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包袱
作品:《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里长他们是知道小庙的危险源自何处的,整不好便是搭上性命,可五人还是坚决要留下。
贾川没再劝,没有里长这几人,他也想调上来几名衙役,总要轮换着眯一会儿,再说这些人再差也比他跟老郑头强,如今他们上来了,那便不用调衙役了。
贾川预计前半夜不会有事便让高云朵和董圆圆去庵房里睡一会儿,有汤婆子,暖炉和锦被,俩人应该不会冻着。
庙中两个火堆,贾川坐在高云朵门前的火堆旁,里长也坐在这里,顺子和老郑头带着村民坐在另一处火堆。
原本老郑头和顺子是坐在这边的,村民带来了酒,老郑头便拉着顺子过去了,反正真有人来他们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喝点驱寒气。
里长便坐到贾川身旁,他沉默片刻后问:“屋里那三个……会不会冻死?”
“赵知县带了些碳来,屋中有个炭盆……他们身上的伤不能动,要么这么死,要么那么死,只看能不能撑到京城来人。”
里长听罢着急的问:“那会不会给你惹麻烦?”
贾川耸了耸肩,火光应得他面色发红:“应该不会,这种事换做谁来处理都一样难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我也审了好一会儿,他们不开口,又动不得,我也没办法。”
“他们……全是道士?”
“看着是,但谁知道真假?”
“这庙有些年头了,他们咋找来的呢?”
“前仆后继呗,我之前就纳闷,怎地村中来了一个僧人便建了一座庙?而后还能招到徒弟,这可不是百姓们都信奉的土地庙,娘娘庙,而是一座寺庙,我看村中无人皈依我佛吧?这就更解释不通了,没有香火钱……他们想苦修?那理应去大山里,那地方要灵气有灵气,要仙气有仙气,要么去些现成的寺庙……”
这时顺子坐了过来,说:“也许是来避祸的,住久了也就不想走了。”
里长点头了点头,说:“我还以为僧人本就如此。”
顺子问:“老郑头说你推断那四人是冻死的,冻死之后这几个道士就来了?还是说他们本来就与冻死的道士是一伙的,那是不是说明,四人冻死真的是意外?”
贾川揉了揉鼻子,他感觉要感冒,鼻子有点堵。
“当时道士的包袱在哪里发现的?”贾川问了一句。
“主殿佛像台基上呀,之前你问的。”
贾川点头问:
“两个老道就一个包袱?且道士没必要去主殿参拜佛像吧?老和尚也没必要带着俩道士去参观主殿,不论俩道士的真实目的是啥,理应进了庙之后,被安置在一间庵房内,那时已是黄昏,在庵房内用些斋饭,便也该歇下了,他们若是歇在庵房,有可能冻伤,冻病,但绝不会冻死,但,他们死了,且装着银子的包袱在主殿台基上,也只有一个包袱。”
里长想了想说:“一个包袱也能说得过去吧?他们出门……”
“但带着那么多银子就说不过去了,两个道士的身上没有钞银,铜钱,买东西或者住客栈,他们要如何解决?出行在外,财不外露,这个道理很简单,他们不可能不懂,若是执意如此,路途又不近的话,他们没可能活着走到这里。”
顺子眼睛一亮,他扭头看了眼贾川,用眼神阻止检查继续说下去,而后又扭头对里长礼貌的说:“有劳里长先坐过去,我有点私事要与他讲。”
里长愣了一下,这说的好好的呢,怎突然要谈私事了?
他看了眼贾川,贾川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里长起身去了另一处火堆。
顺子见里长坐好了,转过头来低声说:“眼下地窖中的事不宜让村民知晓,万一……”
“你怕村民知道了,把咱们这些人都灭口?”
“那是多少金银啊?!”顺子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贾川看着火堆没有说话。
“出家人都把持不住的事儿,就别去试探贫民百姓了。”
贾川眯着眼看着火堆,还是没有说话。
顺子低声问:“你刚才说的意思是这座小庙当初建的时候就是为了这些金银,也有一拨人当初就在找这些金银……”
贾川也压低音量说:“当初的事我不知道,但这个案子……两个老道来的时候没人注意到二人背了几个包袱,我觉着应该是两个,因为他们年纪差不多,若是一老一少,或许有机会就一个包袱,即便二人就背了一个,那些银子在他们进门的时候,应该也不在包袱里。”
“你是说……”
贾川搓了搓手,说:“一直没时间仔细琢磨案情,刚刚想了一下,我是觉着两个老道本身可能是有些身手的,他们那伙人查到那些金银就在这里,也打听到庙中只有两个老和尚,他们二人来了,逼着老和尚拿出了一些银子,或许还有金字,他们装到包袱里……”
贾川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
屋外北风呼啸,两个老道苦口婆心的劝两个老和尚,语气诚恳但字字威胁,两个老和尚态度还是端正的,老实巴交,可怜巴巴的,最终不知道他们是谁说动了谁,两个老和尚带两个老道去了主殿,那里有他们藏的很小一部分金银,可就在两个老道往包袱里装的时候,有人来了……
贾川想到这个可能,立刻站起身,让顺子举着火去了主殿。
里长几人看到也要跟去,老郑头说:“你们别动,让干啥干啥,没让干啥就啥也不干,帮不上他啥,不添乱便是帮忙了,你们等着,若是需要你们,他自然不会客气,若是不需要,你们去了,反倒是麻烦。”
里长一听,看了看四人,这四人倒是没有多事的,都听话的坐下了,里长点着头也坐下了。
那边贾川跟顺子围着佛像台基转了一圈,贾川也是有机会仔细的端详了一下佛像,他之前觉着佛像是因为有破损才显得破败,可眼下举着火把细瞧,没破损的地方也不咋样。
正殿内除了这尊佛,便是四面墙了,贾川又在四周墙壁上敲敲打打,终于在一处与地面相连的墙角发现了端倪。
墙面原本的颜色应是白色的,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灰尘和剐蹭,早就失了原有的颜色,有墙面剥落的地方,能看到里面的夯土层,夯土层中的麻刀和稻草都能清晰可见。
那里,最下面有一块地方颜色尤为暗沉,且贾川看到了遗留在上面无数个叠加的指纹混迹,或许是老和尚触碰这个地方的时候,正好手脏,还有些湿。便将指纹清晰的印在墙面上。
顺子举着火把已经看到向旁边了,可指纹这东西对贾川来说尤为显眼,哪怕只是一眼,他喊住顺子,蹲了下来,他伸手将略显突出的地方按照指纹显示的位置按了一下,这块只有手掌大小的地方便陷了进去,旁边一块抽屉大小的灰色墙面慢吞吞的向外移动。
真的很像一个抽屉,墙体里三面都是木质的板子,上面的分割线就像墙上随处可见的裂缝,贾川皱眉看着,这个地方还是在贴近地面的地方,很容易躲过其他人的视线,当然,也没什么其他人会来。
‘抽屉’完全展露出来,里面是空的。
顺子举着火把惊讶道:“真有这么个地方!”
贾川又按了一下,‘抽屉’又慢悠悠的回去了,他站起身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是没有鼓励百姓发展科技,不然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不是得换地方了?
这种东西如果出现在汉王府里,贾川一点不会觉着奇怪,可这里是偏僻的破庙。
……
贾川重新回到火堆旁,里长又坐不住了,他坐过来问:“可是发现了啥?今晚……会有人来吗?”
贾川搓了搓脸,表情严肃的对着火堆发呆,像是没听到里长的话,顺子低声解释道:“他想事儿呢,听不见别人说啥。”
里长‘哦’了一声,问顺子:“里面有啥?”
顺子耸了耸肩:“啥都没有。”
贾川不是没听到里长问什么,这个时候他刚坐下,思绪还没有集中,他不答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答。
但二人后面的话,他确实听不到了,他脑中再次出现那一晚的画面。
看着像是道士说动了老和尚,实则两个老和尚也只是仅仅将放在外面的金银交给了两名老道,俩老道看到了‘抽屉’里的金银,便将自己的包袱取来,全都装了进去,是不是装的时候就分好了金银?还是说那‘抽屉’里只有银子,俩道士也确实只带了一个包袱……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主殿内,庙里来人了。
来人有身手,不用走庙门,老和尚听到动静赶紧出去了,俩道士急急将包袱系好,殿内四壁皆空,他们只能将包袱放在佛像侧面的台基上,他们应是知道来人是谁,那一刻他们俩见到为数不多的银子,或许想的是私吞。
在院中发生了什么?为何来人会将他们四人都冻死?四人身上并无抵抗伤,也就是来人并没有拳脚相加的逼问金银藏在何处,他们是没有见到那个包袱还是说看不上包袱里的那点银子,才没有动那个包袱?又或者是两个包袱,他们只拿走了装金子的……
说不通!
贾川长出一口气,在地上捡起一根细细的树枝,用手擦了擦,叼在嘴上。
那个包袱应该是那些人成心留下的,之后数日里,他们频繁出入小庙,没理由将那个包袱落下,为何要留下?
贾川先将这个想不通的地方放到一旁,他扭头看了看四周,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如果现在坐在他身边的是上一世的同事,很多线索理应在第一次上山的时候便都查明了,可他呢?也不知道是天冷冻着脑子了,还是业务生疏了,有多处没有及时查证,地窖旁的痕迹是他当时没时间仔细勘察,那后院的院墙呢?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疏漏。
四人应该是死后被扔出后院,而后被抛尸山下枯井的,那就是死在庙内的,庙内一定有这么一块儿地方有四人蹲靠躺,即便后来有村民进进出出,只要仔细些,应该能找到这么一块儿地方……
贾川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小案子,痕迹明显的他一个人能应对,这么大的案子,他要瞻前顾后的,脑子必定不够用,这么一想,贾川立刻原谅了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脑子继续分析下去。
这座小庙在最初建的时候便不是本着认真负责虔诚的态度,佛像建的都不是很庄重,却装了一个机关抽屉……
这伙儿道士来就是为了银子,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道士,这些年传宗接代的就为了找到这些金银,可他们之间并不团结,这一点,贾川很肯定。
冻死的两个道士若是真心想留宿农户家,包袱里又有银子,虽说不能露富,但表示不白住还是可以的,再说,村民中大多都很淳朴,怎会一路走来一户愿意收留的都没有?是村民刁难还是……道士引导着村民刁难?
最初贾川不知道庙中藏有一个宝藏的时候,便曾推断村民被老道带了节奏。
牛鼻子对秃驴,这是村民觉得好玩的事,但道士要装出不知道山上有庙,村民忽见有道士上门也不会马上想到山上那两个老和尚,怕是需要两个老道提醒。
唉,贾川心想:走访摸排人手不够,交通又不方便,不然这件事挨家挨户的问问,总会问出点什么来佐证。
老道本可悄无声息的上山,甚至不让村民知道,可他们不仅要让村民知道,还要让村民跟着前去见证他们的入住。
首先,这两个老道肯定没想着要老和尚的命,其次,这般大张旗鼓的让村民注意到他们借宿寺庙,肯定不是为了宣传佛道关系融洽,若非为了宣传,吸引村民注意力更大的可能应该是自身的保护,也就是说这一趟两个老道知道危险很大,那些不团结的人们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挑选了他们两个上年纪的,像是弃子……所以,刚才想的那一幕应该是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