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1

作品:《三国白话版

    却说董承等人询问马腾道:


    “您想请谁来助我们?”


    马腾答道:


    “听说豫州牧刘玄德(刘备)如今就在此地,为何不去求助于他?”


    董承说:


    “此人虽是皇叔,但如今依附于曹操,怎么可能答应参与这件事呢?”


    马腾说道:


    “我观察到,前些日子在围场狩猎的时候,曹操接受众人祝贺时,关云长站在刘玄德背后,握刀欲刺曹操,却被刘玄德用眼神制止。”


    “刘玄德并非不想对付曹操,只是忌惮曹操的势力强大,恐怕难以成功罢了。”


    “若是你们去请求他,他必然会答应。”


    吴硕说道: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应该从容筹划。”


    众人遂散去。


    次日夜深,董承带着密诏径直前往刘备的住处。


    门吏通报后,刘备迎出,将董承请入一间小阁,关羽、张飞侍立在旁。


    刘备说道:


    “国舅深夜前来,必有要事。”


    董承答道:


    “白日骑马前来,恐怕引起曹操的怀疑,所以选择夜晚拜访。”


    刘备便命人取酒款待。


    董承说道:


    “前些日子在围场上,云长想刺杀曹操,但将军以眼神阻止了他,这是为何?”


    刘备吃了一惊,说:


    “公如何得知此事?”


    董承答道:


    “众人或许未察觉,我却看得清清楚楚。”


    刘备无法隐瞒,便说道:


    “舍弟见曹操的行为僭越,因此一时怒不可遏。”


    董承掩面而泣,说道:


    “朝廷的臣子若都能像云长这般,天下何愁不太平!”


    刘备担心董承是曹操派来试探自己,便假意说道:


    “曹丞相治国有方,为何会不太平呢?”


    董承闻言,变了脸色,起身说道:


    “公身为汉室皇叔,我才以剖心之情相告,公为何如此欺骗我?”


    刘备解释道:


    “只是怕国舅有诈,所以试探一番。”


    董承于是取出衣带中的密诏呈给刘备观看,刘备读后不胜悲愤。


    董承又将已签署的义状取出,上面已有六人签名:


    一是车骑将军董承,二是工部侍郎王子服,三是长水校尉种辑,四是议郎吴硕,五是昭信将军吴子兰,六是西凉太守马腾。


    刘备说道:


    “既然国舅奉诏讨贼,备岂敢不竭尽犬马之劳?”


    董承拜谢,随即请求刘备签署义状。


    刘备也在义状上写下“左将军刘备”,并押了字,将义状交还给董承。


    董承说道:


    “还需再请三人,共凑十义,以图成事。”


    刘备劝道:


    “此事宜缓缓谋划,切勿泄漏机密。”


    二人一直商议到天将破晓,方才辞别。


    刘备也防备曹操对自己加害,便在住处的后院种菜,亲自浇水灌溉,以此作为隐藏真实意图的策略。


    关羽和张飞说道:


    “大哥不关心天下大事,反而去学这些小人的事情,这是为何?”


    刘备答道:


    “此事不是两位贤弟能够理解的。”


    关、张二人听后便不再多言。


    一天,关羽和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和张辽带着几十名士兵走进园中,说道:


    “丞相有命,请使君立即前往。”


    刘备惊问:


    “有何急事?”


    许褚答道:


    “不知,只是奉命来请。”


    刘备无奈,只得跟随他们入府见曹操。


    曹操见刘备,笑着说道:


    “在家竟干得一件大事!”


    吓得刘备脸色如土。


    曹操拉着刘备的手,径直来到后园,说道:


    “刘使君学种菜还真不容易啊!”


    刘备这才稍稍放心,回答说:


    “不过是闲来无事消遣而已。”


    曹操接着说道:


    “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路上缺水,士兵们口渴难忍。”


    “我心生一计,用鞭子虚指前方说道:‘前面有梅林。’”


    “士兵们听后,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自然生津,不再觉得口渴。”


    “今天见到这梅子,不妨一同赏玩。”


    “正巧煮酒已熟,因此邀请使君在小亭一聚。”


    刘备听罢,心神方才安定。


    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桌上已摆好酒菜:


    盘中放着青梅,一壶煮酒。两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饮至半酣,忽然乌云密布,骤雨即将来临。


    随从之人远远指向天边,看到云中似有龙形隐现。


    曹操与刘备一同倚栏观看。


    曹操问道:


    “使君可知道龙变化的道理吗?”


    刘备答道:


    “未曾详知。”


    曹操说道: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遮天蔽日;小则隐匿于鳞甲之间,藏身不露。”


    “升则飞腾于天地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如今正值春深时节,龙趁时而变化,犹如人得志后可以纵横四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龙这种特性,可用来比喻当世的英雄。”


    “玄德你久历四方,必定识得天下英雄,不妨试说一二。”


    刘备谦逊道:


    “备眼拙耳浅,怎能识得英雄?”


    曹操说道:


    “不要过谦。”


    刘备说:


    “备蒙丞相庇护,得以仕于朝廷。”


    “天下英雄之事,多未能了解。”


    曹操说道:


    “既不识其人,必闻其名。”


    “你且试说。”


    刘备说道:


    “淮南的袁术,兵多粮足,可算英雄?”


    曹操笑道:


    “冢中枯骨罢了,我迟早必擒之。”


    刘备接着说道:


    “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如今盘踞冀州,麾下能人众多,可算英雄?”


    曹操笑道:


    “袁绍虽外表威风,但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谋划大事却惜命,见到小利就忘义,绝非英雄。”


    刘备又问道:


    “有一人称八俊之才,威震九州——刘景升(刘表)可算英雄?”


    曹操说道:


    “刘表不过是徒有虚名,毫无实干之能,算不得英雄。”


    刘备又问:


    “江东的孙策,血气方刚,掌控一方,可算英雄?”


    曹操说道:


    “孙策仗的是父辈之名,不算英雄。”


    刘备问道:


    “益州的刘璋,可算英雄?”


    曹操答道:


    “刘璋虽是宗室,但不过是个守城之犬罢了,何足为英雄!”


    刘备又问:


    “那么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如何?”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