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劝退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嗯。”
姜如初淡定的应了一声,随口敷衍道:“这些日子打搅师姐们了。”
三人一听,顿时表情各异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大家的睡意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惊讶冲散,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合适。
车雪轻咳了两声,语气竟破天荒的温柔了几分说道:
“读书本来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瞧你回回都是垫底,可见是没有这个天赋的......回家好好找个人家嫁了,踏踏实实过日子也不错。”
姜如初一听,才发现她们竟然是误会自己要离开书院,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叹了口气默默的继续收拾东西。
田琴见姜如初默默收拾东西的模样,突然有了几分兔死狐悲之感。
她声音十分低落的说道:
“就是......你看你现在还在看开蒙书,肯定是跟不上书舍的进度的,夫子将你劝退也是别无他法。”
田琴的课业也不佳,家中早就几次三番催她回家嫁人,她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不久的将来。
蒋慧叹了一口气,默默的没有说一句话。
姜如初正在卷自己的被褥,听见田琴说是夫子劝退她,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表情淡淡的问道:
“夫子为何要将我劝退?”
此话一出,另外三人齐齐一愣。
车雪的笑容瞬间凝滞在脸上,一脸奇怪的问道:“那你收拾行李是要去何处?”
姜如初一手提着自己的被褥,一手提着自己的笔墨书籍,微笑着说道:“夫子让我搬去她院儿里的偏房,离得近,方便去向她请教功课上的问题。”
听闻此话,车雪脸上的表情霎时变得精彩纷呈,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你是说夫子让你搬到她临风居的偏房去,单独住一个寝舍?”田琴瞬间从床榻上直愣愣的坐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姜如初露出一个笑容,没有回答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双手执礼:“这些日子打扰到师姐们,师妹心中有愧,幸而以后不会再叨扰到师姐们。”
行完礼,姜如初没有看任何人的表情,拎着自己的行囊,便毫不犹豫的离开了。
留下寝舍里面的三人,神色各异。
夫子不仅没有劝退她,反而让她单独住一间寝舍,方便她随时过去请教......车雪想到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脸上的热度顿时不断攀升。
“夫子为何偏偏看中了她.......”她实在不解的低低问道。
另外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姜如初刚到新的寝舍落脚,就立刻给自己的母亲写去了一封信,让她把家里的一切安置好,就到无崖山上来。
书院有院规,未到放假,她无法轻易离开。
远在凤台县的姜母本以为自己的女儿考不上很快就会回来,但没两日竟收到她已经考上书院的消息,本来姜母还半信半疑,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女儿让她去无崖山的来信。
在旁人的认知里,无崖山就只有一间云川书院,听到无崖山三个字,姜母第一时间竟然以为自己的女儿考上了云川书院。
云川书院,大同县第一书院,也是南壁国如今除了国子监之外,最让人瞩目的一所书院。
这下,姜母喜上眉梢!
当天的日头还未落山,这个消息便迅速的传遍了整条巷子的所有人家,以及整个姜氏。
寻希书院里的姜如初一边照常读书,一边等着自己母亲的消息,谁知左等右等都没有任何动静。
却在月试的这一日,收到了母亲让她赶紧回凤台县的来信。
按日子算姜母早该启程来大同县了,她信里也没有详说是为何,只是催姜如初快点回去,看到母亲的用词似乎颇为急切,姜如初下意识的以为是姜母出了什么事。
难道是姜氏的人不准她离开?
想到这些可能,姜如初在书舍已是心急如焚,但再如何焦急,她也必须将今日的月试完成,考完之后正好有三日的月假,她便可以赶回凤台县。
四月底的月试是姜如初第一次正式的考试,月试的难度和旬试不可相提并论,且是在整个书院排名,若这一次她再垫底,可就成了整个书院的笑柄。
因此她再归心似箭,也不得不强行按捺住。
月试的考题是法令、书法和经义,虽然比起县试也不过是小试牛刀,但对于大部分的书院弟子来说,也是一月一次的煎熬日。
静雅舍里,贺知书正执着狼毫无聊的敲着额头,他无意间扭头一看,竟发现旁边的姜师妹正紧皱着眉头埋头苦写。
四月底乍暖还寒的时日,她竟出了一头一脸的汗,握笔的手指节发白,鬓角的碎发都被打湿贴在脸颊上,看得贺知书都忍不住咂舌。
一天的月试考完,走出书舍时,贺知书终于有机会凑到姜如初的身旁,忍不住有些调侃的问道:
“不过是一次月试罢了......姜师妹你何至于此?”
“啊?”姜如初一脸茫然的抬头,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不明白他何出此言。
两人一起往院子里走,贺知书正要继续说,前方突然插入一道毫无感情甚至有些死气沉沉的声音询问道:
“前面这位女郎,你可是姜如初,姜女郎?”
两人齐齐抬头,姜如初听到自己的名字,抬眼看向声源处。
只见一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冷面男子站在她的前方,正一脸漠然的上下打量她。
男子身着浅蓝色的弟子服,一看就知道是云川书院的人。
此时的书舍门口正值下学的时刻,在诸多月白色弟子服中,这一抹淡蓝色尤为扎眼,早已吸引了寻希书院无数弟子的视线。
看到前方这人板着一张脸,姜如初的第一反应,就是云川书院因为她在石碑上留字的事情,终于派人来找她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