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3

作品:《三国白话版

    董承疑惑不解,将玉带放在桌上,反复检查。


    过了很久,董承感到疲倦,正想趴在桌上休息片刻,忽然灯花掉落,烧到玉带的背衬。


    他赶紧扑灭火焰,却发现衬里被烧破了一处,隐约露出白色的绢帛,上面还可见血迹。


    董承惊讶万分,立即取刀小心拆开,发现其中藏有天子以血书写的密诏。


    诏书内容如下:


    诏曰: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别,君臣为重。


    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党营私,败坏朝纲;敕赏封罚,悉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深恐天下将倾。


    卿乃国家重臣,朕之至戚,应念高祖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之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


    如此,则祖宗有幸,天下幸甚!


    朕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三慎重,切勿辜负朕意!


    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读罢,涕泪交加,感慨万分,整夜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他再次来到书院中,将诏书反复查看,却苦无良策。


    于是将诏书放在桌上,低头沉思如何除去曹操。


    沉思未定,竟伏在几案上睡着了。


    忽然,侍郎王子服来到书院,门吏因王子服与董承交情深厚,未加阻拦。


    王子服进入书院,见董承伏几而眠,袖下压着一角素绢,露出“朕”字。


    王子服心生疑虑,悄悄取出观看,发现正是天子的密诏,于是藏在袖中,唤醒董承道:


    “国舅真是好心态!”


    “这时候竟还能睡得安稳!”


    董承惊醒,发现诏书不见,顿时魂飞魄散,手足无措。


    王子服冷笑道:


    “你想杀曹操?”


    “我这就向他告发!”


    董承急忙跪地哀求道:


    “兄长若如此,汉室危矣!”


    王子服答道:


    “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我祖宗世代受汉恩,自然有忠心。”


    “我愿助你一臂之力,共除国贼!”


    董承大喜,说道:


    “兄长有此心,实乃国家之福!”


    王子服说:


    “我们当在密室中立下盟誓,各舍三族,以报答汉君。”


    董承取来白绢,率先书写姓名,并按下手印。


    王子服也随即写下姓名。


    王子服说道:


    “将军吴子兰与我关系甚厚,可以与之共谋。”


    董承答道:


    “朝中大臣中,唯有长水校尉种辑与议郎吴硕是我的心腹,一定能同心协力。”


    正商议间,家僮进来禀报,称种辑与吴硕来访。


    董承大喜,说道:


    “这是上天助我!”


    随即让王子服暂时藏身屏风后。


    董承迎接二人入书院,与二人坐下品茶。


    种辑说道:


    “许田射猎之事,你心中是否也怀恨?”


    董承答道:


    “虽心怀怨恨,却无可奈何。”


    吴硕愤然说道:


    “我早已发誓杀贼,可惜无人助我!”


    种辑说道:


    “为国除害,即使丧命也在所不惜!”


    王子服从屏风后走出,说道:


    “你们想杀曹操?”


    “我这就告发,董国舅便是主谋!”


    种辑怒目而视,喝道:


    “忠臣不怕死!”


    “我们宁愿为汉室作鬼,也好过苟且事贼!”


    董承笑着解释:


    “我们正因此事相邀二位,王侍郎只是开玩笑罢了。”


    随后取出诏书给二人观看。


    种辑与吴硕看罢,泪流满面,纷纷按手誓言,共讨曹操。


    王子服说道:


    “二位在此稍候,我去请吴子兰一同前来。”


    不久,王子服果然带着吴子兰前来,三人见面后,也共同立下誓言。


    随后,董承设宴于后堂款待众人,进一步商议大计。


    忽然有消息传来,西凉太守马腾前来拜访。


    董承答道:


    “请推说我病重,不能接见。”


    门吏回报,马腾听后大怒道:


    “我昨夜在东华门外,亲眼见到他穿着锦袍、佩戴玉带走出,怎会推说有病呢?”


    “我不是无事而来,为什么拒绝我?”


    门吏重新报告,详细说明马腾的愤怒。


    董承听后起身说道:


    “诸位稍等,请容我出去一会。”


    于是他走出厅堂,亲自接见。


    礼毕,坐定后,马腾开口说道:


    “我来拜见以后就要回去了,所以特意前来辞行,怎么会遭到拒绝呢?”


    董承回答道:


    “我身体不适,未能亲自迎接,实在是有失礼数,罪过很大。”


    马腾看着董承说道:


    “你面色红润,看起来并没有病态。”


    董承无言以对。


    马腾于是拂袖站起,感慨道:


    “这些人,哪里是能救国的?”


    董承听后有所触动,赶紧挽留马腾,问道:


    “公所说的‘不救国之人’是指谁呢?”


    马腾答道:


    “许田射猎的事情,我依然胸中愤怒未消。”


    “你是国家至亲,竟然还沉迷酒色,不想着除掉曹贼,怎么能作为扶危济难、救国的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董承听后心中一惊,假装惊讶道:


    “曹丞相可是国家的大臣,朝廷依赖他。”


    “公为何如此说?”


    马腾大怒道:


    “你竟然还认为曹贼是个好人?”


    董承赶紧说道:


    “我的耳目都很近,请公低声些。”


    马腾冷笑道:


    “贪生怕死之徒,根本不值得与我谈大事!”


    说罢,他准备离开。


    董承知道马腾是忠义之士,便赶紧劝道:


    “公请稍息,容某请您看看这个。”


    于是邀请马腾进书院,拿出密诏给他观看。


    马腾看完诏书后,毛发竖立,咬牙切齿,嘴里满是鲜血,愤怒地对董承说道:


    “如果你有所行动,我会立刻带领西凉兵作为外应!”


    董承邀请马腾与其他几位同谋之人见面,并拿出立下义誓的书状,邀请马腾签字。


    马腾取来酒杯,饮血为盟,说:


    “我们誓死不负所约!”


    他指着坐在旁边的五人说:


    “若能得到十人,这大事便能成就。”


    董承答道:


    “忠义之士,不可多得。”


    “如果与不合适的人合作,反而会自招祸端。”


    马腾接着拿出《鸳行鹭序簿》,翻开来查看。


    他翻到刘氏宗族后,拍手说道:


    “为何不与这个人商议?”


    众人纷纷询问马腾所指之人。


    马腾从容不迫地说出名字,正是董承。


    接下来,马腾的话究竟是什么,仍需待后续继续揭示。


    喜欢三国白话版请大家收藏:()三国白话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