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奇葩的操作
作品:《荒年被流放,我靠白粥榨菜屯兵百万》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葩的操作
夏轻舟见到沈知秋打喷嚏,不由的紧张起来,毕竟这里地势要北境之外寒冷,沈知秋又是第一次来,恐怕会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
“没事,可能是我相公在想我了。”
“要不要叫大夫过来看看。”
夏轻舟有些不放心,之前,沈云澈临走时,在军营里随身带了一个军医,说是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马车上,也带了一些药材过来。
“没事,小舅舅,咱们还有多久能到北境大营。”
“快马加鞭的话,一日就能到,但是我看那些士兵,恐怕也走不动了,不如就留下来休息,明日再走。”
“好。”
夏轻舟伸手命令三千人的军队晚点再走,至于为何有三千人,之前余了五百精锐在沈云澈的身边。
后面又在路上收拢了一下难民,给他们吃的,然后一起去往北境。
等大军休息后,夏轻舟就将孙强拉了过来,给沈知秋看看,有没有什么身体不舒服。
沈知秋倒是没事,大军里,却有人支撑不住,晕了过去。
孙强想起了之前沈大人给自己的一些药丸,这么多军士,每人一颗,没那么多药丸,最后决定将药丸放在米粥里,给将士们食用。
……
琉璃城县衙。
“咳咳!”宋玉干咳两声,打破了这旖 旎的氛围。
沈云澈这才抬眼看来,见到宋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那慵懒之色迅速收敛,化为惯常的沉稳。
“宋玉,你来了。”他坐起身,顺手将柳琴揽入怀中,动作自然而亲昵,“一路辛苦。”
柳琴连忙起身行礼,脸上羞意更浓。
“云澈兄……”宋玉看着眼前这一幕,再想想城墙上那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只觉心中五味杂陈,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尝到腥味的猫咪?这比喻……竟该死的贴切。
“宋玉远道而来,想必累了,先坐下喝杯茶。”
沈云澈示意亲卫上茶,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刚才的温存与城外的酷刑,都只是寻常小事。
宋玉落座,端起茶杯,却无心品茗,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忍不住问道:“云澈兄,城门口那……那具尸体,是怎么回事?赵铁柱……是你下令悬尸的?”
沈云澈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眼皮都未抬一下:“是我。”
“为何要如此?杀人不过头点地,悬尸鞭挞,未免……未免太过残忍了吧?这与暴戾何异?”宋玉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沈云澈放下茶杯,目光终于落在宋玉脸上,那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宋玉,你可知琉璃城之前的光景?山匪横行,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官府形同虚设。对付这些亡命之徒,寻常手段,不过是隔靴搔痒。”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乱世当用重典。不让他们怕,深 入骨髓地怕,他们便永远学不会敬畏。”
“赵铁柱恶贯满盈,死有余辜,悬他之尸,一来是震慑宵小,二来,也是给那些被他残害过的百姓一个交代。”
“可……可这也太……”宋玉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宋玉,我知道你心善。”
沈云澈打断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院外,“但有时,过度的仁慈,便是对恶的纵容,是对良善百姓的残忍。”
“我需要琉璃城尽快安定下来,成为我们稳固的后方。没有铁血手段,如何能让那些桀骜不驯之辈,那些潜藏在暗处的豺狼,彻底收敛爪牙?”
宋玉沉默了,沈云澈的话虽然残酷,却似乎又带着某种冷峻的道理。
他看着沈云澈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眼前的这个人,还是那个在飘渺城与他谈笑风生、温文尔雅的沈云澈吗?
“好了,不说这个了。”沈云澈转过身,脸上又恢复了平和,“我叫你来,是有要事相托。”
“何事?”
“我要离开琉璃城,前往北境大营。”沈云澈语出惊人。
“什么?你要走?”宋玉一惊,“那这琉璃城……”
“交给你。”沈云澈的目光落在宋玉身上,带着一种全然的信任,“从今日起,你便是这琉璃城的代县令。”
“我?!”宋玉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了起来。
“不行!绝对不行!云澈兄,你莫要开玩笑了!我……我何德何能?不过一介主簿,还是你提拔上去的。”
“连县丞都未曾做过,如何能担此重任?这琉璃城刚刚经历动荡,百废待兴,我……我做不来的!”
他连连摆手,脸上满是惶恐和抗拒。
他原本还以为沈云澈叫自己过来,是想让自己去大军里,给他当个谋士,却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要自己当县令。
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但是他只是一介书生,当上缥缈城的主薄都已经抬举自己了,那能当县令。
沈云澈以为县令是过家家,想当就能当的?
“我说你行,你就行。”
沈云澈的语气斩钉截铁,“宋玉,你的才能,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飘渺城若无你协助,岂能那般顺利?你缺的不是能力,只是一个机会,一份独当一面的勇气。”
“可……可这县令之职,岂是你能私相授受的?这……这不合规矩!朝廷法度……”
宋玉急得额头冒汗,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惊疑,“云澈兄,你……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是不是真的要……要谋反?”
这句“谋反”一出,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柳琴紧张地抓住了沈云澈的衣袖,亲卫也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沈云澈却笑了,笑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突兀。
“谋反?宋玉,你想多了。”
他走到宋玉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锐利,“你以为,如今这天下,坐在各个县衙里的,当真都是朝廷一道旨意、按部就班派下来的贤良之士吗?”
宋玉一愣。
“睁开眼看看吧,宋玉!”
沈云澈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捐官买官,早已是官场常态!多少酒囊饭袋,凭着祖荫家财,便能窃据高位,鱼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