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过冬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七十万兵马,防守在查尔干山谷,另外还有五十万兵马防守在东部海滨各地。


    北洲国的中部,以及北部,几乎就是兵力空虚了。


    这个结果,就是李恪想要的结果。


    但李恪没有立即发动对北洲国的最后一战,毕竟天气已经冷了,北洲国北部的北极海已经是厚厚的冰层,对战舰的损伤是最大。


    所以,李恪准备等明年春夏交际的时候,再发动对北洲国的最后一击,一统天下。


    因为天冷,李恪也带着人,离开天佛,前往大唐苏州。


    等天气再冷一些,就前往南燕岛过冬。


    北海的冰,虽然远远比不上北极海,但随着天气寒冷,海面也被冰封了。


    李恪下令,让秦武减缓对北洲国圈海计划的骚扰。


    秦武收到命令,只是每天中午骚扰。


    等天气再冷一些,就彻底中断对北洲国圈海计划的骚扰,回去抱着火炉过冬。


    余威一发现机会,赶紧下令让北洲军趁着唐军撤退,把那不太厚的冰层破开,圈海和填海的任务得抓紧时间完成。


    他把这边的情况写成信,派人骑马飞快地送去了末时克城。


    末时克城在北洲国算是中部地区,但因为它在空旷的平原上,风特别大,所以温度跟北部差不多。


    碧莲女王特别怕冷。


    以前跟着威逊王北上北洲的时候,她才十岁多点,那时候特别不适应。


    那时候,大家对付寒冷的办法也就两种。


    晚上多盖被子,白天多穿衣服。


    还有就是烧炭取暖。


    所以碧莲女王到了北洲,尤其是末时克城,春夏秋还能忍受,冬天那就冷得不行。


    北洲的冬天特别长,差不多有五个半月。


    一开始,冬天来了,碧莲女王就基本上不出门了,房间里摆了好几个火炉。


    结果因为房间太封闭,碧莲女王差点中毒死掉。


    威逊王后来才知道,原来烧炭不能把房间封得太严。


    他还想过把北洲的政治中心南迁,不过因为有很多人反对,才作罢。


    时间久了,碧莲女王也慢慢适应了北洲的冬天,虽然还是怕冷,但至少白天可以穿得厚点出门了。


    不过她房间里还是得摆满火炉,根据房间大小来定数量。


    下人们都知道,女王去哪个房间,得提前两刻钟把火炉搬过去。


    现在,碧莲女王来北洲已经七年了。


    余威的信送来的时候,她正在王宫的正殿处理政务。


    正殿是北洲国王宫最大的宫殿之一,能容纳数千人。


    要让这么大的宫殿暖和起来,需要很多火炉。


    好在北洲不缺炭,有大量的矿产。


    虽然已经入冬,北洲的天气很冷,但碧莲女王还是可以穿着春秋装,有时候还会有点微微出汗。


    出汗的感觉是碧莲女王最喜欢的,毕竟怕冷的人通常都会喜欢热。


    她看完余威的信,并没有特别高兴,而是认真地看了三遍,秀眉微皱,把信轻轻放在案几上,沉思起来。


    她没亲眼看到唐军的军舰,所以想的比余威更远。


    “天气是冷,但我们的圈海和填海计划不是会给唐军在南部海滨登陆造成大麻烦么?


    他们会就此放弃么?”


    她想着。


    “唐皇可是个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大将也都是经验丰富的名将。


    怎么可能让我们随便圈海和填海?”


    碧莲女王虽然感觉着不对劲,却又一时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只能给余威回了一封书信,让他一定小心戒备。


    余威接到碧莲女王的书信之后,仔细想了想,也觉得唐军的突然撤退,应该没那么简单。


    于是,余威就趁机派出大量的斥候小船,密切关注着唐国北部海滨的动静。


    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唐军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反而是北海的冰层越来越厚了,基本上封海了,余威这才相信,唐军确实不会再有什么举动了。


    于是,余威立即再给碧莲女王去了一封书信,将情况告诉了她。


    碧莲女王也觉得更加奇怪,但她确实猜不出,唐军的这种撤退,意味着什么。


    无奈,碧莲女王只能再次叮嘱余威,万万不可大意。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必须要有足够的斥候,严密盯着唐国各个港口的情况。


    一晃眼,新年到了。


    李恪一行人也已经到了南唐岛。


    李恪趁机将南唐岛打造成了一个旅游之地,避寒圣地。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男女都只是将脸和手露在外面。


    不然的话,直接打造几个海滩,绝对会是人满为患。


    不得不说,冬天的南唐岛,确实很不错。


    天气不冷,就算是下海都没问题。


    只不过,下海游泳的人,不多。


    准确说,只有李恪一个人,外加上李康。


    李恪脱了上衣,只穿了一条大裤头。


    四周还有差不多三十多个士兵,时刻关注李恪。


    一旦发现什么情况,就会马上扑过去救援。


    所以,他们不算是游泳的,而是救援人员。


    李康,身上套着李恪做的简单救生圈,在水里扑腾得像个小鸭子。


    他旁边,还有士兵紧张看着他。


    李康和李恪一样,就穿了泳衣。


    可能因为是第一次下海,虽然海水只到大人膝盖,但对他来说已经够刺激了。


    那两个士兵紧张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康,生怕他喝几口水。


    李康虽然扑腾的欢,但更多时候是在看李恪。


    李恪在水里游得像条鱼,自由自在。


    李康看着他,羡慕得不得了,心里直痒痒。


    但他知道,想要学游泳,除了李恪,没人敢教他。


    所以,他只能等着,等到李恪有空,有心情的时候,再求他教游泳。


    就在这时,李恪游了过来:“康儿,想学游泳不?”


    李康忙不迭地点头:“父皇,我想学。”


    李恪招手:“康儿,过来,父皇教你游泳。”


    李康兴奋扑腾着水,想游过去,但不太会,游不动。


    李恪游到他旁边,笑道:“康儿,游泳是有技巧的。”


    “技巧越好,游得越远,越深,越快。”


    “现在,父皇就把技巧教给你,好好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