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您能教我们做吗

作品:《重生1988:爱人难寻

    “后来陈教授说我的野菜团子配方有科学道理...”


    赵金花眼睛亮了起来:


    “我才知道,原来我婆婆教我的那些,都是有讲究的...”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


    在李冰和赵乡长的引导下,赵金花慢慢找到了表达的节奏。


    虽然还是会紧张,但至少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


    李冰看了看时间:


    “赵大姐,您已经进步很大了。”


    赵金花擦了擦额头的汗:


    “真的吗?


    我还是觉得说不好...”


    “慢慢来。”


    赵乡长合上笔记本:


    “明天我们继续。


    对了,您可以把野菜团子带来,边做边说,可能更自然。”


    离开村委会时,夕阳已经西沉。


    赵金花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里回放着今天的练习。


    突然,她看见儿子小伟和几个同学站在自家院门口。


    “妈!”


    小伟跑过来:


    “我同学都等你好久了!”


    几个少年害羞地向赵金花问好。


    赵金花这才想起儿子昨天的请求,连忙打开院门:


    “快进来吧,我这就去做野菜团子。”


    孩子们围坐在院子里的小桌旁,好奇地看着赵金花熟练地操作。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鼓起勇气问:


    “阿姨,您能教我们做吗?”


    赵金花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好啊,来,我教你们...”


    让她惊讶的是,面对这些孩子,她一点也不紧张。


    她耐心地讲解每一步,甚至开起了玩笑。


    孩子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院子。


    晚上,送走小伟的同学后,赵金花坐在灯下,回想着今天的一切。


    也许,发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接下来的几天,赵金花白天去村委会练习发言,晚上回家就做野菜团子。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能在人前说话而不那么紧张了。


    现场会前一天的彩排上,赵金花完整地完成了她的发言,虽然还是有些磕绊,但情感真挚。


    结束后,李冰带头鼓掌:


    “赵大姐,您太棒了!


    明天就这样说就行!”


    赵金花的脸红了,但这次,她没有低下头,而是轻轻说了声:


    “谢谢。”


    下坪村安静下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下坪村的田野上,赵金花早已起床。


    她穿上那件只有在过年时才舍得穿的淡蓝色衬衫,双手不停地整理着衣角。


    “妈,你这样穿真好看!”


    小伟揉着惺忪的睡眼从里屋走出来。


    赵金花转过身,嘴唇微微颤抖:


    “小伟,妈还是怕...”


    小伟突然站得笔直,像个小大人似的握住母亲的手:


    “妈,记得我怎么教你的吗?


    深呼吸,然后想着台下都是爱吃你野菜团子的人。”


    赵金花跟着深吸一口气,挤出一个笑容:


    “好,妈记住了。”


    村委会大院里,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布置。


    红色的横幅“全省科技助农现场交流会”在晨风中轻轻摆动,几张长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摆放着村里各家的特色农产品。


    最显眼的位置留给了赵金花的野菜团子。


    “赵大姐来了!”


    李冰远远地招呼道,快步走过来:


    “您今天气色真好。”


    赵金花下意识摸了摸盘得一丝不苟的发髻:


    “李冰,我这心里直打鼓...”


    “正常,我第一次发言时腿抖得都站不稳。”


    李冰笑着递过一杯温水:


    “您看,这是您的发言顺序,在陈教授之后,大概十点半左右。”


    赵金花接过议程表,虽然不识字,但还是认真地看着上面的字迹。


    这时几辆轿车缓缓驶入村委会大院,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省里的领导到了。”


    李冰小声说:


    “赵大姐,您先去准备区休息吧,小伟可以陪着您。”


    小伟立刻挽住母亲的胳膊:


    “妈,我带你过去。”


    准备区设在村委会的图书室里,老张头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他今天罕见地穿了件藏青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


    “金花来啦!”


    老张头中气十足地招呼:


    “瞧瞧咱们俩,穿得跟新郎新娘似的!”


    这句玩笑话让赵金花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她刚想说什么,外面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透过窗户能看到陈教授正在台上侃侃而谈。


    “下一个就是我了...”


    赵金花的声音细若蚊蝇。


    老张头拍拍她的肩膀:


    “记住,就当台下都是咱村里人。


    你那野菜团子谁吃了不说好?


    有啥好怕的!”


    小伟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妈,我把你的野菜和面粉都带来了,万一你想现场做...”


    赵金花眼睛一亮,接过布包紧紧抱在胸前,仿佛那是她的护身符。


    十分钟后,图书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李冰探头进来:


    “赵大姐,该您了。”


    赵金花站起身,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走出图书室时,她听到陈教授的发言正接近尾声: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下坪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


    下面有请村民代表赵金花女士分享她的故事。”


    掌声响起,赵金花却僵在了原地。


    “妈,加油!”


    小伟在她耳边小声说,轻轻推了她一下。


    赵金花机械地迈步走向讲台,刺眼的灯光让她一时看不清台下的人。


    她站在话筒前,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准备好的开场白全忘了。


    “我...我是赵金花...”


    她的声音细若蚊蝇,台下传来善意的笑声和零星的掌声鼓励她继续。


    赵金花慌乱地看向手中的纸条,却发现那些字迹在她眼中模糊成一片。


    台下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她瞥见前排的小伟,男孩正用双手对她比着大拇指——就像每次她练习时做的那样。


    这个熟悉的手势像一根救命稻草,赵金花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


    “我...我就是个没念过书的农村妇女...”


    她突然放下纸条,用方言开始了讲话:


    “以前别说站在这里说话,就是在村里人多的地方,我都不敢抬头...”


    台下的交谈声渐渐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