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李承乾仁德的感染力

作品:《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至于身后名什么的,反正做君主的就是这样,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能盖到皇帝头上。


    债多不压身。


    而且李承乾又不是走什么正经途径登基的君主。


    但在李承乾一旁的陆炳,则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虽然李承乾连锅都懒得甩给别人,但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能不能为皇帝的名声着想。


    就比如今天的事情,李承乾本来可以和陆炳一唱一和的。


    这样坏名声都留给陆炳,李承乾还是那个完美无缺的君主。


    但这并不是没有操作空间的。


    论操作记载这个东西,陆炳老有经验了。


    因为万寿帝君就好个面子,而他这个帝君的奶兄弟肯定得帮帝君着想,久而久之,陆炳春秋笔法就大成了。


    “要我说啊,姑奶奶膝下又没有亲生骨肉可以继承王家的家产,又为何要为这些东西所奔波呢?”


    目的达成后的李承乾一改之前冷酷的态度起身对着同安大长公主说道:“而且姑奶奶先是我们李家的姑娘,然后才是王家的媳妇。”


    “嫡子吗?”


    同安大长公主每次想到这件事情心中就会被狠狠的刺痛一次:“若是我有个嫡子就好了。”


    “大父之前也常常和我提起过此事,深以为憾。”


    李承乾叹息道:“说起来,也是王家没有福分啊。”


    “不过这或许是件好事,就像是如今的王家谋反,又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以王裕活到了五十九岁却只有一个嫡系的女儿一个庶子来看,生育困难的铁定就是王家的基因了。


    毕竟李家的能生养那是经过验证的,光是李渊-李二这两代人的子嗣便能看出来李家人的繁殖基因是相当强悍的。


    但就算这样的基因,同安大长公主也没有一个给王裕生一个嫡子。


    其中的原因...恐怕就要涉及到世家之间的内斗当中了。


    “殿下言重了,我虽然是殿下的长辈,但更是殿下的臣民,又怎么敢持大呢?”


    同安大长公主看着情绪变化如此之快的李承乾,内心的恐惧并没有因此李承乾释放的善意减少半分。


    “哎!姑奶奶说的这是什么见外的话。”


    李承乾和颜悦色的搀扶着同安大长公主朝着外边走去:“您这不是折煞我吗?”


    “我们可是一家人啊。”


    ..........


    东宫外。


    扶着同安大长公主缓缓登上车辇的侍女,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仍站在东宫门口、满脸笑意送别同安大长公主的李承乾。


    侍女靠近同安大长公主的耳畔,压低声音轻声说道:“公主殿下,您看太子殿下麾下那些个武将,真是好生无礼!


    不过呢,太子殿下倒真如传闻所言那般仁厚且重感情。”


    说到此处,侍女不禁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疑惑与不满,继续问道:“可是,公主殿下您为何还要屈尊向那个守将赔不是呀?


    以您尊贵的身份,完全可以让太子殿下降罪于他,好替您出口恶气才是啊!”


    侍女心中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侍奉同安大长公主这么些年来,从未见过公主如此的通情达理,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公主定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而今日,公主不仅没有发怒,反而主动致歉,着实令人费解。


    “闭嘴!那是东宫的臣子,是朝廷的武将,人家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岂能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强求太子惩罚他手下的尽职的将领?”


    “这让人心立于何处?”


    同安大长公主呵斥完侍女后,叹息一声说道:“更何况这件事情,终究是我错了。”


    啊?


    被训斥的侍女整个人都懵住了。


    这还是她服侍的那个蛮横的同安大长公主吗?


    难道太子有着这样的魅力和德行?


    只要是见过太子的,都能被感化成为正面人物?


    这合乎周礼吗?


    “圣君啊。”


    同安大长公主回头看了一眼李承乾赞叹道:“李唐的未来已经可以预见了。”


    “正值圣君当朝,我身为李唐的宗室,更应该为李唐社稷贡献出一份力量。”


    “回到府上后,你便让那些住在我府上的王家人通通搬出去,我夫早逝,且和我并没有一男半女留在世上。”


    “便是亲近,也应该和我儿仁表那支亲近,他们这些人自有自己的地方,来我的公主府上作甚?”


    “那...”


    贴身侍女犹犹豫豫的说道:“王姑娘和晋王殿下生辰八字的事情...”


    “不用准备了,之前送往道观的礼物送就送了,就当为我兄长祈福了,剩下的也不用送过去了。”


    同安大长公主甩掉侍女的搀扶后走进车内:“太原王氏都涉及到谋反案中了,又怎么能够和我们李家结亲?”


    “就凭他的那个大姓吗?”


    “这个天下,姓李!那些所谓的大姓,又值什么?”


    慷别人之慨自然痛快,因为痛不在他们身上。


    损李唐的社稷肥自己的小家这种事情,尤其是这些宗室更是对此毫不顾忌。


    这些人将天下视为私产,将百姓视为家奴,将天下祸害的支离破碎最后却还要皇帝给他们擦屁股。


    李承乾对这些人根本不会讲什么情面,他们都不顾及李承乾,还要李承乾顾及他们?


    把锋利为天下冠的刀子当儿戏?


    你几条命啊?这么玩?


    批判的武器,终究没有武器的批判能够让人真心实意的改变。


    .....................


    “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妹也,下嫁随州刺史王裕,贞观时,以属尊进大长公主,尝有疾,成祖躬省视,赐缣五百,姆侍皆有赉予。


    然同安公主年老心衰,不甚涉太原王氏案,事发,成祖意公主犯法亦与庶民同罪。


    太宗体高祖年迈,故以储君之尊屈身劝曰:公岂王家之妇邪?亦李家之女也,且法者,先帝所立,万民共遵,陛下岂能因公废私邪?


    同安公主幡然醒悟,戴罪立功。”-《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