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住嘴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都给我住嘴。”
九方淮序一出声,说话的钟修和曹平当即闭上嘴,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一丝惊讶。
屋内瞬间便又恢复了落针可闻的安静。
只听得楼下的读书人们正在高谈阔论,杯盏推换声和丝竹管弦声交错,与这一处诡异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还是冯言上前说道:
“听说那姜如初和贺老的孙子贺知书走得近,这次她也是跟着那人一起下山的,咱们的人现在去贺家,说不定就能找到她。”
“贺家?”
九方淮序正在揉眉心的手指顿住,下意识的问道:“是守楼的那个贺家?”
见冯言点头,九方淮序的眸色深了深道:“没想到那姜如初,竟与那废物走到了一处。”
贺老是大同县有名的学者,但已多年不曾出世,九方氏多次登门下帖,邀他前来参加说文会,次次都被拒之门外。这贺老是文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天下许多的读书人都拜读过他的文章,以他为文坛领袖,其名望极高。
更何况,他还是曾经的守楼人......
这样的人虽无实权,但受天下文人敬仰,便是九方氏也轻易不敢冒犯他。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身为文坛领袖的贺老,竟会有一个草包孙子,听说那草包云川书院都进不了,便是在那寻希书院里,也是次次垫底的一个废物。
一旁的钟修摇着折扇,颇有兴味的说道:
“倒还挺有趣,那贺知书不是听说一向独来独往,如今竟和一个小女郎混到了一处。”
他们之前本以为那贺知书是藏拙,还曾数次试探过他,但让他们都有些失望的是,那自恃清高的贺老,确实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草包孙子。
但这草包虽然不太聪明,但也从不与别人为伍。
“不知那姜如初到底有何独特之处,竟能和那贺知书走到了一起。”一边的曹平也有些好奇的说道。
一旁的冯言,一直板着的脸,却难得露出了一丝不屑之色。
此时,周长济带着刘英,正在飞云楼内四处游走。
刘英一脸新奇,看着酒楼内珠帘玉幕,金光耀目,简直舍不得挪开眼,一楼几处的屏风后,甚至还有女乐在低声弹唱。
他是头一回来这说文会,借着周长济的光,今日也叫他开了眼。
刘英一直以为这说文会就是一群读书人的辩论会,谁知竟是这样一片奢靡之色,丝竹管弦,彩袖翩飞,哪里又像是一场严谨的文会。
他左顾右盼的跟在周长济的身后,悠哉悠哉的,倒是将整个说文会的各处都观了一个遍。
周长济却目不斜视,漠然的目光在文会上所有人的身上扫过,却没有任何停留。
“周师兄,你说的那个作诗的人,当真会出现在这说文会上吗?”刘英刚走上二楼的木梯,就忍不住扶着一处栏杆问道。
这飞云楼内甚是庞大,光是将一楼走一圈,刘英感觉自己都快累死了。
周长济绷着一张脸,眼底也有一丝不解之色,他明明打听到那女郎可是专门下山来参加这说文会......
刘英捶了捶自己的腿,捻起袖袍擦了擦汗,环顾着四周随口问道:“周师兄,你当真知道作那首诗的人是谁?你可曾见过他?”
他本是无奈一问,谁知却见周长济当真摇了摇头,竟一脸平静的说道:
“没见过。”
刘英脸上捶腿的动作霎时一顿,他缓缓扭过头来,表情有些僵硬的问道:
“那师兄,咱们这半天到底是在找什么......”
连人都没有见过,就算人家出现在这说文会上,他又怎么认得出来?这周大公子,莫不是真的读书把脑子读傻了不成.......
周长济收回目光,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却说出一句奇怪的话:
“我认得她的字。”
说完,周长济长袍轻扬,抬脚往二楼走了上去。
二楼的侍从见有人擅自走上二楼,正要上前来拦,在瞥见他胸前衣袍上的燕纹后,又默默的退了回去。
只留后面的刘英还一脸茫然,他刚才听到了什么?认得他的字......怎的,莫非那人的脸上还写着字不成......
这周大公子,还当真是读书把脑子读坏了!
今日正是各处的文人士子云集之时,飞云楼内四处都是寒暄之人,说文会第一日,只是稀松平常。
周长济找了大半日,都没有找到他想找的那个人,薄唇都抿成了一条直线,但让刘英意外的是他竟然没有放弃,甚至还在飞云楼住了下来。
这头的九方淮序一直让人留意着周长济的动向,本还担心这书呆子找不到人就回去了,听闻他竟住了下来,九方淮序这才放下心来。
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那首诗能有这般好的成效,竟就这么轻易的将这周长济引了过来,比他预想的还要更快。
九方淮序眉梢一扬,鱼儿已经咬钩,接下来,便要看他如何收尾了。
......
姜如初乘兴而至,败兴而归。
她垂着头走在街上,眉眼中难免带上几分失落。
大同县崇文,兴办的学院多如牛毛,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书籍、书生纶巾和儒冠、以及来自各地不同风味的饭食。
最有名的一条巷子,名叫文豪巷。
姜如初漫无目的,不知怎的,竟走到了这最有名的文豪巷里。
这条巷子上的店铺林立,有药铺、金银铺,但大多还是吃茶用饭的小店,从贵到贱,各式菜式,南面的饭食,北面的面食点心,应有尽有。
因为来这条巷子吃饭的读书人最多,有些读书人付不起饭钱,便用自己的文章换吃食,因此在这里的许多店铺里都挂着不少诗词文章。
据说曾经本朝曾有一位进士在科考时来这里“换”过吃食,留下了一篇佳作曾轰动一时,因此这条街才这有“文豪巷”之名。
但因着今日飞云楼举办说文会的事,这条巷子竟难得的冷冷清清,一眼望过去空空荡荡。
巷子里一片的铺面,也都是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