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乱世藏机遇
作品:《披甲上阵后,娘娘她成了江山绝色》 陆昭替吕玉做了主,就在她帮陆离处理伤口的间隙。
这座他们夫妻亲手打造的城,交给了百里胜驻守。
为了不引起轩辕的怀疑,他们只留了少许人在搔树林城内继续做生意。
而陆离夫妇,则回了北燕,大晟发生的事情,还需要仔细向陆诰和郑婉婉禀报,后续大晟的事务要如何安排,还得恭候皇命。
“公主,就这样把大晟让出去,会不会让轩辕觉得我们北燕好欺负?”马车上,陆昭坐在最中间,陆离和吕玉分别坐在左右手。
“三婶,你们在大晟经营了这么多年,别说港口了,就连通向西南的河道都没清理出来,父皇母后给你们的时间还不够多吗?”陆昭人小小的,说话时声音软糯软糯的,但就是这充满稚气的声音,听了让人无从辩驳。
好似多解释两句,就是在给自己找补。
不得不说,陆昭像极了郑婉婉。
她总是看上去很好说话,但所有人都知道,北燕最不好说话的人就是郑婉婉。
何时开战、怎么打、打哪里,从来不是陆诰说了算,而是郑婉婉说了算。
就陆言手里捏着的北燕商队,都比北燕的国库丰盈,北燕的文武百官,可曾说过什么?
陆昭是郑婉婉唯一的女儿,备受帝后的宠爱,她话的分量,吕玉自然要掂量掂量的。
这种感觉,越来越像吕玉刚开始融入进陆家的时候了,那时候因着她嫉妒陆霞,也没弄清楚陆霞跟陆离的关系,做了伤害陆霞的事情。
这让她在陆家谨小慎微了许多年。
她瞥了一眼陆离,见陆离保持沉默,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大晟人把我们当仇人看待,我们带来的人也有限,一旦出了城,就有流民来抢。
在大晟做生意本来成本耗费就高,久而久之,我们就居住在城里了,想着有朝一日粮食能够满足大晟百姓了,再着手修理河道。”
吕玉解释着,脸上全都是恳切。
其实她就是在委婉的告诉陆昭,驻守在大晟的是他们夫妻,大晟的情况如何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了。
而居住在燕京城里的他们,锦衣玉食,哪里知道在大晟的艰苦。
“三婶,你一直都想抛弃大晟百姓,做地地道道北燕人的那种生意,现实吗?”
“你们来这里这么多年了,你们生意最大的支持者是百里胜的那二十万兵。
现在轩辕一插手,你在大晟的生意就全盘崩了,现在不撤离,等着他们像强盗似的一次又一次的抢吗?
那你们干脆做老好人,种了粮食免费送给他们不就好了,何苦还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呢?”
“怎么管大晟人,轩辕都没弄明白,你们就能弄明白了吗?这烫手的山芋,连轩辕如今都扔了,你们还紧紧握在手里要做什么?”
字字句句的反问,让吕玉哑口无言。
她多少年的心血都付出在大晟了,就这样成了一场白费,她心里如何能舒服?
“公主,那为何还要继续在大晟做生意?而不是彻底退出大晟呢?”吕玉问着。
“大晟迟早是要独立称国的,我们要在大晟建立三国互市,那么就得从源头上紧紧捏住所有重要的命脉。
轩辕缺钱,也提供不了充足的粮食给大晟,而这两样,我们都不缺。
再者,母后说了,这世界上总要有地方乱起来,这样才能混淆视听,否则我们这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就要被饿狼盯上了。
别忘了,南顷还总想着要报复我们呢。”
陆昭说完这句,似是累了,抬手掩唇做了个打哈欠的动作。
吕玉便没继续这个话题了,而是给她铺了床铺,让她躺下来休息。
陆言坐在希奇背上,凤凰的翅膀一张开,便是遮天蔽日,就盘旋在陆昭的马车上方,时时刻刻都在保驾护航,大晟流民哪里敢靠近马车?
陆昭的马车在大晟境内,仿佛入了无人之地,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百里胜占据了搔树林城,干脆就将这里定为了大晟的国都。
二十万军队下地种田,只等着春耕结束后就开始修河道。
夜不群命西南给百里胜送的粮食,也终于送到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送粮食的竟然是独孤宁平。
独孤军押送粮食,停在搔树林城外,独孤宁平命独孤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只她孤身一人领着粮车进城了。
训练有素的战马,即便没有人牵引缰绳,也有条不紊的跟在独孤宁平身后。
沈安安一眼就看出来,她骑着的那匹马,便是这群战马的领头马了。
独孤宁平穿着一身玄色束腰丝绸长裙,裙上都是暗纹,乍一眼看过去不张扬,但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一身象征高贵,价格不菲。
这绣工,瞧着跟绣龙袍的一样,只不过用的料子颜色和暗纹花样与龙袍不一样罢了。
这西南王府,还真是卧虎藏龙啊。
独孤宁平勒马停在府门前,落日余晖洒在她的身上,像一圈儿金光笼罩在她身上一般。
这一幕,倒是显得她像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
“娘娘、大王,我奉母亲之命,前来送粮。”独孤宁平姿态放的很低,翻身从马背上下来,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
第一个跑出来的人是百里策,粮食他没看见,先看见了倩影儿。
一时发愣,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了,看的人家独孤宁平都不好意思了,垂着眸子,脸颊都开始泛红了。
“王兄,你干嘛呢?还不快将客人请进府内,再看你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沈安安身影比声音先到,横在了百里策前面,把他的视线挡了个结结实实。
百里策意犹未尽,伸手挠着头,倒是指挥起他老子来了,“父王,你快给客人安排客房啊,站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臭小子,你还指挥起你老子我了?看我不把你的腿给你打断。”百里胜说归说,还是命人赶紧去收拾客房了,人家可是来送粮食的。
不管独孤宁平是打着谁的名义来的,他们都欣然接受。
他们要的是粮食,西南王府的人情也好,轩辕朝廷的人情也罢,对百里胜来说还一个人情和还两个人情没什么区别。
再说了,能怎么还人情?不就是每年朝贡吗?
北燕商队走了,他能送进轩辕京城的东西也非常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