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正是姜如初,不知这位郎君有何事?”


    姜如初眼神有些戒备的看着前方的男子,毕竟她急着回凤台县,并不想在此刻沾上任何麻烦。


    旁边的视线聚集得越来越多,甚至有女弟子停下脚步,一脸新奇的盯着这云川书院来的弟子瞧。


    皆因这人身躯凛凛,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一点都不像个书院弟子,这周身的气质该去参加武举才合适。


    看出姜如初的戒备,冯言的眼神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死气沉沉的说道:“九方公子请姜女郎过去一叙,姜女郎便随我一起去云川书院吧。”


    听到九方公子的称呼,周围停下来看热闹的人群中顿时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能被称为九方公子的,除了云川书院大名鼎鼎的九方淮序,再无旁人,而能让这位九方公子派人来请的......


    书舍门口的弟子纷纷开始议论起来,都开始用或羡或妒眼神看向姜如初,总之就是一个意思:这天降的好运怎的就落到了这女郎的身上!


    不是来算账的,姜如初算是松了一口气。


    听到“九方”这两个字,她第一反应是那个被诛九族的九方氏,接着便是她第一次上山的那日,在八角亭遇到的那个身着胭脂色锦袍、头戴金冠的无礼少年郞。


    “九方公子?你们的公子找我所为何事?”姜如初有些奇怪的问道,猜想这人大概就是那天跟在那九方公子身后的众郎君之一。


    冯言似乎有些不耐解释这么多,毫无生气的声音更加低沉了几分说道:


    “公子诸事繁忙,还请姜女郎不要耽误时辰,随我过去了自然就能知晓。”


    姜如初有些莫名,甚至觉得这人跟那个九方公子一样的无礼,她与他们素不相识,为何这人就一副她理所应当去见九方淮序的神情。


    她一脸正色的回道:“烦请回禀你们公子,在下也诸事繁忙,今日大概是没有这个机缘了,且等下一次吧。”


    此话一出,不仅面前的冯言怔了怔,人群中更是传来一道齐齐的低呼。


    “好生狂妄,竟敢跟九方公子说且等下次,这小女郎怕不是月试考昏头了?”


    “这位姜女郎莫不是不知道这位九方公子是何许人也吧......”


    一旁安静了半天的贺知书有些意外的看了姜如初一眼,不知她是不知九方公子的大名,还是当真视名利如无物,忍不住凑到她耳旁提醒道:


    “这可是九方家......”


    姜如初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回了他一个眼神:那又如何?


    早晚都要被诛九族的九方氏,她才不愿与他们沾上任何的关系。


    冯言回过神来,声音低沉的确认道:“姜女郎,你可知多少女郎公子等着我家公子的邀约吗?若是错过了这一次,女郎怕是很难再有下一次机会。”


    旁边人群里有一个与姜如初同书舍的女弟子,便是邓颖,她眼见这新来的小师妹即将错过一个登天的机会,心下焦急,当即便走出人群来。


    “姜师妹,这是九方淮序公子的邀约,你便是有再紧要的事,也应当慎重......”


    邓颖以为自己将九方公子的名讳说出来,这位傻乎乎的小师妹应当能明白过来,若是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这个机会,日后知晓了怕是要捶足顿胸。


    姜如初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同窗师姐,她又不是蠢人,自然能明白师姐是在提点她,这位师姐平日没有跟她搭过一句话,今日却特地为她站出来。


    姜如初顿时露出一个有几分真心的笑容,回头望着邓颖十分豁达的应答道:


    “邓颖师姐,缘来自会相见,无缘何必强求。”


    她本还想趁着今日日头还未落山赶紧下山去,因此不愿再浪费时间,便向眼前愣住的邓颖拱手一礼道:


    “多谢师姐挂心,师妹家中有急,便先下山去了。”


    在书舍门口众人各式各样的怪异的神色之下,姜如初毫不在意的抬脚就走,完全无视眼前冯言的震惊表情。


    贺知书似乎也没有多么在乎九方家,听见姜如初说要下山,紧跟了上去追问道:


    “姜师妹,月假你要回家去吗?师兄我本还打算邀你去我府上的......我们贺家的伙夫手艺十分的不错,保管让食舍那两个大师傅拍马不及。”


    姜如初有些不信的回头道:“你家还有伙夫?”


    能请得起伙夫的人户,必定是家境殷实,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姜如初觉得这位师兄的家境大概不会比如今的姜家好上几分。


    贺知书闻言一副很奇怪的表情问道:“难道你家没有伙夫?没有伙夫谁去灶房......”


    自然是她,毕竟姜母原本也是世家小姐出身,十指不沾阳春水,做出的饭连姜如初都难以下咽。


    “今日多谢师兄好意,只不过师妹家中确实有急事,下次有缘再上门叨扰。”


    姜如初当下着急下山,也不欲去探究真假,匆匆告别贺知书之后,当天她便趁着天色未晚下了无崖山,在山下等了一晚。


    第二日晨光微明,本就拮据的姜如初还特地多花了一点银钱雇了一辆马车,不过大半日的功夫她便赶回了凤台县。


    但一到姜家的巷子口,姜如初便傻眼了。


    只因她一眼望去,往日狭窄阴暗的那条巷子里,今日却张灯结彩,到处都挂满了红绸,甚至一贯冷清的巷子里,此时却来来往往无数的人。


    都是姜氏的邻里街坊,熟面孔。


    有人正在张贴喜字,另有人正在打扫门前,巷子里的孩童们正吵吵闹闹的穿行其间,更多的人是在热切的攀谈着什么,但无论男男女女还是老老少少,皆是一脸的喜气洋洋,仿佛遇上了什么大喜事。


    不过只要不是挂白,姜如初一路上提着的那一颗心便放了下来,眼下她只剩满心疑惑,抬脚便踏上了石板路。


    但她的身影刚出现在巷子里,瞬间便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


    “初姐儿回来了!”


    随着隔壁院子里的三婶一声高呼,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似乎扩大了几分,望着她接二连三的热情招呼道:


    “哟,是初姐儿回来啦。”


    “初姐儿回来得还挺快......”


    姜如初一脸茫然的往前走去,随一声声的“初姐儿”,她的头皮都开始有发麻的感觉......自小到大除了她外祖父,连姜母都不曾这样唤过她。


    一路走过去的街坊都带着一脸讨好的笑容,而姜如初的心却逐渐的悬了起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