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战无不胜的唐军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所以,我初步有一个想法,准备发动突袭,将查尔干山谷再次夺回来。”


    “只有查尔干山谷在我军手中,咱们或许才能有效防御日后的唐军进攻,不知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余威是外人,地位又在普德诺夫之下,自然不会先发表意见。


    普德诺夫沉吟一下,说道:“女王陛下英明,老臣也有这个想法。”


    “天下之大,只有大唐与北洲国并存。”


    “大唐的科技,铁定不会传入我北洲国,等于是我北洲国被动闭关自守。”


    “长久之后,我北洲国的科技会越来越落后于大唐。”


    “所以,我北洲国只有两个办法来消除眼下的不利局面。”


    “第一,就是派出间谍,窃取大唐的科技。”


    “当然,这条路着实不容易,不但会耗时很长,成功的机会也不会大。”


    “第二,就是提前发动战争,不再给大唐发展科技的机会。”


    “当然了,这条路也一样不容易,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老臣也就不妄加猜测了。”


    “女王陛下刚才所说的,突袭查尔干山谷,其实就是提前发动对大唐的战争。”


    “另外,听余大人讲,这位唐皇陛下最擅长的就是攻心之策。”


    “而且,大唐的仁政已经在北洲国萌芽,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估计用不了太久,北洲国的所有人都会知道大唐的仁政。”


    “到那个时候,一旦唐军来袭,恐怕我北洲国多为内应啊。”


    “故而,老臣完全赞同女王陛下的提议,提前发动对大唐的最后一战。”


    普德诺夫同意提前发动最后一战,碧莲女王微微放下心来,然后又转首向余威问道:“余大人,你意下如何?”


    余威拱手道:“启禀女王陛下,老臣跟女王陛下和普德诺夫大人的想法一致。”


    “只是,既然要战,就必须要提前做充足的准备,务必要一战而胜。”


    “老臣思虑此事已经很久,而且是一直在比对大唐与我北洲国之间的优劣。”


    “老臣私以为,我北洲国与大唐相比,有这么几个劣势。”


    “第一,我北洲国的气候寒冷,士兵都是本地人,早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而大唐在北洲国的南面,不管是西洲,还是东洲,气候都没有我北洲国这么冷。”


    “所以,一旦开战,唐军很有可能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


    “第二,女王陛下英明,提升部队的待遇,使得北洲国的军队士气很高。”


    “第三,我北洲国的地势复杂,疆土虽然很大,但人口密度不大。”


    “只要我军能够坚壁清野,唐军一旦深入我北洲国境内,遇到的困难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说到这里,余威又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了,我北洲国也有不少的劣势。”


    “第一,我北洲国的人口不如大唐,军队数量自然也远不如大唐。”


    “第二,就是科技,这一点老臣就不再赘述了,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第三,大唐的仁政,对我北洲国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此乃攻心之战,我北洲国已经落入了下风。”


    “所以,综上所述,我军与唐军全力一战,胜负应该是三七开左右。”


    三七开?


    碧莲女王微微一叹,她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余威的分析很有道理。


    普德诺夫说道:“启禀女王陛下,余大人的分析很到位。”


    “但若是我军现在不动,一旦日后两国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这胜负之数就不再是三七开,或许就是二八开了。”


    “既然唐军的斥候优势已经被我军所破,女王陛下确实应该当机立断,不惜任何代价,先将查尔干山谷夺回来再说。”


    碧莲女王点了点头:“既然两位大人全部同意出兵,此事就这样定了。”


    “只是,我军当出兵多少,才有最大的胜算?”


    普德诺夫拱手道:“启禀女王陛下,唐军在查尔干山谷布防了十万兵马。”


    “这十万兵马分为三部分,山谷上有四万兵马。”


    “山谷外侧,也就是西洲部分,有三万兵马,另外三万则是在山谷的内侧,也就是我北洲国部分。”


    “所以,老臣建议,我军若想奇袭成功,一举将查尔干山谷一举拿下,至少得出兵五十万。”


    “而且,虽然我军破除了唐军的斥候优势,但毕竟一旦我军大举行动,仍是难逃对方的斥候眼睛,。”


    “所以,老臣建议,将五十万大军分散,昼伏夜行,方能一举成效。”


    “此乃老臣的一点愚见,还请女王陛下斟酌再定。”


    碧莲女王点了点头:“首相大人所言甚是,就依此计。”


    于是,随着碧莲女王的一声令下,北洲国的战争机器就开始运转起来。


    五十万大军,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真的集结起来,动静绝对是非常大,只怕是难逃大唐的斥候之眼。


    所以,这一次北洲国五十万兵马的分散行动,昼伏夜行,很是成功。


    当北洲军被唐军发现的时候,距离查尔干山谷已经不足二十里了。


    负责查尔干山谷的守将叫封虎,昔日太子卫率的三大百卒长之一,为李恪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数。


    封虎一边准备战斗,一边派出斥候,将这个消息火速向西洲守将萧玉麟汇报。


    萧玉麟听了之后,冷笑一声。


    “北洲国以为能够将查尔干山谷夺回来么?”


    “好,本将就让这些北洲人明白,什么叫战无不胜的唐军。”


    于是,萧玉麟立即就给李恪去了一封书信,将北洲军准备夺回查尔干山谷的事情告诉了他,请求飞机支持。


    李恪接到萧玉麟的书信之后,毫不犹豫地就派出去了十架飞机,前往查尔干山谷参战。


    这一战,至关重要。


    不但查尔干山谷不能落入北洲军的手里,这一仗更是要打出唐军的气势,让北洲军自此之后一直会有心理阴影。


    在飞机还没有到位的时候,查尔干山谷的争夺战,已经彻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