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喝一杯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今日,朕算是大开眼界了。”
“这位兄台,你可是天佛世家门阀之人?”
汉子摇头:“回陛下,罪人不是,罪人也是穷苦出身。”
李恪淡淡一笑:“天下,恨朕者,无非是世家门阀,以及西洲各国后裔。”
“你既然不是世家门阀之人,必然是受人指使所为,不知那背后指使你的人是谁?”
汉子微微犹豫了一下,回答道:“陛下天威,真心为百姓,乃是千古难寻的明君,罪人不敢欺瞒陛下。”
“指使罪人行刺陛下的人,正是李泰。”
当今陛下?
李泰?
李恪脸色微微一变,立即转首向那边的李泰看过去。
李泰吓坏了,急忙一跳而起,指着那个男人:“姚冲,你胡说,本王何时派你行刺陛下了,你这是栽赃陷害。”
“陛下,万万不可信其言啊,姚冲他这是要置罪人于死地,让陛下背负上弑兄的恶名。”
李恪眯了眯眼睛,淡淡问道:“李泰,朕问你,你如何知道他名叫姚冲?”
“我……”
李泰顿时傻了眼,他刚才一时口快,直接喊出了姚冲的名字,现在着实不好解释了。
李泰飞快地思考着,道:“回陛下,姚冲乃是备案的刺客之一,所以罪人认得他。”
这个说法,倒也勉强可以成立,算得上是一种借口。
不过,李恪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是与非,朕自然查个清楚。”
“若姚冲真是奉你之命,知道此事的,必然不止是你们二人。”
“若姚冲所言是真,自然再无旁人知道此事。”
“不过,朕有句话,先说在前面。”
“你们二人,只要实话实说,不欺瞒于朕,朕一定会从轻处理。”
“不然的话,朕绝对不会轻饶,此人必死无疑。”
顿了顿,李恪又说道。
“姚冲,不管你是奉何人之命,但既然你主动承认,朕便饶你一死。”
“若你所言不差,确实是奉李泰之命,行刺朕,朕更可以免你之罪。”
“但你若是欺骗朕,朕可免你死罪,但你却会是活罪难饶。”
姚冲低下头:“小人明白,小人不敢欺骗陛下。”
李恪又转身望向李泰,道:“若此事与你无关,你自然还是朕的三哥。”
“若此事与你有关,你主动承认,朕可免你死罪。”
“可若是你死不承认,被朕彻查出来,李承乾的下场就是你的结局。“
李泰忍不住脸色大变,身体不住地颤抖。
说完,李恪不再理会李泰,上前将姚冲扶起来。
“不管你之前为何,但刚才能够放弃刺杀朕,便是大功一件。”
“朕素来赏罚分明,定然不会亏待于你。”
对于姚冲之能,李恪有些感觉着可惜。
如今,天下基本上都定了,不然的话,若是派姚冲去行刺某一国的皇帝啊,或者什么领军大将,绝对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现在,只剩下一个北洲国了,关键是异族,姚冲没办法混入皇宫,与北洲王有近距离的接触。
姚冲大为感动:“罪人不敢,罪人欲对陛下不利,陛下并不降罪罪人已经是格外开恩,罪人不敢再求赏赐。”
李恪哈哈大笑道:“你的过,朕会罚。”
“但你的功,朕也会赏,不可同一而论。”
“行了,姚冲,你先起身吧。”
姚冲对李恪是折服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即拱了拱手:“罪人多谢陛下。”
李恪又大喊一声:“此事已了,大家都回去吧。”
百姓们一起大喊:“草民等告退。”
人太多,来得慢,因为需要搜身。
但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大家直接进城回家了。
半个时辰后,百姓们就纷纷回去,这边也就再次略略冷清了一下。
李恪进入天佛皇宫,到案几处坐下,柴绍蓉也急忙跟过去,挨着李恪坐下,给他倒酒。
“给李泰也倒一杯酒。”
“臣妾遵命。”
柴绍蓉立即将对面的那个酒杯也倒满了酒。
李恪淡淡说道:“老三,既然你说,行刺的事与你无关,朕又还没有调查出真相,你我便还是兄弟。”
“过来喝一杯吧,这或许是你我兄弟从今往后的第一场酒,也或许是最后一场酒。”
李泰不敢不从,起身来到李恪的对面蒲团。
但是,李泰不敢坐,而是继续跪着。
李泰颤巍巍地端起酒杯,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笑容:“罪人恭喜陛下,天下一统之日已经不远了。”
李恪也端起酒杯,笑道:“老三这话说得好,朕爱听。”
“说起来,你我兄弟还是第一次单独喝酒吧。”
李泰急忙回答道:“回陛下,确实好几年了。”
李恪将杯中酒喝了,放下酒杯。
“如果咱们不是皇室,或许咱们兄弟几个就能齐心协力,共同致富了。”
“可惜啊,咱们偏偏是皇家,这才生出诸多的祸事来。”
“朕排行第四,引得李承乾不满,说起来朕是可以理解的。”
“可朕实在想不明白,你动的是哪门子的歪心思,非要得到这不该属于你的位置?”
“再说,若是朕真的昏聩之极,你们有这种心思朕也能理解。”
“可朕之前的所作所为,应该还不算昏聩吧,至少治理好百姓,没有任何问题吧。”
“可是,你们一个接一个,不停地高事,想要废掉朕,逼走朕。”
“后来,你们确实也成功了,朕去了凉城,与大唐近乎决裂。”
“最后,朕又回去,坐上皇位。”
“所以啊,老三,有些东西,命中该是你的,逃也逃不掉。”
“如果命中不该是你的,你就算强求了,强行得到了,最终依然还是会失去。”
李泰听着李恪的话,一边不停地冒汗,一边又不停地擦汗。
只是,冒汗的速度比擦汗的速度还快。
这边刚擦了一把,下一批的汗就立即又冒出来了。
李泰的上衣,后背都湿透了,荆条紧紧贴着,让他感觉到动一下都疼。
当然,李泰一直冒汗的原因,并不是李恪刚才的这一番话,而是刚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