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不怎么争权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后来,普德诺夫和卡德锡都感觉到了,但也无所谓,只要余威不加入对方的阵营就行。


    这么一来,余威没有加入两派中的任何一派。


    碧莲女王对他果然就格外信任和器重。


    有什么难决之事,碧莲女王首先想到的事询问余威的意见。


    不久之后,普德诺夫和卡德锡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他们的党争已经停不下来了。


    好在,余威是两不相帮,更是不怎么争权,让普德诺夫和卡德锡也能放下心来。


    北海大败,可以说是能震动北洲国的一件大事。


    普德诺夫和卡德锡都察觉到了,这是一次削弱对方实力的一次好机会。


    于是,卡德锡第一个开口。


    “启禀女王陛下,北海之战,我军完败,于国不利。”


    “虽然图拉基阵亡,但此罪却不能因其死而淡然之。”


    “以老臣来看,应该追求举荐图拉基之人的责任,不然我北洲国若不能有功赏,有过罚,则必然会动摇国本。”


    图拉基跟普德诺夫是出自一个国家。


    当初,碧莲有心起用图拉基,却也需要一个举荐之人,来一出一唱一和,普德诺夫自然就是最佳人选。


    所以,图拉基大败,损兵折将,造成北洲军的士气再跌,卡德锡便将这个责任推给了普德诺夫,只能被趁机将首相之位夺过来。


    碧莲女王当然明白卡德锡的意思,转头望向普德诺夫。


    “首相大人,对于次相的提议,你意如何?”


    普德诺夫拱手道。


    “启禀女王陛下,老臣认为,如此做法不妥。”


    “北洲国,源于二十几个国家,被先王一统,才有如今的强盛局面。”


    “北洲国三百多万人,各国大臣就有数千人,其中自然有人才,也有庸才。”


    “先王在世的时候,尚且不能完全洞察这些人的情况,何况女王陛下刚刚继位不久呢。”


    “所以,为女王陛下举荐贤才,乃是每个北洲国大臣的职责所在。”


    “再说,图拉基早有名将之名,并非庸才,北洲国人人皆知。”


    “若因其之败而追究举荐之人的责任,无疑就是封锁举荐之路,使得北洲国陷入故步自封的局面。”


    “更何况,图拉基之败,不是败于其无能,而是因为我北洲国与大唐的海军实力差距。”


    “图拉基已败,我军海路被封,已经是国之不幸。”


    “次相大人不思救国之策,反而还想动摇朝廷之本,其用心之险恶,实难宽恕,还请碧莲女王治其之罪。”


    普德诺夫果然厉害,一番解释之后,不但将自己的举荐之过轻描淡写了,更是又反手给了卡德锡一刀。


    卡德锡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闻言立即冷笑一声。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这才是动摇国之根本,朝廷之本。”


    “切夫斯基纵然再有名将之名,难道就因为有此名声,就可以战败而不被问罪么?”


    “若真是如此的话,北洲人只求一名,便可以从此无罪,则必然会倒是世风日下,国力越发衰落。”


    “若举荐之人只有功,没有过,则满朝文武尽皆举荐亲信和故人,如此我北洲国如何还能与大唐抗衡?”


    “故而,为求北洲国之长远,为求北洲国之昌盛,老臣恳请女王陛下治罪举荐之人。”


    “老臣以为,贤才之臣,应该是宁缺毋滥的原则,故而此事绝不可姑息,必须要治罪到底,还朝堂清明,国人心服。”


    卡德锡的这番话,确实是铿锵有力。


    普德诺夫冷冷说道。


    “切夫斯基是女王陛下看中之人,老臣不过是提议一下,难道次相大人还想将女王陛下治罪不成?”


    卡德锡冷笑:“首相大人,你身为百官之首,遇事竟然毫无担当,推责任给女王陛下,着实不妥吧。”


    “启禀女王陛下,老臣以为,首相大人之所作所为,已经无法再为百官之首,不然我北洲国朝廷必然会是一片乌烟瘴气。”


    说来说去,卡德锡的目的就是将普德诺夫从首相的位子上拉下来,这样他就可以顺势升为首相了。


    普德诺夫脸色微微一变。


    说实在的,切夫斯基战败,普德诺夫作为举荐人,确实是要受到牵累的。


    正常情况下,碧莲女王训斥他一顿,这事就算能揭过了。


    可是卡德锡咄咄逼人,一副必须要严厉处置此事的态度,就让普德诺夫很难受了。


    升官的话,估计没有一个人不高兴。


    当然了,也有不高兴的情况,例如那种明升暗降的情况。


    原官职,肥差,或者权力大。


    而升后的官职,虽然级别上升了,但成清水衙门了,或者权力反而变小了。


    但普德诺夫这种情况就不是了。


    首相,是北洲国权力最大的一个官职。


    一旦普德诺夫被免了首相,哪怕是降为次相,权力的损失也是不小。


    所以,普德诺夫当然不愿意,再次据理力争。


    于是,首相普德诺夫和次相卡德锡在北洲国的王宫之中,在碧莲女王的眼前,吐沫星子乱飞,就差点动起手来了。


    碧莲女王看着两人的表情和动作,听着两人的攻击型语言,只能是微微一叹,玉手轻轻扶着额头,感觉着一阵无奈。


    分权,有好处,也有坏处啊。


    好处是,王的权力大了,可以平衡首相和次相,不让大臣们抱团,利于掌权。


    可坏处是,首相和次相水火不容,遇事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让王很难抉择,不利于治国。


    碧莲女王明白,如果她再保持沉默,估计普德诺夫和卡德锡能吵上三天三夜。


    甚至于,这两个人会不顾身份和名声,就在这里大打出手。


    “都少说两句吧。”


    无奈之下,碧莲女王只能开口了。


    听碧莲女王开口,普德诺夫和卡德锡立即住嘴,恭恭敬敬地站着,微微弓腰。


    “女王陛下恕罪。”


    本来,碧莲女王喊他们两个过来,是询问对策,询问接下来该怎么防御唐军的进攻。


    可这两人倒可好,直接盯着罚过的事不放,大吵特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