哀嚎之声,大家纷纷望着曾夫子冷漠的脸欲哭无泪。
这下,大家再也没办法瞬间抢答了,这墨义题的难度极大,就算是现下翻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找到的。
曾夫子十分宽容的表示:“可随意拿出你们的书籍翻阅。”
众位师兄师姐便一边哀嚎,一边动作飞快的开始查书,然而沈梦生那一组专注墨义的师兄实在是强到可怕。
不过片刻,他便站起身来,从容不迫的回答:
“禀夫子,‘羊’字出自《论语》和《孟子》,父母二字四书皆有,‘干’字出自《论语》中的子张学干禄,‘龟’字在《中庸》和《论语》中皆有......”
“由此,学生猜测先生是以《论语》为题,既然如此,此句......”
这位师兄侃侃而谈,对四书五经中的信手拈来,他每说一句,曾夫子眼中的满意之色便更添一分。
等他说完,曾夫子也点头表示认可:“并无错漏。”
其他的师兄师姐们,手上的书都还未曾翻对,见就已经有人答了出来,虽然一脸哀怨,但也纷纷对答题的这位师兄表示佩服。
沈师兄这一组,又添一分,总计已是四分,对比其他两组的各自一分,完全是遥遥领先。
然而剩下来的三题,沈师兄这边又答出两题,另一题被杨凡这边的蒋慧答出。
最后,便只剩一题。
见状,杨凡便笑着看向邓颖几人这边,有些得意的冲他们挑了挑眉。
他见沈唐二人这边如此的强,便一门心思的打算跟姜如初他们这边的人较劲,既然第一拿不到,那他杨凡无论如何都不能垫底!
邓颖师姐无奈的白了他一眼,对曹桂茹和郑刚两位师弟师妹安慰道:“无碍,后头还要律学和算学,我跟江师弟都会尽力而为。”
至于诗赋题,姜师妹若能拿到一分或者两分,他们便一定不会垫底。
曹桂茹一脸沉重,若是她能多答出几道帖经和墨义题,师姐和师兄后面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最后一道墨义题:宝珠七十里子,及其广大草。
堂上的众人又开始抓耳挠腮了。
这道题似乎出处十分的偏门,连沈梦生那边几位博闻强记的师兄,也都一时纷纷面露难色。
杨凡也急得团团转,生怕被旁人抢先一步,他一边动作飞快的开始翻书,一边催促身旁的蒋慧等人。
“快点找,若是被邓颖她们猜出来,咱们就完了!”
这边的姜如初几人也都是一脸的严肃,邓颖和曹桂茹一起冷静分析:“‘宝珠’应该是出自《孟子》的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曹桂茹也想出其中一个:“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七十里子’也是出自《孟子》,便成了宝珠七十里子。”
“可这后半句......”
旁边隐身了半天的贺知书听到二人的分析,脑中灵光一闪,顺嘴便接着说道:
“所以后面这一句,应当也是出自《孟子》!”
曹桂茹和邓颖二人齐齐给了他一个白眼,“废话......”问题是她们都想不出后半句到底出自《孟子》哪一篇。
几人一起冥思苦想,一篇一篇的默诵过去,眉头却越锁越紧。
姜如初却突然想起,前世霍衍舟在参加乡试时,似乎也遇到过一道十分刁钻的截搭题。
她看向正在齐心协力一起努力答题的几位师兄师姐,毫不犹豫的开口:“曹师姐,我有一个猜测......”
曹桂茹和邓颖齐齐看过来,眼神带着期待:
“姜师妹,你知道后半段出自《孟子》的哪一篇那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