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刘临君接管集团事务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2070年的晨光,洒在星联大厦的玻璃幕墙上,整座城市犹如科技之光的缩影。 大厦内部,一场重要的董事会正在进行,主议题是关于星联两大核心计划的阶段性总结与未来规划。 投影屏幕上,星联首席数据官展示了一组关键数据:技术积分计划的成功案例覆盖全球。 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数据贡献点的分布图,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都亮起了耀眼的光点。 “过去十年,技术积分计划,让更多资源流向了全球未充分发展的地区。仅非洲的参与国家数量,就从20个增长到45个,gdp平均增速达到了11%。”数据官的声音铿锵有力。 屏幕切换到一个案例视频:一个偏远的非洲村庄通过技术积分,建成了全自动农业生态园,解决了粮食供应和当地就业问题。 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用全息投影学习编程,短短两年便通过在线竞赛获得国际奖项。 视频结束,会议室内响起了掌声,但也伴随着几声低语。刘临君听在耳中,嘴角轻轻扬起,却未多言。 紧接着,另一份报告被展示在屏幕上,这是关于生命延续计划的最新成果。 报告显示,全球平均寿命已突破160岁,这一数字在过去,仅仅是科幻中的梦想。 “基因编辑与神经网络增强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在医疗体系中,针对心血管、癌症、神经退化等疾病的治疗成功率超过85%。”发言人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 屏幕切换到一名106岁的老太太,她在接受神经网络增强治疗后,恢复了记忆和语言能力,如今正与曾孙一起读书。 视频结束,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然而,一名资深高管提出了质疑:“生命延续计划的技术授权,已经惠及全球数十亿人,但星联投入的研发成本巨大,我们的收益率,是否能持续支撑这样的普惠模式?” 这句话刚一出口,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明显紧张了几分。 部分高管点头表示赞同,另一部分则保持沉默。 刘临君微微一笑,向李凡投去一个征询的眼神,得到默许后,他缓缓站起身。 “各位,”刘临君的声音低沉却清晰,他环视全场,直言道,“技术的价值在于共享,而不是垄断。星联要做的是制定全球规则,而不是成为利益的独享者。”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技术积分计划和生命延续计划,真正改变了世界的不平等。 我们不仅赚取了经济利益,更赢得了全球的信任。星联今天的地位,靠的不是赚了多少利润,而是建立了怎样的格局。” 有人忍不住反驳:“但我们是不是过于倾斜发展中国家了?这可能会削弱星联的长期盈利能力。” “倾斜?”刘临君冷笑一声。 “如果我们只盯着短期利益,失去的将是全球话语权。成为规则制定者的代价,远比盈利重要。星联的未来,不需要小富即安,而需要大格局。” 他的话掷地有声,全场一片安静,随后渐渐响起几声点头的低语。 李凡坐在主位,静静地注视着刘临君,眼神中透出一丝欣慰。 会议结束后,几名年轻高管围住刘临君,对他的发言表示支持:“临君,你这番话真是说到我们心里了。星联今天的规模,绝对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 “确实,”另一人接话,“你和李总的风格很是不同,但这一点,可能正是星联需要的。” 刘临君听后只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风格不同,目标一致就行。 技术要领先,格局更要跟上。星联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不安于现状。接下来,我们也不能放慢脚步。” 当他转身离开时,李凡站在窗边,看着远去的背影,轻声说道:“星联的未来,的确需要这样的锋芒。” 他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但眼神中,却隐藏着对未来的隐忧与期待。 2070年6月22日,星联集团80周年庆典,在总部的全息会场盛大开启。 整个场地,以沉浸式科技设计,将星联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用动态光影投射在穹顶上: 从最初的一间小房间,到如今的全球科技帝国,影像如同时光长河般流转,引发现场一阵阵惊叹。 会场的中心,是一块巨大的透明舞台,四周被全息屏幕环绕。 嘉宾们坐在弧形座椅上,屏幕上滚动着直播画面和全球观众的弹幕: “星联80周年,致敬传奇!” “这一切从一间小屋开始,太不可思议了!” 李凡站在后台,整理着衣服。 他的目光掠过投影的画
面,停留在那个影像中年轻的自己身上,神情复杂,嘴角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灯光渐暗,会场中央聚光灯亮起,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到台上。 李凡缓缓走上舞台,全场掌声雷动。 他略微抬手示意,全息投影中,显示出星联历史的关键节点:第一台通信设备的诞生,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建立,生命延续计划的发布...... 每一帧画面,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共鸣。 他站定,目光扫过台下的嘉宾和屏幕前的观众,语气沉稳却饱含情感: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一起见证了星联走过的80年。 从1990年,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到今天,一个连接全球,甚至超越了我们脚下这颗星球的科技网络。 星联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用科技改变人类的未来。” 全息屏幕切换到1990年的一张老照片,李凡年轻时和第一批团队成员,在办公室内的合影,画面中的桌椅简陋,电脑屏幕散发着微弱的光。 “那时候,我们没有资源,没有资金,甚至没有清晰的蓝图。 但我们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对技术的信仰。是这份信仰,支撑我们渡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 李凡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感慨,他指向全息屏幕:“今天的星联,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有几台电脑的初创团队。 我们有了全球最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有了‘生命延续计划’这样改变人类命运的突破,有了为全世界服务的‘技术积分体系’。” 他顿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讲稿,随后轻笑着合上:“但有一件事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的初心。 星联的每一项技术,都不是仅仅为了成为一个更大的公司,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科技的终点,不是权力,而是平等。”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屏幕前的弹幕瞬间被刷爆: “李总永远是我们的传奇!” “星联的未来,有你一半的功劳!” “为李总的初心致敬!” 李凡沉静了一下,语调变得更加温和:“星联的成就,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每一位为星联奋斗过的人。 这里,有我们曾经的伙伴,也有今天的你们。 我想说,感谢你们,感谢每一位支持星联、信任星联的人。” 他的声音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接下来,星联即将迎来一位新的掌舵人。 他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但我相信,他会带领星联走得更远。” 灯光逐渐变暗,全场安静无声,所有人都知道,下一刻将是星联的新篇章揭开序幕的时刻。 李凡退后一步,将目光转向舞台一侧,他的表情带着一丝释然,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幕布后,刘临君的身影,在灯光下若隐若现,眼神坚定,脚步沉稳。 在这一刻,过去与未来交织,而星联的故事,依然在书写新的传奇。 李凡的致辞结束后,全场灯光缓缓熄灭。 全息投影屏幕显示着“星联:1990-2070”的字样,背景音乐低缓悠扬,渲染出一股肃穆与期待交织的气氛。 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接下来的重要时刻。 忽然,舞台中央一道聚光灯亮起,刘临君的身影,在光影中逐渐显现。 他身着剪裁得体的改良中式服装,神情沉稳而专注,目光坚毅。 与李凡相比,他少了一分亲和的温柔,却多了一份锐利的果敢。 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屏幕前的弹幕也瞬间刷屏: “临君来了!” “未来的星联交给他!” “希望他能比李总更牛!” 刘临君微微颔首,举手示意,掌声逐渐平息。 他站定后,环视了一圈,语气冷静却饱含力量:“各位,从今天开始,星联的下一段征程,将由我们共同书写。” 屏幕切换为刘临君亲自参与设计的战略蓝图,全息投影以三维动态形式呈现。 他没有冗长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技术积分计划,我们将扩展更多维度的全球普惠机制。”他的手指划过屏幕,显示出全球资源分配的动态数据模型。 “过去十年,我们通过‘技术积分计划’,缩小了全球技术鸿沟。 接下来,我们将引入更多维度,比如教育资源、绿色能源和医疗服务,确保技术赋能惠及更多领域。” 全场寂静,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几位合作伙伴频频点头。 “第二,跨星球通信与星际移民。”屏幕上出
现了一组模拟画面,展示火星基地与地球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地球的资源优化,更是为未来的星际生存铺设基础。 星联将继续推进‘星链+’和量子通信等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构建跨星球通信系统,打造真正的星际家园。” 观众席中传来一阵低声惊叹,弹幕纷纷刷出: “太敢想了吧!” “星际家园,星联真的是野心不小!” 刘临君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声音陡然提高: “第三,生命科学领域,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延长寿命,而是要突破健康延续的极限。 星联会继续推动基因治疗和神经增强技术,让所有人都能尊严地活得更久、更好。” 他的语气铿锵,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人心上。 现场的掌声再次响起,屏幕上的弹幕也变得更加密集。 刘临君的演讲结束后,全场沸腾。 掌声如雷鸣般持续了近一分钟,许多人甚至站起来鼓掌。 一些合作伙伴低声议论: “年轻,但有魄力。” “他的计划大胆,但不失可行性。” 李凡站在舞台的一侧,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刘临君身上那种凌厉的自信,仿佛点燃了全场的激情。 李凡的目光中多了一分欣慰,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星联,终于要走得更远了。”他轻声自语,语气里既有解脱,也有一丝说不清的感慨。 随着灯光逐渐亮起,全场的氛围,也从激动转向了一种庄重的期待。 刘临君缓步走下台,与曲云山、周汉祥、方东河等几位高管简单寒暄后,又径直走向李凡。 他微微鞠了一躬,语气诚恳:“李总,谢谢您。这一切,我会接下,并守护好星联的未来。” 李凡笑了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未来的路是你的。走得稳,也要走得远。” 两人目光交汇,仿佛完成了一场无声的交接。 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全息屏幕上的星联标志,在夜空中熠熠生辉。 这一刻,属于一个新的开始。 现场的摄影师,也拍下了这经典的一刻:画面定格在李凡与刘临君的身影中,一老一少,过去与未来,在光影交错中交替,宣告星联的新时代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