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作品:《混在三国当武将》 第106章
听完荀彧的话,虞临下意识地为自己辩护。
“吾甚少戴冠。”
他本能地不愿被荀彧当做作风邋遢、或者手脚笨拙之人,遂认真解释说:“平日里,吾以佩巾帻居多,偶着兜鍪。于进贤冠不甚熟稔,方才偶有疏漏。”
确切地说,需于帻上加进贤冠、极正式出席的场合,于他而言目前不过发生过两回。在平日里,他都是戴极为简便的黑帻或幅巾出行。
他本心更青睐于单纯束发或披发,只可惜这二者,皆被此时认定为蛮夷方有的粗鄙之举,
不料他突露出一本正经的神情,荀彧微怔。
在意识到虞临究竟是产生了何等误会后,他眸底那阵涟漪随即轻轻散了,转为柔和笑意。
他并未急于澄清,而是顺着虞临的话,认同地微微颔首,温声附和道:“于日常起居,吾与子至同,亦戴巾帻为主,时而有所疏忽。”
闻言,虞临条件反射地重又打量了着装一丝不苟的香人一番,目露将信将疑。
“只是……彧本以为,”荀彧任由虞临观察自己,少顷眉眼微弯,宛若随口问道:“以子龙心细缜密,必会为子至整理仪容。”
“子龙确曾如此。”虞临顿了顿,实话实说道:“临平日不喜受人触碰。”即便那是同住同食、相识甚久的友人,若非必要,他也拒绝对方近身。
——由他主动控制着接触,那则是另一回事。
对上那澄明双目,荀彧诧异之余,心念微动。
……那他又如何?
这一疑问几乎呼之欲出,仍叫他勉强克制住了。
此时此地,并不宜细问这些。
二人细语间,屏风后忽传来郭嘉有意抬高、明知故问的声音:“怪哉,主公可曾于屏后布下疑阵?此阵好生了得,莫说文若,连子至这般神勇之士,亦叫困住许久!”
虞临蹙眉。
叫他留意的,倒不是话中调侃,而是对方语调里染上的明显醉意:“奉孝怎又饮酒了?”
荀彧当即回神,细心解释道:“奉孝行事看似由心,虽有不修细行、放荡不羁之嫌,实则外疏内细,绝不至于在外客前失仪,子至尽可放心。”
亦或说,长于领悟主公心思的郭嘉,实乃故意为之:即可令江东来使略微小觑、从而放松警惕,又可于主公有话不宜直言时,以醉酒疏旷之名代为道出。
虞临听了未语,心里仍不住摇头。
他所担心的,并非郭嘉或会酒后失仪。
而是想着即便酒精浓度再低,多饮也对身体无益,对体质本就脆弱不堪的潦草人,怕是雪上加霜……
待再熟悉一些,或许可以帮助对方适当锻炼一下。
这么想着,虞临一边面无表情地跟在荀彧身后入内,一边则在脑海中为郭嘉勾画起具体计划来。
等终于见到姗姗来迟的二人一前一后地走进来时,郭嘉那张青紫刚消的面上所挂粲笑,也愈发明显。
今夜所宴者,并无武将,皆是文官。
然帐中到底列坐者众,郭嘉虽好奇极了!
,仍有意避开二人适才私语未问。
为防止别人问起,他装模作样地冲二人遥敬一杯,神态很是夸张地揶揄道:“亲见二位重修旧好,嘉可安心矣。”
虞临还未来得及对郭嘉浮夸的话做出反应,主座上那可恶的小矮人主公,就已很是应场地朗笑出声。
曹操煞有其事地附和道:“奉孝所言甚善!近见文若失魂落魄,吾心实忧。”
且不说那位居中持重的尚书令、鲜少露出供人打趣的破绽,如今连主公都这般说了,座中自是一片欢声笑语,附和声此起彼伏。
荀彧确不在意这些,也毫不意外众人会有如此反应。
事实上,偌大曹营之中,或许唯有子至一人从来不知晓这点:纵使他再沉浸于农耕工务,一心一意为百姓谋求福祉,又因天性寡言,鲜少与外人接——可于营中众人看来,其一举一动,却始终瞩目无比。
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即便如此,当荀彧留意到身后人始终保持沉默时,仍不动声色地微移身位,替对方挡了一挡。
“子至快来,”曹操笑够了,便冲虞临招了招手,又拍了下身侧那不过一臂之遥的坐席,亲昵道:“卿之座,在此处也,莫只顾着寻奉孝去了!”
的确准备到郭嘉身边就坐的虞临:“……”
他隐蔽地瞥了眼在对方示意下,醒目程度仅次于主座的那个位置,然后奇怪地发现,甚至连地位明显更为机要的荀彧坐席,都被临时排到了次他一级的身侧。
因曹操的意图过于明显,他终于有些相信荀谌先前的怪话了。
在缓步踱去前,虞临四下扫了一眼,确定帐中此刻列坐之人远不及上回兵宴多,且皆是文官。
在落座前,他略微垂目,先是光明正大地望了眼大马金刀地坐着,软甲微光粼粼,面容颇具威严的主公,又顺道看了眼其身后侍立的数位虎卫。
身形高壮、威风凛凛的虎士身着戎装,手中皆持大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目光精炯锐利。
虞临的目光,刚巧与他们投来的对上,见其无不昂首挺胸、面泛红光、精神奕奕,不由得赞许地微微点头。
如此阵仗,的确颇能彰显曹操近来以少胜多、力克袁绍的莫大威势。光耀武力,给江东来使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可这样坐的话,真的妥当么?
虞临略感迟疑。
在他看来,主公本就因双腿较旁人短上一大截,而威仪略显稍减,全靠自身过人气势撑着。
本应扬长避短,却一下又排了身量高挺的他与荀彧到身边,恐怕只会越发衬托出主公的娇小玲珑。
胡思乱想下,虞临慢条斯理地坐了下来。
少顷,江东二使亦携数名亲随,终于许褚亲自引领下入了此帐。
即便经适才照面、心中已然有所猜测与准备,可周瑜二人甫一入内,视线却依旧有一瞬不受控制、遽然为那上首之人所攫夺。
此正逢朱阳隐曜,燧火展辉之际,座间独有一人,虽自蔽重云后,却辉同于日星。
周瑜很快收敛目光,不卑不亢道!
:“中护军周瑜,今奉吾主孙讨逆之令而来,恭曹公大胜!天下扰攘,正乃智者应机,武士奋威之际,而曹公麾下云合雾集,群士风激电飞,瞬枭绍逆首……”
那人始终雍然垂目,似已悠然出神、对来客漠不关心。
直到他们开口,方漫不经心地投来一眼。
其目似纯漆,任飘风振海,而云气不移。
——似方才那人,又不似方才那人。
曹操位于上首,自是将二人神色变化尽纳眼中,心知炫耀子至的目的已然达成。
他欣然抬手,请二人就坐后,就好似先前不曾将二人晾在外面近一个时辰、对这番恭维很是受用般,悦笑道:“如公瑾所言,操何德以堪之!伯符骁勇,以弱冠之年驭山河湖海,转斗千里,数年间尽有江东之地,虽项王亦难英逾乎!”
对此褒奖之言,周瑜不疾不徐,好似未觉其中话外之音,面不改色地继续委婉恭维道:“有鸟高飞,亦傅于天;灵蛇遨游,不过林泽。唯曹公文武兼资,破绍鸱鸮之谋,俯作主上良辅。昔有卞和炫玉以耀世,仅凭一夫之勇,岂敢轻言垂世功绩?唯曹公宏图大略,智计长远,亲荡敌从,建萧、张之策,方可垂名于青帛,功挂于史笔!吾主虽勇,然比与曹公,犹凡夫噫气之于厉风,尚有不足也。”
曹操略微挑眉,加深了面上笑意。
若非双方具对广陵城前曾一触即发的局势心知肚明,一来一往间,的确似和乐融融、盟军相贺之相。
虞临难得对内情略知一二,因而并未被这欢洽表现蒙骗,凝神静听了一阵。
曹操和颜悦色,始终游刃有余;周瑜从容安雅,一直应对自如。
他原本还重点关注了一番诸葛瑾,以防需要替对方解围:当确定这位友人兄长也未受到刁难,即便偶逢曹操问询、亦答得辞顺理正后,就不再忧心了。
事实上,也根本轮不到他担忧——诸葛瑾陆续提及的好几个典故,他尚且不知出处,又何谈代孔明照顾对方。
直到听见二人徐徐道出此行重点,便是要真正践行先前所提婚约时,虞临的眼底才掠过一抹明显的讶异。
婚约所涉及的四个人,他唯独认识曹彰。
而曹彰的体格,虽较两位弟弟的要明显壮实许多,但仍是只货真价实的幼崽。
他不免吃惊。
……或许还未开始二阶段的发育的幼崽,竟然就要成婚了?
但见江东二使理所当然、曹操亦深以为然的态度后,虞临微微抿唇,到底没有发表意见。
婚事顺利敲定后,二使的心理防线明显稍稍松懈,而正候此时机的曹操,便趁隙旁敲侧击。
而周瑜看似年轻气盛,却丝毫不好对付:当即便顺水推舟地提及刘表麾下重将黄祖与孙家之间的仇怨,并恳请曹操遣兵襄助盟友报此父仇,亦可重创刘表。
曹操则含笑捋须,不置可否。
接下来的对话,则都不再吸引虞临了。
彻底丧失兴趣后,因担心唇枪舌剑波及到自身,虞临不仅避免与任何人产生目光交汇,连郭嘉胆大包天地偷偷绕过曹操身后、不时冲他!
劝酒的举动也视而不见。
只专心消灭起跟前的食物来。
待到食尽,
他才注意到这只小碟的底纹,
好似有些与众不同:是一头眼珠瞪圆、舌长齿利,狰狞凶恶的怪鱼。
因它长得莫名有些像自己曾一度热衷捕捞的变异鲫鱼,为这巧合,虞临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盯着空盘子怔怔发呆的奇怪举动,很快便叫荀彧看在了眼里,从而产生了误会。
遂趁众人注意力暂时从虞临身上移开、落在座中器宇不凡、与曹公对答如流的年轻二使身上时,荀彧一边面朝众人,一边则若无其事地将二人跟前的陶碟做了交换。
因深知虞临喜洁脾性,荀彧还不忘低声补充了句:“此食原封未动,子至尽可安心。”
虞临未语。
荀彧刚才的举动再突然,在他眼里,其实也与慢动作无异。
只是出于对荀彧的信任,他才安安静静地看着,任由对方做完了这件怪事,而非中途制止。
可这么柔弱的香人,为什么突然要用此时称得上很是珍贵的肉食,来投喂他?
他微微歪头,若有所思地盯着荀彧看。
荀彧则不看他,只一昧凝视着位于空食盘底部的那尾凶恶怪鱼,好似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其神色看似风平浪静,虞临仍明显听出,对方的呼吸频率有些微的上升。
——文若,像在紧张。
他按捺不住好奇,直接问道:“文若何出此举?”
听虞临发问,荀彧默然片刻,无奈一笑。
“许是,”他轻抚盘缘,仍目视那尾恶鱼,随口道:“……此鱼为彧所欲。”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话说你们如果看三国志的话,会发现蜀志里秦宓和谯周这俩人的传记字数相当多,因为写三国志的陈寿是谯周的弟子,而谯周是秦宓的弟子
1.亦傅于天:指鸟儿飞得再高也只能飞到天上。傅=至
出自《诗经·小雅·菀柳》“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2.鸱(chi)鸮(xiāo)=斑头鸺鹠,一种猫头鹰,古代被视为恶鸟,凶暴的象征
“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诗经·豳风·鸱鸮》
3.建萧、张之策=萧何和张良
《三国志·蜀志八·秦宓传》“且以国君之贤,子为良辅;不以是时建萧、张之策,未足为智也”
4.耀世=显名于世
原话出自《三国志·蜀志八·秦宓传》“刘璋时,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与宓书曰:“贫贱困苦,亦何时可以终身?卞和炫玉以耀世;宜一来,与州尊相见。”
5.转斗千里=在宽阔的区域内辗转作战。
《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之所以出现在郭嘉传里是因为传主郭嘉预言了孙策必将丧生于匹夫之手)
6.噫气:吐气,气息声
《庄子·齐物论》“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大地呼出的气,人们称做风。这风不发作就罢了,一旦发作就会万窍怒吼。)
第1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