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每代人都在接力奔跑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星联总部大会议室内,高管们正围坐在长桌旁,投影屏幕上滚动着公司最新的技术研发数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所有人都在等待今天会议的核心议题。  李凡坐在主位,双手交叠,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位,”李凡开口,声音低沉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今天的会议,将决定星联未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屏幕切换,显现出一行字:第一技术副总裁任命及接班计划。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几名老牌高管互相交换了一下目光,显然对这一安排有些意外。  李凡扫了一眼会场,抬手轻轻压下,声音冷静而笃定:“我宣布,从今天开始,刘临君将正式担任星联集团第一技术副总裁。”  刘临君从座位上缓缓站起,微微鞠躬,神情谦逊而坚定。  会议室内先是片刻的沉默,随即响起了掌声,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犹疑和勉强。  “临君将负责集团的技术研发,和全球创新战略的整体规划。”李凡继续说道,语气一如既往地沉稳。  “同时,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能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星联未来的掌舵人,必须具备远见与执行力,而我相信,他有这个潜力。”  屏幕再次切换,显现出一份时间表:如果表现优秀,刘临君将在2070年,也就是星联80周年时,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兼董事长,全面接管集团事务。  宣布完毕后,会场里议论声渐起。  曲云山皱着眉头率先发言:“李总,临君的技术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的管理经验相对有限。十年的培养期,您认为够吗?”  周汉祥附和道:“星联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企业,全球化布局、技术安全、市场竞争等等,哪个都容不得闪失。  年轻一代确实有潜力,但缺乏大局经验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话音刚落,一名年轻高管笑了笑,接过话茬:“李总的决定,正是星联的格局所在。  如果我们一直让‘稳’字主导一切,那星联还能走到今天吗?临君的提拔,恰恰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刘临君坐在一旁,始终保持冷静,但眉宇间可以看出一丝隐约的紧张。  他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目光直视曲云山:“我知道,大家对我的能力还有疑问。  但我可以向各位承诺,从今天开始,我会用行动告诉你们,我不仅能做好技术,还能为星联的未来承担起责任。”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平静却充满力量。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缓和,几名老牌高管面露思索,而年轻一代则明显带着更多的认可。  李凡静静听完众人的发言,随后站起身。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坚定而有力:“各位,星联今天的地位,靠的是无数次的突破与冒险。稳重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止步不前,那不过是在等死。”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刘临君,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我选择临君,不仅仅因为他的能力,更因为他的视野和魄力。  星联需要的不仅是领导者,还需要一个敢于挑战未知的人。”  全场安静了几秒钟,随后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声音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  会议结束后,刘临君主动找到李凡。  他站在门口,目光中带着一丝感激和坚定:“李总,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更不会辜负星联的每一位员工。”  李凡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份信任不是永远的,而是需要你不断用行动去证明。未来的路很长,希望你能坚持走下去。”  窗外的阳光洒进会议室,映照在刘临君的脸上。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已经做好了承担未来的所有准备。  夜幕降临,星联总部顶层宴会厅灯光璀璨。  柔和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长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品和酒水。  星联高层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举杯交谈,气氛比平时的会议轻松许多,但眼神中隐约还能看出对未来的不少期待和思索。  宴会进入正轨后,李凡端着一杯茶水,走到大厅中央的台阶上,清了清嗓子,全场逐渐安静下来。  刘临君站在一旁,略显紧张地看着这位老领导,握着酒杯的手指,稍稍用了点力。  李凡环视一圈,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开口:“今晚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借这个机会,聊聊星联的故事,聊聊我们这些年的坚持和未来的选择。”  他的声音不高,但语调中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让所有人不


    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从1990年开始,星联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存在。”李凡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未来的清晰蓝图,才走到了今天,而是因为敢于在未知中摸索。”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刘临君身上,接着说道:“但星联的故事,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这是属于每一代人接力奔跑的未来。  接班人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对理念的传承。  今天的临君,就是我们下一棒的接力者。”  掌声响起,刘临君略显局促地微笑,轻轻点头。  致辞结束后,宴会气氛更加热烈。  年轻高管们举杯向刘临君表示祝贺,几位年长的高管则围在李凡身边,开始探讨刚刚宣布的接班计划。  “李总,临君确实是个好苗子,但这接班的担子,不是光靠技术能力就能扛起来的。”  曲云山放下酒杯,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李总,您这是准备丢下咱们这些老家伙,自己去享清福了?”  李凡笑了笑,举杯示意:“我哪敢享清福?接班只是交权,星联的未来,是全体高管和员工的责任。  临君有能力,也有潜力。我希望你们能给他机会,更希望你们能帮他扛住。”  另一边,一位年轻高管,端着酒杯走到刘临君面前,半开玩笑地说道:“临君,恭喜啊。不过,说真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接班失败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几个高管都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刘临君身上。  刘临君微微一笑,没有丝毫慌乱。  他举起酒杯,先是轻轻碰了碰对方的杯沿,然后平静地说道:“如果失败了,那一定是我还不够努力。  但星联的故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只要理念不变,失败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我们终究会找到更好的办法。”  他的回答既坦诚,又带着一种从容的自信,让对方一时哑口无言,最后举起杯子笑了笑:“好!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宴会的尾声,李凡站在落地窗旁,手中握着酒杯,目光投向远处繁华的城市夜景。  旁边的曲云山走过来,低声说道:“李总,看得出来,大家对临君还是有些期待,但也有不少质疑。这十年,会很不容易。”  李凡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质疑是一种动力。他能不能扛住,就看他怎么回应这些质疑了。”  曲云山点了点头,又问:“您自己呢?从一线退下来,不会觉得不习惯?”  李凡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轻松:“星联从来不是我的独角戏,退一步,才能看得更清楚。我会成为他的支撑,但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走出来。”  窗外,星联的标志性灯光照亮了整个城市。  宴会厅内逐渐安静,但每个人心中,都在为星联的下一个阶段,勾画出各自的蓝图。  而这其中,刘临君的身影显得尤为清晰。  宴会的最后,他独自站在角落,眼神坚定地望向远处,仿佛在给自己立下一个承诺:“接力棒我接了,未来,我会跑得更快、更稳。”  宴会结束后,星联总部的顶楼休息区灯光柔和。  李凡的家人们已经聚在一起,坐在靠窗的沙发上,俯瞰着城市的璀璨灯火。  这里比宴会厅安静得多,但也透着一股难得的温暖。  李军端起茶杯,靠在沙发上,整个人透着几分疲惫,但精神却意外不错。  他环视一圈,先开了口:“哎呀,老李我真是活够本了。能看到咱家小凡,把星联折腾到这份上,我这辈子也值了!”  母亲何蓉接过话茬,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你啊,就会沾小凡的光。咱们这些老家伙,现在也就指着技术再活个几年。不过,小凡,你可得争口气,让你妈活到150岁!”  李凡闻言,忍不住笑了笑,抬起头说道:“爸,妈,150岁?那只是起步价。等星联下一代的技术出来,长寿这事儿会越来越轻松。您二老不光要活得长,还得活得舒坦。”  李军放下茶杯,故意皱了皱眉:“吹得跟真的一样!小凡,你自己年纪都不小了,别光想着技术,还得考虑下身体啊。刘临君他们年轻,我看你是真要歇歇了。”  何蓉点头附和:“是啊,小凡,咱们都明白你是放不下心。不过交棒了,就该信得过年轻人。你再这么操心下去,到头来累垮了,技术也救不了你。”  一旁的丁玉端坐着,手里拿着一杯温水。  听着长辈们的话,轻声开口:“爸妈说得没错,凡哥你确实该放手了。接班人不仅仅是选出来的,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你把刘临君推上


    去,就得给他试错的机会。”她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着李凡:“如果他失败了呢?你是继续盯着,帮他兜底,还是相信他能自己站起来?”  李凡沉默了片刻,微微一笑:“我会兜底,但不会盯着。星联这七十多年,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我选他,不是因为他不会失败,而是因为他有从失败中爬起来的能力。”  丁玉点点头,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那你就得真的学会放手了。否则,对他不公平,对你也不公平。”  一直安静听着的李耀,此时忍不住插话:“爸,你就放心去当你的战略顾问吧。到时候我说不定也会来挑战你选的人!”  李凡被他逗乐了,目光转向他:“哦?你这是准备造反了?”  李耀耸耸肩,故作认真地说道:“不叫造反,叫竞争。您说过,星联的未来,属于敢于挑战的人。说不定,到时候我就是下一个接班人候选。”  全家人被李耀这句话逗得哈哈大笑,李军拍了拍沙发:“好啊!李家两代人要把星联搅个天翻地覆。小凡,这接班人的戏,看起来挺有意思啊。”  笑声渐渐平息,何蓉端起茶杯,语气柔和地说道:  “小凡,接班人也好,理念传承也好,说到底,还是要把咱李家坚持的东西传下去。你做到了第一棒,第二棒得交给值得的人。”  李凡看着父母和家人,目光变得柔和。  他点了点头:“放心吧。星联的技术,会让更多人活得更长、更好。咱们一家人,还能一起走下去很多年。”  这时,窗外的城市灯光愈发璀璨,夜色中,星联的标志在大楼上熠熠生辉。  那光芒映在李凡的脸上,也映在他的心中。  “星联的未来,不仅属于接班人,还属于每一个相信梦想的人。”李凡低声自语,语气坚定,却带着一丝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