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科技创新

作品:《金身不破

    徐允恭从宫里出来,先回了一趟家里,将事情和徐达汇报了一下。


    听完后徐达表情很是唏嘘,良久才叹道:


    “我们的时代,终于要落幕了。”


    徐允恭连忙安慰道:“您误会了,朝廷一直不让我家分封,不就是还需要您坐镇吗。”


    徐达摇摇头,说道:“这次行动之后,就不需要了。”


    接着他又说道:“以前有什么行动,陛下会先与圣皇、太上皇商议。”


    “取得他们同意之后,再与我们这些老家伙通通气。”


    “这次他没有与圣皇商议,在内阁当场就做出了决定,然后才与去告诉的圣皇。”


    “在之后也并未如往常一般知会我们,而是直接召见重臣下达了命令。”


    “蓝玉可还担任着军法大将军的,连他都没有得到通知。”


    “陛下这心思都不用猜了,直接就摆在明面上了。”


    “而且你没发现吗,最近两年圣皇都很少抛头露面了。”


    徐允恭心中一惊,这话可犯忌讳了啊,连忙说道:


    “陛下纯孝,怎么与圣皇心生间隙,爹您可得慎言啊。”


    徐达失笑道:“我心里不比你清楚?”


    然后他正色道:“陛下是陈景恪亲手教出来的,他的所思所想与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不同的。”


    “大明发展到今天这般情况,已非我们所能理解。”


    “如果我们继续用以前的旧思维干涉他,对国家是祸非福。”


    “这就是圣皇安养慈宁宫的原因。”


    “现在我们这些人的用处,就如那庙里的佛像一般。”


    “也只是看起来吓人,实则就是一尊泥塑金身罢了。”


    徐允恭松了口气,您这话可真吓人啊,还好后面给找补回来了。


    见儿子心有余悸的模样,徐达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你们新一代成长起来,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别宽慰我了,忙你的去吧。”


    “明日圣皇、娘娘、太上皇、陛下都要去,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徐允恭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见自家父亲不像是有事的样子,就起身告退。


    之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回军营,下达一系列命令,对沿途以及研究所进行全面安检。


    明天大明的核心层全都要到场,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目送儿子离开,徐达脸上的笑容消失再次消失,并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声。


    一切还要从征日之战说起。


    有些老臣倚老卖老,皇帝不得不将圣皇给请了出来。


    事后就有消息传出,打下日本要进行二次大分封,而且会将大部分勋贵老臣都封走。


    当时徐达就知道,这是圣皇在为新皇扫平最后一点障碍。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时代要结束了。


    即便早有思想准备,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觉空落落的。


    “真的老了啊。”


    这时不远处有人笑道:“你以为呢,你孙子都快当爹了,你能不老吗。”


    正是徐达的侍妾孙氏。


    徐达也没和她解释缘由,只是问道:“一大早就出门,这会儿才回来,你们又跑哪看热闹去了?”


    孙氏在他一旁坐下,兴致勃勃的道:“去书院那边了,他们又造了一辆蒸汽马车,今天试车呢。”


    “去的人可多了,我和景恪他娘差点没挤进去。”


    徐达饶有兴趣的道:“蒸汽马车?和火车有什么不一样吗?”


    孙氏嘴上不停:“那区别可大了,火车要在铁轨上才能走,蒸汽马车不用铁轨就能走。”


    “它有六个大轮子,前面两个可以转向……”


    “就是速度有太慢,也没有火车驮的东西多,但是胜在灵活。”


    说到这里她眼睛一亮,道:“对了,最后他们还用蒸汽马车拉耕犁,比十头牛的力气都大。”


    “一个小时,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耕了十亩地。”


    “要是咱们家能买上几辆,就不用发愁地种不过来了。”


    徐达也不禁有些惊讶,半个时辰耕十亩地?这速度可太快了。


    要知道现在一头壮年耕牛,一天也就耕两三亩地。


    倒不是不能耕更多,但那样做就是压榨牛力,容易把牛累病累死。


    如果这蒸汽马车能普及,那可太不得了了啊。


    而且这蒸汽马车要是真的能不依靠铁轨,能在大部分路面上行驶,那战略意义就太大了。


    不行,必须得好好问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实用性。


    -----------------


    第二天天还未亮,陈景恪就从床上爬起来。


    今天可是有重要活动,他不能缺席。


    福清也跟着穿好衣服,这么热闹的事情,她岂能不去看看。


    只是这天儿实在太冷了,刚打开门他俩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本来陈景恪还有些困意,被冷风一吹顿时就清醒了。


    招呼仆从套好马车,夫妻俩摸黑来到了承天广场。


    此时广场上已经停了几十辆马车,一大群人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这种场合,福清自然不会下车,陈景恪自己下来与大家打招呼。


    事实上根本就不用他开口,已经有一大群人主动和他打招呼。


    他只需要还礼应酬几句就可以了。


    等和周围人都打了一圈招呼,他都累的有些口干舌燥了。


    瞅准徐达、傅友德、蓝玉等人的位置,就溜达了过来。


    徐达打趣道:“很少见到你起这么早啊。”


    陈景恪将手揣进袖子里,说道:“嗨,这不是没辙吗,圣皇有命谁敢不从啊。”


    蓝玉笑道:“这话传到上位耳朵里,你少不了一通训斥。”


    陈景恪满不在乎的道:“习惯了,爱咋咋滴吧。”


    “刚才远远就看到你们手足舞蹈的,在聊什么呢。”


    徐达说道:“昨日书院又有了新发明,这事儿你应该知道吧?”


    陈景恪想了一下,说道:“蒸汽车?”


    “我一猜就知道是你的点子。”徐达颔首道:


    “你婶子和你娘昨天跑去看了一天,回家就拉着我说了半天。”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这您可抬举我了,蒸汽车和我的关系还真不大。”


    “是书院的学生自己想的点子,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些支持和建议。”


    “说起来这事儿增寿也有参与,只是后来他去了武器研究所,这边的事情就搁下了。”


    徐达一脸喜色,没想到自家儿子竟然也有参与,嘴上却说道:


    “不过是跟着你瞎混罢了。”


    其他人哪能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纷纷祝贺,把他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他们这么热闹,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得知谈论的是蒸汽马车,不少人也都参与了进来。


    有些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经过旁人的提醒得知了蒸汽马车的事情,也是两眼冒光。


    只要不傻,都知道这玩意儿的意义有多大。


    这时傅友德插话说道:“陈侯,那个蒸汽车真的有那么方便好用吗?”


    众人都一起向陈景恪看来,眼睛里充满了期盼。


    刚才他们可是讨论了许多关于蒸汽车的应用。


    可以耕地、可以搞运输、可以更便捷的运输士兵。


    给这玩意儿装上铁皮铁矛,那就是钢铁战车。


    可以说,这东西对世界的改变,会比火车还要大。


    他们都是准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修铁轨一时半会儿是有点困难的。


    相比起来蒸汽车就很实用了,性价比也高。


    但一切的前提是,蒸汽车真的实用。


    在这方面,陈景恪就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他说是那就是。


    只要陈景恪肯定这玩意儿有搞头,他们马上就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


    陈景恪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对此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把权贵和富豪的精力往高科技方面引导,省的他们天天琢磨着怎么和老百姓争抢土地。


    这一直都是他的目的之一。


    只是以前缺乏拳头产品,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现在终于有了一种能让所有人产生兴趣的产品,自然要利用好。


    不过自己不能表现的太急切,否则他们还以为自己求他们呢。


    得让他们求着我才行。


    于是,他就推脱道:“这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回头我详细了解一下,在说于诸位听。”


    冯胜跳出来说道:“陈侯,我老冯这辈子没求过人,这次你可得给我说句实话,这东西到底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而陈景恪掌握着生子秘法。


    这辈子冯胜最尊敬的就是陈景恪,至于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是他从始至终,都未开过这个口。


    就是因为那个逆天改命会遭天谴的说法,他实在张不开嘴。


    后来马娘娘做主,将他兄长冯国用的一个孙子过继给他当孙子,继承他的宗祧。


    即便如此,他依然对陈景恪恭恭敬敬。


    要知道,冯胜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在朱雄英面前都敢摆老资格。


    因为这一层关系,陈景恪对冯胜也额外多了一份尊重。


    见他站了出来,也不好驳了这个面子。


    于是故作为难了一番,才顺水推舟的点头:


    “蒸汽车的未来是无限的,只是现在还是初创……”


    众人大喜,纷纷表示:


    “实用就好,实用就好……”


    “我家孙


    子也想去书院读书,你看……”


    “书院还缺经费吗,我捐助一千贯……”


    陈景恪拒绝了所有的捐助,至于想让子孙去读书,那还不简单吗。


    我们都是自己人,随时可以拍子弟入学。


    但要说好了,去了书院就要遵守书院的规矩。


    大家纷纷表示:“你就当时自己的儿子,不听话了狠狠的打。”


    “就是,不打不成器,不听话你就使劲儿收拾。”


    “打完了告诉我们,回家我们继续打。”


    陈景恪心下莞尔,表示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定会把你们的子弟教好的云云。


    就在众人聊的热闹的时候,忽然有内侍高呼,圣皇、娘娘、太上皇、皇上、皇后驾到。


    众人连忙站好队迎接。


    不一会儿,承天门打开,四辆御辇缓缓使出。


    见过礼之后,老朱一挥手,出发。


    徐达、傅友德等人,上了老朱的御辇。


    詹徽等人则上了朱标的御辇。


    陈景恪自然上了朱雄英的御辇。


    第四辆御辇就是马娘娘和徐妙锦的,福清也偷偷的溜了上来。


    一上来就见到三个还在呼呼大睡的孩子,正是团团圆圆和朱文基。


    几天没见自家孩子,她可是想念的很,又是亲又是拍的。


    看的马娘娘好笑不已:“真想孩子了就接回家带几天。”


    福清却连忙摇头道:“算了算了,不见的时候想的厉害,真给我带没一会儿就气的火冒三丈。”


    “还是让他们跟着您吧。”


    马娘娘无语的摇摇头,说道:“你这样,孩子将来都和你生分了。”


    “况且,你不想孩子,他们爷爷祖母也想孙子孙女啊。”


    “以后每隔三天你就将他们接回家住两天,你不想带就给他们祖父母带。”


    福清惭愧的道:“还是您考虑的周到,以后我会按时接他们回家的。”


    这时徐妙锦含笑道:“把文基也一起接出去吧,仨孩子亲的很,不在一块觉都睡不好。”


    “这……”福清迟疑不已。


    这可是太子,万一有个闪失,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马娘娘也开口说道:“妙锦这个主意好,孩子既不用分开,文基也能见见外面的世界。”


    “安全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会让雄英安排锦衣卫保护他们的。”


    她一开口,福清自然不能拒绝了,就改口笑道:


    “那感情好,太子以后也算我家的半个孩子了。”


    徐妙锦马上接话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他本来就是你家半个孩子。”


    马娘娘则笑道:“小孩子家家的叫什么太子,直接喊他名字就好。”


    “景恪都是喊他文基的,有时候生气了连名带姓的喊。”


    徐妙锦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忍不住笑道:


    “上次他和团团两个人淘气玩水,把老师气的屁股都给他们打肿了。”


    打开了话匣子,三人就开始闲聊起来。


    话题多围绕家长里短,偶尔才会谈论几句政务。


    另外三辆御辇上则不同,谈论的都是军国大事。


    区别是,老朱和大家谈的是封国的事情,向大家传授一些为君的心得。


    朱标则是谈的政务,让大家多配合皇帝的工作云云。


    朱雄英这一车,谈论的都是当下和未来。


    -----------------


    武器研究所在城外的山里,众人乘车一直到上午十点多才到。


    远远的就听到轰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