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作品:《盛宠帝妃

    第152章 展翅凤凰,浴火重生。


    产房安排在飞鸾宫的暖阁里,冬日时节,床炕烧得温暖,躺在上面十分舒适,最适合坐月子。


    自姜云冉说要生产之后,整个飞鸾宫都忙碌起来,就连皇帝陛下都在寝殿里来回打转,一会儿搬这个,一会儿送那个,忙得一头汗。


    姜云冉无奈,只能拉住他,让他坐下擦擦汗。


    “陛下,臣妾都不害怕,你害怕什么?”


    景华琰嘴唇都发白了。


    他慢慢抬起头,用力握住姜云冉的手。


    因为有孕,姜云冉长了点肉,手心比以前要柔软许多。


    却还是很单薄。


    他总觉得姜云冉太瘦弱,怕她病了,累了,无法顺利熬过这一日的艰难。


    姜云冉发现景华琰的眼睛都红了,不由轻笑一声,她伸出手,捧住了景华琰的脸颊。


    “这么大人了,还哭鼻子?等娃娃生出来,让他笑话你。”


    听到生出来三个字,景华琰明显抖了一下。


    他抿了抿嘴唇,眼底一片赤红。


    姜云冉慢慢收起笑容,她忽然意识到,景华琰是真的害怕。


    年少时,他亲眼看到母亲小产崩逝,那一夜坤和宫流的血染红了地毯,也染红了他的心。


    “阿冉,”景华琰慢慢开口,声音喑哑,“我不想再失去挚爱。”


    姜云冉心中一片柔软。


    被人珍重的感觉那么清晰,让她忘却了疼痛,只剩下对孩子的期盼。


    “不会的,”姜云冉伸出手,环住了景华琰的头,让两人的额头抵在一起,“阿琰,你长大了,现在完全可以保护好我,而我,那么多风雨都走来,也会保护好自己。”


    “我跟孩子会平平安安。”


    景华琰闭了闭眼眸。


    记忆里的血色慢慢褪去,此时此刻,只剩下姜云冉温柔的声音。


    他伸出手,环住姜云冉的腰身,让她的肚子贴着自己的胸膛。


    “好孩子,不要折腾母亲,早些降生。”


    姜云冉轻笑一声:“他哪里听得见?”


    景华琰温热有力的大手轻轻抚摸姜云冉的肚子,而腹中的孩子恰好胎动,动了一下。


    “你看,他听得见,”景华琰低下头,在姜云冉的唇上落下一个吻,“你会没事的,我已经同母后祈求过,她会保佑你,你会没事的。”


    “嗯,我会没事的。”


    安抚好了景华琰,姜云冉才开始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


    侍奉姜云冉生产的是苏嬷嬷和刘嬷嬷,两人都是经验老道的迎喜嬷嬷,加之姜云冉这一胎怀相好,她本人也一直健康有力,所以都不是很紧张,有条不紊安排生产事宜。


    而太医院则是麦院正、钱院使和赵庭芳在场。


    赵庭芳表现得比另外两位上峰要紧张得多,姜云冉瞧见她这般,还拉着她安慰了两句。


    到底关心则乱,赵庭芳呼了口气,说:“你放心,有我们在,不会有事的。”


    姜云冉笑眯眯说:“我知道。”


    阵痛至少要一个时辰,至多就说不好了。


    姜云冉刚开始阵痛,疼痛并不算太过剧烈,便没有让人惊动仁慧太后。


    在生产之前,她要先去沐浴。


    景华琰不放心,亲自在暖房里陪着她。


    姜云冉的肚子不算太大,却也不小,褪去衣物之后,同平日的差异越发清晰。


    月份大了之后,两个人也做过些夫妻之间的亲密之事,多数时候,只要景华琰在,都会帮姜云冉一起沐浴。


    他从不会表露出惊讶,只是心疼她孕育生命的辛苦。


    姜云冉其实也有些紧张,她看着自己肚子,念叨:“不知道生产之后,肚子上的赘肉能不能收回去。”


    “能的。”


    景华琰顿了顿:“不能也无妨。”


    姜云冉笑了一下:“那可不行,我要漂漂亮亮的,做了好几身春日的衫裙,准备春日里穿呢。”


    “阿冉,”景华琰忽然郑重道,“你无论怎样,我都喜欢。”


    姜云冉愣了一下,随即就点点头:“我知道。”


    沐浴更衣之后,宫人帮姜云冉干发,景华琰*陪着她在寝殿里慢慢散步,加快生产的时间。


    一晃神,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此时仁慧太后和贵太妃等也匆匆赶来,见姜云冉还能走路,都松了口气。


    之前沈秧逼宫时,仁慧太后佯装重病不起,实际还是心悸的老毛病,并无大碍。


    这两月慢慢调养,已经恢复健康。


    见姜云冉还没生产,仁慧太后就说:“你这一胎一定顺利。”


    长辈们并没有责怪姜云冉的隐瞒,只说了句曾经生产的经历,这又让姜云冉安心不少。


    随着宫缩加快,姜云冉的疼痛越发明显起来。


    苏嬷嬷感觉时辰差不多,便让姜云冉用些膳食。


    姜云冉不是太饿,不过为了一会儿有体力,便还是用了一碗鸡汤并半碗米,用过饭食之后,姜云冉几乎已经坐不住身了。


    苏嬷嬷道:“该生了!来人……”


    她话还没说完,就看景华琰上前一步,打横抱起姜云冉,大步流星往往对面的暖阁行去。


    苏嬷嬷:“……”


    苏嬷嬷和刘嬷嬷对视一眼,无奈摇头。


    谁也不敢拦皇帝陛下,就看他在寝殿里前前后后安顿皇贵妃。


    倒是皇贵妃有些不耐烦。


    姜云冉喘着气,她说:“你出去吧,让嬷嬷们照料我。”


    景华琰的眼睛又红了。


    姜云冉这会儿没心思哄他,整个人的心神都落在抽痛的肚子上。


    她深深吸气,直接道:“甄承旨,请陛下出去。”


    景华琰倒是没有让人请,他来到床边,轻轻握了一下姜云冉的手,然后快步离开了东暖阁。


    等人走了,暖阁中才忙碌起来。


    此刻暖阁暖意融融,姜云冉只穿着中衣,并不觉得累赘。


    她随着苏嬷嬷的话慢慢呼吸,按部就班做着该做的事情。


    生产过程漫长而艰辛。


    姜云冉都不知道自己喊过什么,又哭过什么,只觉得疼痛一阵阵席卷而来,几乎要摧毁她的理智。


    产房之外,气氛同样焦灼。


    仁慧太后毕竟做过母亲,一直关心姜云冉这一胎的情况,多少心里有数。


    虽然很关心姜云冉和孩子,却还不到乱了分寸的地步。


    此刻在明间之中,她跟贵太妃并肩而坐,堂下是来回踱步的景华琰。


    永宁陪在母亲身边,看着皇兄这么晃,自己也跟着紧张起来。


    “皇兄,你坐下来歇一歇吧。”


    景华琰没听见。


    他耳中只能听到产房里姜云冉的痛呼声。


    每一声都击打在他心尖上,灵魂随之颤动。


    这个过程,对于景华琰来说无比漫长。


    他自己都不知,自己已经面色煞白,额角全是冷汗。


    仁慧太后也被他弄得忧心起来。


    手里不停捻着佛珠,口中佛经不停。


    倒是贵太妃看不下去,起身叫来梁三泰,两人一起把六神无主的景华琰按在椅子上。


    贵太妃手上很有力气,她按住景华琰,严厉道:“你慌什么,云冉母子好好的,无需惊慌!”


    景华琰愣了愣,不用贵太妃多劝一句,终是慢慢恢复神志。


    他呼了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惊慌。


    梁三泰送上帕子茶水,景华琰擦干净汗,把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随即,他就坐在椅子上,目光灼灼盯着那扇紧闭的门扉。


    此刻产房之内,姜云冉满头是汗。


    她觉得好痛,好累,浑身都没有力气了。


    然而耳边却是苏嬷嬷惊喜的声音:“对,很好,娘娘您真有力气,这一胎生得顺利。”


    姜云冉有些恍惚。


    很顺利吗?


    怎么还没生下来?


    此时,她听到苏嬷嬷又说:“娘娘,就差一点点了,奴婢都看到小殿下的胎发了。”


    “您跟着奴婢的话用力,可好?”


    姜云冉喘了口气。


    赵庭芳适时送上姜茶,让她补充体力。


    半杯姜茶吃下去,姜云冉感觉暖流席卷全身,虽然可能是错觉,但她觉得自己又有了力气。


    “嗯。”


    她甚至回应了一句。


    苏嬷嬷脸上都是汗,笑容却很灿烂。


    她很有经验,知道产妇需要的是鼓励和好消息,因此便说:“娘娘,咱们开始吧。”


    一声又一声的痛呼声响起,姜云冉没有任何杂念,她跟着苏嬷嬷的声音呼吸、用力。


    忽然,一股巨大的冲击蔓延开来,姜云冉长呼一声,耳边顿时响起一阵嗡鸣。


    腹中盘桓十月的沉重,一夕之间全部消失。


    姜云冉满脸是汗,此时此刻,她脑海中一片空白,什么都听不见了。


    此刻,她仿佛飘在天际,荡漾在苍穹之上。


    在一片空茫之中,忽然,一道婴儿啼哭声响起。


    “哇,哇。”


    那哭声强健有力,犹如天音,在她耳边清晰炸开。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随着这一声啼哭,她重新落回人间。


    耳边是赵庭芳的喜极而泣。


    “云冉,恭喜,是个小皇子,健康得很。”


    姜云冉愣了愣,片刻后,她慢慢勾起唇角,终于放松下来。


    “好。”


    落下这一句,她就昏睡过去。


    此刻,产房之外,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景华琰几乎趴在门板上,听着里面婴儿的啼哭声。


    他心中焦急,却没有出言打扰。


    仁慧太后手里的动作越来越快,那一串佛珠咔哒作响。


    等待的过程是那么漫长。


    漫长到景华琰都觉得有些窒息。


    就在这时,房门倏然打开。


    苏嬷嬷没有把孩子抱过来,她对众人行礼,笑容灿烂。


    “恭喜陛下,恭喜太后娘娘,皇贵妃娘娘喜获麟儿,小殿下六斤重,十分健康。”


    景华琰只问:“云冉呢?”


    苏嬷嬷说:“生产顺利,娘娘平安无恙。”


    “呼。”


    景华琰终于感受到了呼吸。


    他眨了一下眼睛,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落泪,只哽咽地道:“好,很好。”


    姜云冉不知自己昏睡了多久,等她醒来的时候,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阿冉。”


    熟悉的嗓音就在身边。


    姜云冉动了动手指,回握他的手。


    景华琰弯下腰,在她额头落下一个温柔的吻。


    一滴泪落下,打湿了姜云冉的脸颊。


    “云冉,恭喜你。”


    ————


    皇贵妃喜获麟儿的消息,迅速传遍朝野。


    这是元徽七年第一个喜事,便是坊间百姓们也议论纷纷,都说皇贵妃是国朝的贵人。


    她协助皇帝捉拿逆党,平反冤案,为冤案遗孤争取新生,桩桩件件都是大功劳。


    渐渐的,立后的呼声,竟先从坊间先传出。


    而此刻的长信宫中,众人还沉浸在麟儿新生的喜悦里。


    姜云冉生产还算顺利,却还是疲惫,一连睡了两日,才把耗费的精神都补了回来。


    此刻,她才终于把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这一小团肉抱在怀中。


    孩子很健康,刚生下来的时候胎发乌黑,虽然浑身上下红彤彤,跟个小猴子似的,却能看出眼睛很大,鼻梁很翘,以后肯定丑不了。


    姜云冉抱着他,看得不错眼。


    这孩子很好带,不怎么爱哭,饿了尿了都只是哼哼,只要有人伺候他,立即就不哼了。


    景华琰坐在边上,看他们母子。


    不知道为什么,脸上慢慢洋溢出傻兮兮的笑容。


    姜云冉:“……”


    姜云冉不由看向怀中熟睡的儿子,叹气道:“娃娃,怎么办,你爹傻了。”


    景华琰不由笑出声来。


    他怕姜云冉抱孩子累着,便伸手接过儿子,在怀里掂了掂。


    “还挺沉的,”景华琰说,“太医都检查过了,说他健康得很,手脚都很长,以后一定是个高个子。”


    “尤其生得俊俏,眼睛鼻子都像你,长大了不知道要多英俊潇洒。”


    姜云冉看着他高兴的眉眼,也跟着笑了起来。


    她身上收拾得很干净,暖阁之中也很温暖,姜云冉并未觉得有什么不适,她对景华琰伸手,重新把儿子抱在怀里,惊喜看到他吐了个泡泡。


    “真的像我啊?”


    虽然现在孩子身上还有些红,皮肤上皱皱的痕迹都未消失,但姜云冉却越看越喜欢。


    那种血脉相连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从十二岁起,她一个人漂泊于世,时至今日,大约已经过去十个年头。


    十年来孤苦无依,却从未放弃过报仇的决心,让她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跨过了所有的劫难。


    此刻,灵魂归位,一切都圆满了。


    她重新拥有了血脉至亲,身边有爱人相伴,此生再也不会觉得孤单。


    “像你,也像我。”


    景华琰陪伴在母子身边,心中的幸福感同样满溢。


    “他是我们两个的骨血。”


    姜云冉伸手,在孩子的鼻尖点了一下,就听到他小声哼了一声。


    还挺娇气的。


    “陛下,孩子起好名字了吗?”


    景华琰帮儿子顺了顺炸毛的胎发,说:“起好了。”


    “经与宗人府、钦天监与礼部议论,最终定名为景明昱。”


    姜云冉重复了这三个字:“哪个玉?”


    “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取光明之意。”


    姜云冉低下头,看着酣睡的儿子,温柔笑了起来。


    “小明昱,你有名字了。”


    小孩子生下来,一天一个样子。


    起初还是红彤彤,皱巴巴的模样,等到姜云冉出月子,二皇子已经是个粉雕玉琢的漂亮娃娃了。


    因为生得好看,宫里祖辈们,还未出宫的叔叔姑姑们,整日里都要来飞鸾宫看他,弄得这孩子一点都不怕生,即便飞鸾宫里人来人往,他也踏踏实实睡他的大觉。


    两岁半的大公主也天天往飞鸾宫跑,还跟姜云冉发愁:“母妃,弟弟这么小,什么时候能跟我玩?”


    姜云冉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等你比八仙桌高了,弟弟就能同你玩了。”


    小丫头仰头看了看庞然大物,唉声叹气:“哎呦呦。”


    景华琰正巧回宫,听见她叹气,便把她抱起来。


    “你看,这不就高了?”


    景明舒就又高兴起来,没心没肺:“好!明天就跟弟弟玩。”


    这傻兮兮的样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随着飞鸾宫的热闹而来的,是朝堂上的热闹。


    自从姜云冉诞育二皇子后,朝堂上立后的呼声就一日比一日强烈。


    等二皇子满月之后,终于有朝臣上书,请立皇贵妃为皇后。


    上书的折子并未被立即批复,凌烟阁不敢擅专,甚至没有拟批条,原封不动送到了知不足斋。


    十日后,又有朝臣上书,奏请陛下册封皇贵妃为皇后。


    依旧留中不发。


    又十日,这一次,姚文周在朝堂之上恳请,言辞恳切,态度坚定。


    “陛下,皇贵妃娘娘育皇嗣,理宫事,匡扶国祚,平乱有功,可堪大任。陛下登基日久,后位空缺七载,老臣今恳请陛下,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以主位中宫,母仪天下。”


    这一番言辞,全是溢美之词,把姜云冉的种种功绩简单阐述,是为让百姓知晓。


    朝堂之中,自有三请三辞的旧例。


    到今日,便是第三次陈请。


    景华琰面上笑容和煦,他居高临下坐在龙椅上,那双深邃的眉眼在满朝文武身上一一扫过。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朝臣皆躬身行礼:“臣等恳请陛下,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以主位中宫,母仪天下。”


    那声势山呼海啸,是姜云冉日积月累的民心。


    景华琰大笑一声,难得喜形于色。


    “好!”


    景华琰道:“传朕口谕,尊太后娘娘慈谕,今册封皇贵妃姜云冉为皇后,宗人府、钦天监、礼部等,即刻操办封后大典。”


    随着圣旨下达,宫中立即热闹起来。


    此刻姜云冉正坐在雅室里,同穆尚宫议论今年春日的宫女份例。


    喜讯传到飞鸾宫,姜云冉也只是愣了一下,随即便轻笑起来。


    早春的阳光落在她精致的眉眼上,璀璨明媚,让人过目难忘。


    姜云冉看着众人欢笑喜悦,看着青黛等流泪欢喜,也跟着湿润了眼眶。


    她回忆起明昱满月那一日,夜里喧嚣散尽,孩子也在暖阁安睡,景华琰握着她的手,把一枚铜钥匙放到她手心。


    “阿冉,这是姜氏的旧宅,也是岳母曾经的家,”景华琰说,“从今以后,它属于你一人。”


    姜云冉愣了一下,本来有些冰冷的铜钥匙,也被手心温暖,变得暖意融融。


    “我知晓,你已嫁给我,不可能再回娘家旧宅,可家在,心就在。”


    “无论长信宫,还是姜氏旧宅,都是你的家。”


    姜云冉只觉得心口温热。


    她不自觉红了眼眶,却被景华琰吻去泪珠。


    “刚出了月子,不好哭,仔细坏了眼睛,”景华琰握着她的手,两个人一起握住那把钥匙,“姜云冉。”


    他的眼眸真挚,犹如天上的星芒,璀璨夺目。


    “姜云冉,我恳请成为你的丈夫,从今以后,并肩携手,共度余生。”


    “可好?”


    姜云冉记得,自己当时又哭又笑。


    “好。”


    她坚定地回答。


    皇帝陛下一言九鼎,从不食言。


    不过一月,册封的诏书就送到了她的手中。


    姜云冉抬起头,同踏入飞鸾宫的景华琰四目相对。


    阳光之下,这一对天家夫妻相视一笑。


    元徽七年三月二十八,黄道吉日。


    五更天,姜云冉跟景华琰一起起身,开始洗漱更衣,准备今日的封后大典。


    皇后的翟服十分隆重,里外足有九层,精致华美,气势磅礴。


    帝后二人各自在寝殿中忙碌,等到卯时正,两人皆穿戴整齐,庄严肃穆踏出飞鸾宫。


    先至奉先殿祭祖,后至太极殿祭天,行最终册封大礼。


    姜云冉来到太极门前时,太极殿上下及广场上,满朝文武已经就位。


    旌旗烈烈,华盛飘摇,赤红的彩绸在晴空下飞舞,满目皆是喜庆。


    今日是个大晴天,晴空万里,碧空如洗。


    姜云冉身后跟着长长的队伍,她孤身一人在前,却并无恐惧神色。


    头顶九龙九凤冠沉甸甸的,但她脊背却笔直,无论多重的重担,都不会压垮她的脊梁。


    阳光洒下,吉时已到。


    丹陛大乐恢弘而起,姜云冉随着乐声,一步步踏入太极殿中。


    她一路前行,这一条通往终点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过往岁月犹如画卷,眼前浮现出无数人影。


    母亲、父亲、赵庭芳、茉莉和石头,还有逸香阁的朋友们。


    后来,就是宫里熟悉的人们。


    这些人无论生死,皆陪伴在她左右,随着她一路披荆斩棘,获得胜利。


    此时,姜云冉已经来到太极殿御阶之下。


    她仰头而望,上方,有爱人等待她到来。


    一步,又一步,姜云冉独自一人,攀登上这九重宫阙最高处。


    身着冕服的景华琰素手而立,他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追随着自己的皇后。


    四目相对,景华琰对她伸出手。


    两人并肩而立,一起俯瞰这苍茫大地,芸芸众生。


    身后,诏书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贵妃姜氏,毓秀名门,雍和粹纯,淑德含章,于危立著,勤勉忠孝,奉太后慈谕,册封为皇后,统领六宫,与朕共奉先祖,统御海内,正位中宫,母仪天下。今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随着册封仪式结束,姜云冉同景华琰并肩而立,一起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叩见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声音山呼海啸,一涌而来。


    景华琰握紧姜云冉的手,只觉此生圆满。


    他同她说:“阿冉,谢你坚韧不拔,坚强勇敢,谢你愿与我携手,共度良辰。”


    姜云冉没有说话,只回握他的手心。


    她站在高高的月台之上,俯瞰众生。


    她一路行来,即便前方满是荆棘,却从来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风儿从耳边刮过,姜云冉恍惚之间,仿佛听到年幼时母亲的温柔言语。


    “阿冉,你的名字出自《柬施广文》,树近书帷云冉冉,溪喧人语水潺潺。”


    “娘希望你温文尔雅,善良笃定,积极向上。”


    姜云冉脸上,慢慢展露出一抹平和的笑容。


    “我做到了。”


    此时此刻,她华服加身,爱人相伴,良辰美景,幸福美满。


    这一路风雨,从未拦住她前行脚步,而回首过往,她依然还是那个她。


    从始至终,她始终如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姜云冉仰起头,看着苍穹上的烈阳。


    她勾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展翅凤凰,浴火重生。


    终能扶摇直上,翱翔苍穹。【你现在阅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