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去做

作品:《灯火渐明

    盛夏的阳光落在陈宅的回廊上,连瓦缝间都透出一丝不耐烦的热意。蝉声在枝头连绵不绝,像是一种不眠的提醒。


    叔父已经接管陈家的生意个把月了,看上去一切都四平八稳,但陈蔚青知道他在尝试用一切手段抹去母亲的痕迹。


    黎婉芝也已离开多时。前些日子,她才收到婉芝从法国寄来的第一封信,纸张上还带着船舱潮湿的痕迹。那信是婉芝刚刚下船时写的,字里行间都是对未来的好奇与雀跃,而她读它时,已与那些情绪隔了好几个缓慢而沉闷的月亮。


    此刻,陈蔚青坐在母亲床边,掌心托着一只瓷碗,低头轻吹着药面浮起的热气。唐敬微斜倚在枕上,脸色依旧苍白,却不再像早前那样严重。窗外的风掀起窗纱,日光斑驳地照进来,她缓缓睁眼,凝视着女儿,忽然开口:“你不该一直围着我转。”


    蔚青一愣,像是没有反应过来。她将瓷碗搁在一旁,自嘲地笑了一下:“我能有什么别的事呢?”


    母亲望着她,那眼神没有丝毫波澜,却比病重之前更有神:“你自己知道的。”


    蔚青低下头,几乎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陈蔚青再次踏进锅炉房时,阳光正从高处斜斜落下,透过老旧屋顶的木格和缝隙,将光影斑驳地洒在地板上。


    空气中仍带着潮热的铁锈味,还有些许焦油混着煤灰的味道,像一封尚未寄出的旧信,满满当当写着她从前的日子。她走过那张她曾经用的桌子,手掌在栏杆上一滑,落下一层浮灰。


    机器就静静地躺在那里。


    那机器比她想象的大一圈,占了锅炉房角落的整整一张操作台那么宽。外壳是浅褐色的木纹,有些地方还能看到钉子钉入时的痕迹。上面排列着整整齐齐的一排按键。靠近输出区的,是一台改造过的打字机组件:击键杆早已不再用于人手敲击,而是接入了一组经过设计的电磁推杆,每根连杆上都编号清晰,只待信号触发。中央的逻辑电路由一整块玻璃板盖住,底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金属触片和小型继电开关,像是某种静静潜伏的经络。旁边的轨道上放着一张可能是测试用的打孔的长条纸带。


    “每张卡的打孔代表一个布尔变项的取值,按你设定的第几个问题,它就会运算逻辑电路,打字模块来输出回答。”沈时砚突然出现在她身后,声音里不带一丝惊讶,像是早就知道她会来。


    她转过身,看到沈时砚倚在墙边,一身皱巴巴的白衬衣,袖口卷到手肘,发尾被汗水打湿。他眼神中带着倦意,但更多的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放心。


    陈蔚青忽然觉得喉咙有点发紧:“这是…成品?”


    “当然,我们的成品。”他笑了一下,又低头看着那台机器,眼神像在看一件活物,“我们测试过几轮了,按你设计的输入输出逻辑,能连着运转不出错三十次。你想不到吧,它真能‘回答问题’。”


    她没说话,只走过去,轻轻抚过机器的表面。那种沉甸甸的存在感,让她忽然像是被什么稳稳接住了。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蔚青姐!!”


    一个声音带着夏日的风扑了进来,下一刻,罗简扑进她怀里,整个人挂在她肩膀上,笑得像刚从阳光下跳进水里。


    “你终于回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就把这台机器当枕头睡了!”她笑嘻嘻地说,身上带着新洗棉布的香气。


    陈蔚青被她撞得一个趔趄,却没推开,只是愣愣地笑着回抱了一下。她已经太久没这样被人毫无保留地亲近过了。


    “我还在练字哦,”罗简骄傲地抬起下巴,眼睛亮晶晶的,“我都快抄完一整本字了!哥哥说,我要再努力点,就可以考科举当状元了!”


    “那你不是得等清朝回来吗?”沈时砚在旁边打趣。


    罗简撇撇嘴:“他胡说八道,我才不考那个,我要当记者!你们都做机器,我就用它写报道,把你们的发明登上报纸!”说完,她还挥舞了一下手臂,像是在街头演讲。


    这时,罗炽南也走进来了,倚着门边,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那台机器,嘴角淡淡地扬起一点弧度。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轻不重,“你们真做出来了。”


    陈蔚青看着他,眨了眨眼,纠正他,语气很平静:“我们。”


    罗炽南笑着“哼”了一声,没回答,只是抬脚走到机器旁边,像在打量一头沉睡的兽。他伸出手指在木壳表面轻敲了一下,那声“咚”的回响清脆又厚重。


    “挺像回事。”他说,“我们——还挺厉害。”


    锅炉房里安静了一瞬,只有窗外蝉声不依不饶地响着。陈蔚青环视着他们三人,觉得像做梦一样。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那些散乱的拼图终于拼成了完整的一角,而她正站在图画的正中央。


    “谢谢你们。”她轻声说,声音不大,却稳稳落在每个人耳里。


    这时,机器的打字组件“哒”的一声轻响,像是无声参与了他们的对话。


    纸带还在缓缓吐出最后一段空白,沈时砚低头将它抽出,抖了抖,递到她面前:“你看看,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86907|1704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的成果。”


    陈蔚青接过来,只见纸上用打字机印着一行字,字迹略显歪斜,却清晰有力——只有两个字:


    “去做。”


    她盯着那两个字愣了一下,片刻后忍不住轻轻笑出声来。


    那是她亲手设计的逻辑结构,她当然知道它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可当那答案真正从一台机器里跳出来,冷冰冰地落在纸面上时,却像是某种突如其来的允诺——简单、直接,却掷地有声。


    “你们……问了什么?”她抬起头,眼神在沈时砚和罗简之间游移。


    “我问——要不要把蔚青姐从宅子里抓出来!”罗简抢先开口,笑得一脸调皮,在故意逗她。


    沈时砚在一旁轻笑:“别听她瞎说。只是测试逻辑模块而已。”


    陈蔚青垂下眼,指腹轻轻摩挲着纸带边缘,纸上那两个字还带着微温。她没立刻说话,良久,她低声笑了一下,仿佛只是自言自语:“它好像……真的在回应我一样。”


    “……对了,”她低头思索,眉心微微蹙起,像是有个念头刚刚浮现,尚未成形,“账房的张伯,以前跟你们沈家来往密切…你最近有见过吗?”


    “张伯?没有啊。”沈时砚回忆了一下,摇头,“你母亲病倒以后,好几个老先生都辞了。他好像是最早一个,走得很安静。”


    “我记得。”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纸带边缘,“但他是母亲亲自留下的第一个人。”


    这句话一出口,她眼里像是悄悄浮现了一丝清晰的焦点。沈时砚闻言,目光一动,像是隐约捕捉到了什么,迟疑片刻,问:“你想——?”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眼神在某个点上定住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声音低得像是刚刚落地的念头:“母亲病后,家里的许多人不是主动离开的,而是被请走的、被推走的。”


    她说得极慢,像是在将脑海里那些断裂的线一点点接上:“可他们不是无用了,只是没有人愿意再去听他们说话。”


    她抬起头,眼里有一丝极浅的光,像是刚刚在水下睁开眼的人,看到了什么:“那我去听。”


    “我一个个找回来。”她的语气已经稳了下来,仿佛某种尚未命名的意志正在她胸口扎根。


    “既然他们觉得我不懂,”她说,“那我就请母亲留下的每一个旧人,重新教我一遍。”


    “从账开始,从人开始。”她望向窗外,蝉声不止,天色正浓,光线热烈而清晰。


    “从我母亲曾经站过的位置,重新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