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想想就美

作品:《真千金回府,全家都跪下颤抖

    “原来如此,是老夫冒昧了。”谷玉堂有些不好意思,他没想到这一层。


    “若是老先生能介绍些愿意来学堂当夫子的姑娘,我们会万分感激。”周白萱笑道。


    “女夫子?”谷玉堂若有所思,片刻后说道,“有倒是有,只是不知道她们能不能来。”


    “家人会阻止?”


    “嗯。”


    “老先生若是能帮学堂转达这个意思就很好了,能不能来,也不是我你我能把控的。”


    “小姑娘,你还没回答老夫,你和周家什么关系?周诚可是你家里人?”


    “老先生,他是我祖父。”


    “原来如此,难怪听着你那首诗总觉得像是看到周诚,哈哈哈,你跟你祖父年轻时真的很像。”


    “老先生认识周丞相?”沈敬柔好奇。


    “他是谷老先生,和我祖父同科进士,也是北境大名鼎鼎的先生。”周白萱介绍。


    “这是我沈家妹妹沈敬柔,她是江神医的徒弟章彩萍,我叫周白萱。”


    “原来都是我大梁的好姑娘啊!”谷玉堂闻言,笑容越发和蔼,“老夫久仰了。”


    如果不是沈敬柔,怕是皇族都要被耶律阳杀绝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沈敬柔对大梁有功,是她救了赵曜,才有赵曜撑到沈映星去支援。


    至于章彩萍,现在北境哪还有没听过这个名字的人?


    江神医就是沈将军,章彩萍随军当军医,可是救了不少将士,全都是大梁的功臣。


    沈敬柔和章彩萍都不好意思,“老先生说笑了。”


    “老夫可没说笑,巾帼不让须眉说的便是如你们这般的女子,这是值得你们骄傲一辈子的事!”谷玉堂严肃道,“换成男子,早就敲锣打鼓,祭祀先祖了,不必过于谦虚。”


    沈映星很是意外,没想到谷玉堂居然如此开明。


    读书人将一些话奉为金科玉律,尤其是女子该相夫教子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否则也至于一办女子学堂就那么多人骂了。


    谷玉堂叹了口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悲伤,“先前老夫有个很厉害的女学生,可惜,世道不允许,最后……唉。”


    他能力有限,改变不了世人的看法。


    只能尽力而为,至于会走到哪一步,全凭天意。


    外人不知道,谷玉堂曾经有个很聪明的孙女,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最后却被风言风语逼死。


    谷玉堂每次想起那个孙女,都会心痛。


    刚才说的所谓学生,其实就是他孙女。


    祖坟冒过青烟,但是被家族掐灭了。


    沈映星到底是怎么做到不受家族钳制的?谷玉堂很好奇。


    即便是他有如今的成就和地位,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听从家族。


    如果这个女子学堂能给世道带来改变那该多好啊!


    “路要一步步走,能走到哪儿谁也不知道,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便是值得了。”周白萱道。


    谷玉堂深以为然。


    许久没见周诚,他还是挺怀念年轻的时候和周诚骂天骂地。


    上了年纪反倒没了这种豪气。


    周诚不再骂人,他也在教书育人。


    年少轻狂仿佛午夜一场梦,唯有醒来还能想起一二。


    不得不承认,都老了啊!


    谷玉堂确定学堂不是那种借着名头祸害女子的地方,便匆匆告别,为学堂寻夫子去了。


    沈映星跟周白萱三人回到学堂,学堂已经有十二个报名的学生了。


    这让四人都很意外。


    第一年收学生,能有几个报名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一来就有十多个。


    “怎么办,我已经开始紧张了。”沈敬柔说,“一想到我要为她们授课,就害怕自己误人子弟,耽误了他们!”


    周白萱将名单放下,看向沈敬柔,“柔妹妹,要相信自己。


    学问不如谷老先生不要紧,只要能让她们识文断字,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别忘了我们办这个女子学堂的初衷是什么。”


    章彩萍无所谓,“反正我是负责教医术的,其他不是我该操心的。”


    而且授课之余,她还要给人治病,忙得很,没时间去想其他有的没的。


    任谁都没想到,傍晚才过来的盛谨川居然给学堂带来一块免死金牌。


    赵曜亲自提笔写下星火学堂,还让人做成匾额送到灵雁城。


    这是向全天下昭告,皇帝承认星火学堂,并且光明正大地当学堂的靠山。


    有谁想动学堂,都得考虑一下学堂背后站着谁!


    沈映星就不用说了,手里有兵权。


    盛谨川更不用说,灵雁城太守。


    而赵曜便是远在京城,威名摆在那,也是无人敢犯的。


    除了赐星火学堂匾额,赵曜还同意了将石门关一带的田地划给军营,由军营屯田,且免赋税。


    惊喜来得太快了。


    沈映星以为最快也要下半年的。


    没想到啊,圣旨这么速度下来。


    离开学堂后,沈映星和盛谨川一道回府衙。


    盛谨川现在就住在府衙后面。


    “那些大臣不闹?”沈映星这段时间忙着训练和耕种,虽然京城时时有消息出来,但不及盛谨川这边详细。


    盛谨川一边给沈映星倒茶一边说:“闹啊,我天天一封折子送回京城,向朝廷要人,几乎所有富庶之地我问一遍。


    百姓一旦搬走,地方的赋税就会下降,很多官员就指望着赋税当政绩,自然是不答应。


    反正我就天天闹,人不在京城,我也要让他们闹心。闹得差不多了,再让人提军营屯田这件事。


    他们自然巴不得这样,都劝着赵曜答应,所以圣旨才下得这么快。”


    沈映星失笑,“大概又有人骂你当了官还是无赖了。”


    “无所谓,只要能办成我想办的事,管他们怎么骂,又不是他们给我俸禄,百姓好,我才好不是吗?”


    盛谨川绕到沈映星身后,替她按摩着肩颈,“你的天玄军训练得怎么样?等我休沐,我去看看!”


    “跟我预想中还差得远呢,等年底吧,你就知道天玄军强不强了?”


    “我怎么觉得我媳妇好像时刻准备着造反呢?”盛谨川趴在沈映星的颈窝,“是不是这样?”


    “打算告发我?”


    “那不能,你要是当皇帝了,那我岂不是能当皇夫?想想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