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悔婚(中)
作品:《蓦回鸾》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就算是孙微也未曾想到。 “胡诌什么?婚姻大事岂是你说的算?”方氏变色,压低声音斥道,“还不赶紧向太后赔罪!” 太后却抬手,让方氏止住。 她向王璇玑问道:“我记得你从小就心仪阿隽,一心盼着嫁给阿隽,怎么临到头来,又不愿意了?” 王璇玑只低着头,道:“请太后恕罪,妾实在是不能……” 她一副伤心至极的样子,欲言又止,阵阵抽泣起来。 太后的神色很是不悦,道:“究竟出了何事?” 长公主蹙着眉,看向一旁的王瑶,问道:“好端端的,璇玑竟突然说不嫁了?太子妃可知晓缘故?” 王瑶一咬牙,也一并跪下。 “太后不知,前几日璇玑到东宫探望妾,正巧遇见世子进宫面见太子。太子本是高兴,可见了世子之后,二人却大吵一架,闹了个不欢而散。妾后来才知晓,世子又当着太子的面推了这门婚事。太后明鉴,璇玑出身王氏,无论样貌家世样样出众,并非配不上世子,可世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拒婚,我们王氏的闺秀,何时受过这样的羞辱?” 太后的脸沉了下来。 她问长公主和方氏:“你们二人知晓这事?” 长公主和方氏面色悻悻,皆道不知。 王瑶继续道:“妹妹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还一心偏袒世子,求妾不要告诉太后,只将苦水自己咽。妾却以为,这婚事虽是太后和父母做主,可既然世子不愿意,岂非成了我等强人所难?到头来生出怨怼,岂非要辱没了太后和王氏的声名?还请太后明断!” 她说着,拿起帕子拭泪,而王璇玑已经哭成了泪人。 “太子妃说的什么话?”长公主赶紧道,“什么强人所难?这几个字岂能用在王氏身上?” 王瑶哽咽道:“妾失言,请长公主恕罪。” 长公主看太后的脸色不好,忙为她拍背顺气,道:“母亲息怒,我想,这其中必有缘故……” 太后将她的手推开,问:“若我没记错,这事第二回了?”长公主也颇为无奈,只得应是:“上回是当着方将军的面说的。” 太后沉吟,而后,看向一旁的孙微。 “王妃可知晓此事?” 孙微既然打算撒手不管,便没有承认的道理。 她上前跪下,答道:“太后明鉴。妾这些日子,只在王府之中打理内务,外面的事,一概不知。世子是专断之人,与太子说了什么,亦向来不与妾提起半句。” 太后冷哼一声:“都过了那么些时日,我以为你已经说服阿隽了,如今看来,全无用处。” 孙微露出无奈之色,道:“妾牢记太后嘱咐,时时劝诫。可世子的脾性,太后也知晓,主意极大。起初,妾说起这些的时候,世子还回嘴,后来就一句也不回了。妾以为他已经被说服了,岂知……是妾辜负了太后,还请太后降罪。” 长公主见状,也不由地帮腔:“王妃所言,亦是确实。阿隽那性情,我等还见识得少么,谁做得了他的主?说不定王妃说得越多,他反倒逆反起来,偏就这么做了?莫说对她,阿隽对我等不也是如此么?” 太后看了她一眼,愈加不快。 她令长公主多跟鲁氏走动,是为了少生事端。她倒好,真拿鲁氏当成亲人了。 太后语气严厉:“这般大事,竟无人向我禀报。璇玑,你袒护阿隽不对,太子妃帮着袒护更是不对。至于王妃……” 她说着瞥了孙微一眼,只见她惶恐地跪着,一副罪该万死的模样。 心中虽然有气,可这鲁氏每每一副卑微的模样,让她好似一拳头打在褥子上。她甚至无法责怪这鲁氏无能愚蠢,因为她也知晓自己的亲孙是茅坑里的石头,鲁氏那点能耐,卖卖乖也就罢了,却是硬来不得。 她继续道:“王妃也有失察之罪。还有太子。此事,无人脱得了干系。” 被点名的人,无不磕头请罪。 半晌,太后恹恹地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将太子召来。” 众人闻言,纷纷告退。 只有王瑶留在殿内,没有离开。 太后看了她一眼,问:“太子妃有话要说?”王瑶犹豫片刻,问:“有件事,妾不知当说不当说。” —— 长公主和方氏领着王璇玑出宫,往尚书府去。 路上,方氏和王璇玑同乘,不由得埋怨道:“你今日着实失礼,险些将我吓死。出了这么大的事,竟一声不吭,还闹到太后面前,教我和长公主好生尴尬。幸好太后不曾怪罪。” 王璇玑的泪已经拭干,如今平静下来,脸上无一丝喜怒。 “我这么做,岂非遂了母亲的愿?”她淡淡地说。 方氏难以置信地看她:“你这话从何说起?” “母亲前夜和父亲说的话,我都听见。”王璇玑道,“母亲说世子丢了北府兵权,又是个不听话的,执意与王氏为敌,让父亲设法阻挠这婚事,替我另择夫婿,不是么?” 方氏恼怒:“大人说话,你怎能偷听?回去让你父亲治你!” 王璇玑脸上既无羞愧,也无惧色。 “母亲恼什么?父亲办不到的事情,女儿替你办了,不好么?” 方氏没好气地看她:“我不过是提这么一嘴,你父亲说办不成,我也就算了。倒是你,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嫁给世子么?不是你从幼时的心愿么?怎的临到头来,自己怯了?” 她说罢,长长叹息:“你自己想嫁的,与家里看中的,恰是同一人。你道这天下真有几个女子有你这般幸运?你倒好,唉……” “我有什么办法?”王璇玑幽幽道,“他不喜欢我,莫非我要求着他娶我么?” 方氏看她的眼睛还红肿着,心头一软,将她搂在怀里。 “你若是能想通才好。”方氏道,“你跟母亲说实话,你想通了么?” “我会想通的,母亲。”王璇玑道。 “那就好,那就好,”方氏道,“这世上好儿郎多得是,母亲再替你物色就是。” 王璇玑拭了拭脸上眼睛里的泪水,望着摇晃的车帏,目光冰冷。 “母亲放心。”她轻声道,“我再不会哭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m.ce5d8cdd.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