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汉子民,平等的歧视邦野之人

作品:《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有人心向汉室。


    有人心向家族利益。


    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周尚避不开,周瑜自然也避不开,北上陈国是唯一的选择。


    犹如荀彧,荀文若。


    纵有王佐之才,依旧要被考验。


    腊月二十九,史阿行至营造司,送上一张农耕器械的图纸,名为曲辕犁;还有一张串珠算盘的图纸,以及算盘口诀。


    腊月三十。


    刘牧出现在蔡邕府中。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义其时。”


    刘牧俯身看着眼前的蔡琰,淡笑道:“我问你,此为考工记开篇,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这是为何?”


    “弹性呀。”


    蔡琰歪着头说道。


    “聪明。”


    刘牧笑了笑,又问道:“假以铁为材,弓力可胜多少?”


    “这个??”


    蔡琰眼中满是迷茫,抬头看向自家老父亲。


    蔡邕无奈道:“此中真意,骠骑应该询问康成先生,琰儿虽有才学,但多于琴文之道,对术算并不精通。”


    “此言差矣。”


    刘牧直起腰,郑重道:“若只学文,不学术算,纵然才高八斗又如何,治民从来不是文学一道,而是术算,不是吗?”


    “术算?”


    蔡邕微微一怔。


    “是。”


    刘牧从衣袖中取出一个串珠算盘,淡笑道:“泰山蒙阴人刘元卓与蔡师是故交,此人擅长术算与天文,注九章算术可对!”


    “嗯。”


    蔡邕点了点头。


    刘牧用颀长的手指拨弄着算盘珠,说道:“术有其法,我听闻他有一正负数歌诀,此人于陈国有大用,而且他的乾象历远胜旧历,可否请来陈国?”


    “这~~~~!”


    蔡邕思量片刻,解释道:“此人在会稽出任东部都尉,且正在完善乾象历,于南方观察太阴,臣只能试试。”


    “好。”


    刘牧将串珠算盘俯身递给蔡琰,还放了一本算盘口诀,淡笑道:“这东西可以让术算变得简单,已经让营造司年后制造,明年开学送入公羊学宫,蒙学之事还望蔡师放在心上。”


    “诺。”


    蔡邕躬身一拜。


    串珠算盘。


    术算之法的利器。


    刘牧让人造出来,且寻找刘洪,便是为了深研术算之法。


    文字书画是盛世的表象,唯有术算之法是兴国的基石,丈量田亩,排查户籍,征收赋税等等,无不是需要术算为基础。


    对于术算之法,大汉还有很长的路,算盘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不久。


    大行治礼丞府中。


    刘牧对坐在木榻之上。


    卢植斟茶道:“骠骑年关过来,是有要事吧。”


    “张温。”


    “张伯慎。”


    刘牧捏着青瓷茶杯淡淡道。


    张温一个外人,能调动扬州士族北上,内里必有大问题。


    他知大事,卢植,刘宠知细节,想对士族下手,必须要摸清楚脉络,按照根系一次除一个干净。


    “骠骑。”


    “此事要往上追溯。”


    “窦武初入朝,常以钱帛资助太学生。”


    “荆扬学子皆有受益,所以张奂,张温之流虽是常侍曹腾举荐,实则对扶风窦氏感恩有加,窦武兵谏谋诛宦官失败,张温之弟张敞还助窦武之孙窦辅脱逃,听闻在荆南落足,至于在何处,臣就不知道了。”


    卢植端起茶杯,说出过往的秘辛。


    “所以。”


    “他们在鸣不平?”


    刘牧嗤笑道:“想要窦氏回来吗?”


    “臣不知。”


    卢植摇了摇头。


    刘牧问道:“卢师以为曹嵩可有掺和?”


    “敢吗?”


    卢植反问一句。


    曹嵩无能,不知进退有度。


    一个小士族,放在大汉朝堂,连一滴水花都溅不起来,有什么胆魄掺和徐州诸事。


    整个谯县曹姓,他只看好曹操,余者不值一提。


    “茶凉了。”


    刘牧走下木榻,负手朝着府外走去。


    卢植微微一愣,瞬间明白这是话里有话。


    张温背后不是窦氏,人走茶凉,窦武已经死了,当年逃离的窦辅只是一个稚儿,翻不起什么风浪。


    故此,荆扬士人北上的幕后之人是谁?


    党禁的袁氏?还是同为南阳士人的大将军何进,张温会为屠户作先驱吗?


    “骠骑。”


    “曹孟德呈递名刺。”


    大行治礼丞府外,典韦气喘吁吁的赶来递上名刺。


    “年关跑来陈国?”


    刘牧接过名刺看了眼又递回去,说道:“且让他等着,今天闲暇无事,随我去街市转一转,看看行商司操弄的如何。”


    “诺。”


    典韦随意把名刺别在革带上。


    陈县是陈国的核心,东西两市往来商贾无数。


    其中西市最为热闹,不只是各州的商人,还有从凉州远行而来的胡商,拉着骆驼,马匹,还有一些奇珍异宝。


    “尊敬的天汉人。”


    “尝尝海西国的葡萄酒。”


    “要不买几个瓮奴,胡姬也不错。”


    刘牧,典韦刚进入西市街,便被一个胡商拦住前路。


    “嗯?”


    典韦眸子陡然一瞪。


    刘牧拍了拍典韦的肩膀,淡笑道:“进去瞧瞧。”


    “请。”


    “快请进。”


    胡商佝偻着腰,引着刘牧,典韦进入一间临街市铺。


    占地不算大,但摆的琳琅满目,各种各色的宝石,最为显眼的便是进进出出的瓮奴与胡姬。


    “人如黑炭?”


    典韦一脸嫌弃的撇撇嘴。


    瓮奴体色如黑漆,牙齿和眼睛倒是挺鲜白,像是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精怪,倒是几个胡姬还不错,就是穿的有点少,犹是不着片缕,还抱着乐器,有些意思。


    “尝尝。”


    “味道很不错。”


    胡商倒出两杯暗红的葡萄酒。


    眼神里面满是真挚,更多的是一种祈求。


    他曾在龟兹经商,听闻大汉骠骑的威名,通过古路来到这个伟大的帝国。


    甚至不愿在互市之所落脚,追寻着大汉骠骑将军威名行至陈县,没想到却没人买他的货物,反而对他极为鄙夷,在大汉经商太难了。


    若是刘牧知晓,怕是一笑而过,且不甚在意。


    大汉子民不止是歧视他,而是平等的歧视所有邦野之人。


    此为上国之风,大汉强盛时期,秉威信总率万国,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从何处而来?”


    刘牧从木架上摘下一枚青琅问道。


    “帕提亚。”


    “我们的国度很富饶。”


    胡商弯着腰,尊敬道:“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从极西之国而来,尤其是瓮奴,在帕提亚相当受喜爱!”


    “帕提亚。”


    “安息帝国吗?”


    刘牧微微一怔,嘴角扬起笑容。


    西域失控,还有相隔万里之国的人来大汉,真的是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