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不许有私兵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虽然这些封地食邑得交税,但那税不是农业税,是土地管理费。


    大家虽然习惯了交税,但谁能抵挡住拥有一块封地的诱惑?


    一时间,大家既高兴又惊讶。


    紧接着,朝廷又发了一封封赏书,里面包括薛仁贵等人。


    不仅有封爵,还有封地,虽然食邑不多,但这意味着朝廷放开了限制,普通人有了战功也能得到封地。


    虽然不是世袭的,但也能给子孙留点家产。


    而且,只要继续努力,说不定就能得到世袭的封地。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都激动不已。


    那些有战功的普通士兵,有的升职,有的升爵,只有八级以上的爵位才能有封地,八级以下的虽然没有封地,但也有不少好处。


    比如军饷提高,社会地位提升,还能保护家人。


    这份封赏书一发布,大家都开始盘算起来。


    到了朝会那天,李二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就道:“我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大家一个激灵,都站直了身子。


    李二笑问:“最近你们都睡不着觉吧?”


    大家都尴尬笑了。


    李二继续道:“朝廷决定,把西夷和中土区分开来,一国双法。”


    “也就是说,在西夷会根据大唐的律法重新定义,但国法不变。”


    “在中土,不会有封地,不会有食邑,也不会有世袭的封地。”


    “但西夷可以,只是得交土地管理费,每年都要交,但不会太多。”


    “以后藩王的封地也会放在西夷,但西夷不允许有私兵。”


    “给你们封地,食邑,不代表可以坐享其成,你们得教化西夷,让他们懂礼仪,知礼节,沐浴皇恩。”


    “把西夷变成第二个中土,明白我的意思么?”


    大家面面相觑,才明白过来。


    也就是说,西夷沿用中土的律法,可以有封地和食邑,就是不能有私兵。


    不过,也有人不愿意留在西夷这个偏远的地方。


    有人站起来道:“太上皇,西夷太远了,我们的故乡在中土,封地放在这,是不是太远了点?”


    原本还轻松的气氛,一下变得紧张起来。


    “是啊,太上皇,总不能拖家带口,举族搬迁吧?”


    很多人还是老思想,觉得有了封地就要全家搬过去。


    但西夷那地方,好地方就那么几个,真让他们去偏远的地方,没几个人愿意。


    李二淡淡道:“不管是西夷还是中土,都是大唐的国土。”


    “我们会长期治理西夷。”


    “西都,原是阿骨伯帝国的港口,人口众多,地大物博。难道还养不活你们一家一族的么?”


    “告诉你们,西夷会常驻百万兵力,海上还有海军巡逻。”


    “公路会修到每个有人住的地方,每个地方都会通电,种上粮食。”


    “我给你们的封地,绝对是好地方。”


    “当然了,如果你们不要封地,我也可以给你们银子。但别忘了,中土是不会封赏封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国家和百姓共有的。”


    大家听后,都不吭声了。


    李二的态度坚决。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该说什么。


    其实,如果是好地方,那也没什么,比如在西都附近,那就挺不错的。


    还有几十万兵力守着,安全肯定没问题。


    修了公路,来回也方便多了。


    “各位退下吧,这是朝廷的决策,不日将颁布相关法令,望你们各展所长,力争佳绩。”


    李二挥了挥手。


    众人退下后,开始交流起来。


    “唉,朝廷松了口,若是我们不领情,万一触怒了太上皇和陛下,恐怕会被收回。”


    “确实有可能!”  “其实,西夷也不错,比如这,四季如春,风景美,粮食一年两熟,挺不错的。


    “说得对,可别不识好歹。”


    不过也有人不太感冒。


    “西夷,蛮荒之地。”


    “比不上故乡。”


    “得了,以后偶尔过来度度假挺好。”


    他们怎么想,李二不在乎,但那些士兵肯定很开心。


    谁会嫌土地多?


    李二就是想移民,大批的移民。


    但这里太远了,硬搬肯定不行。


    收纳太多西夷百姓也不行。


    这些人太野蛮,没道德底线。


    前期只能用利益绑定,教育下一代。


    至于通婚,前期也只能是中土男性和西夷女性。


    正如他们所说,李二其实看不上西夷,但西夷资源丰富。


    有些事李恪做不了,他这个当父皇的,就得做。


    几天后,一支远航舰队到了港口。


    有人急匆匆进宫汇报,“陛下,来了,都尉到了!”


    李二笑,“终于赶在年前到了,出去看看。”


    这时,第四批人员的到来,引起了全城的关注。


    这次来的人挺多,十万。


    除了士兵,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学生。


    没办法,老人不舍得放,但西都又得支持。


    算是人才支援了。


    韩琅在海上飘了几个月,脚踩在陆地上,才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巨轮。


    “还是陆地好,船上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远洋舰队的领头就是他,四十来岁。


    原来陆军,后来调到水师。


    “还好吧?”


    “还好。”


    韩琅干笑一声。


    “让大家把东西卸下来,走,咱们进城,别让太上皇等太久。”


    正说着,前面传来声音,“太上皇驾到!”


    韩琅等人急忙迎上去。


    “微臣韩琅参见太上皇!”


    “平身,都平身。”李二心情很好。


    “多谢太上皇!”


    众人都有些感动,没想到太上皇亲自来了,几个月的疲惫一扫而空。


    “这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这是我们的分内事。”


    韩琅站直身体,汇报。


    “第四远洋舰队顺利抵达西都港口。


    这次舰队,两万海军,八万各界人才,无一人失踪,平安抵达。”


    李二看向身后,看到那些人站得笔直,不住地点头,“好,随我进城。


    遗爱,把这些人才都安置好,别让他们在这里受委屈了。”


    房遗爱忙道:“请太上皇放心,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早在第四远洋船队出海那会,李二就下令建了一堆房子,足够这些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