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宫内争端初显现

作品:《三千妃子红颜叹

    清晨的萧国皇宫,云霞染红了东方的天际,内庭中处处透着一派静谧的秋意。露珠点在庭院的青竹上,晶莹剔透,微风拂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然,这表面的安宁之下,内务府的供应问题正悄然引起波澜。


    碧玉宫内,洛瑾欢早已起身,坐于案前研磨静字。她一袭浅紫色长裙,外披一件薄纱披帛,衬得她越发清雅端庄。桌上一盏素瓷茶盏冒着缕缕白烟,她低头执笔,笔锋锋利却不显急躁。


    一旁的福安步履轻快地端着内务府送来的早膳进入殿内,但眉宇间却藏不住几分迟疑。他将膳食小心翼翼地摆放于矮桌上,退后半步道“小主,早膳已备好,您请用。”


    瑾欢抬起头,目光落在那几碟简单的膳食上,眉间不由微蹙。案上的清粥颜色略显浊黄,旁边的几碟小菜亦显得格外清贫,少了平日里常见的精致果品与糕点。


    她沉静地凝视片刻,才轻声开口“今日的膳食,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福安低头,低声回道“回小主,奴才方才去内务府查问过,听说是秋日运输不便,食材供应有所减少,因此份例稍有缩减。”


    “运输不便?”瑾欢微微挑眉,语气中透着几分思索,“碧玉宫素来按例而行,竟也会有如此疏漏?”


    她的手轻轻揽过茶盏,低头饮了一口,茶香却略显苦涩,似乎也不如往日那般清新。她放下茶盏,目光微微一沈“福安,此事恐怕不仅仅是疏漏。妳可知,其他宫院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福安躬身应道“奴才昨夜听说,梅花阁似乎也出现了问题,炭火的供应明显不足。”


    瑾欢听闻,淡淡一笑“梅花阁炭火不足……内务府这一招,分明是针对我们新进妃嫔。传令下去,碧玉宫上下不必惊慌,照常行事即可。”


    福安低声问“小主,是否要遣人去内务府压一压?”


    “不必操之过急。”瑾欢的语气依然温和,“这些人既敢如此行事,背后必有倚仗。静观其变,方能找到源头才是。”


    而此时的梅花阁,却因炭火的问题显得分外冷清。


    孙时染坐在内殿中,一袭锦红宫裙上绣着金丝芙蓉花,腰间垂着一串流苏玉珮,艳丽之中透着几分灵动。可她眉眼间的怒意,却将这份灵动压得彻底。


    “青苹!”时染将桌上的帕子重重放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这炭火到底是怎么回事?连续三日都是如此寒冷,内务府真当本小主是好欺负的?”


    青苹跪地叩首,低声解释“小主,奴婢去问过,内务府说秋日供应紧张,才稍作削减。可奴婢听闻,淑妃娘娘的延和殿炭火供应不减反增……”


    “不减反增?”时染冷笑一声,抬手抚过袖间的金丝刺绣,语气中已带着几分嘲讽“内务府竟敢如此偏心?既如此,我倒要看看,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胆量。”


    她起身站定,裙裾轻曳,目光如炬“青苹,备轿,我要亲自去内务府讨个说法!”


    内务府正殿,刘公公正半倚在太师椅上,手中端着一盏热茶,茶香萦绕,显得格外悠闲。忽听得侍从慌忙进来通报“公公!孙美人到了!”


    刘公公一怔,连忙放下茶盏,站起身整了整衣襟,脸上堆满笑容“美人驾到,怎敢劳烦您亲自过来?”


    孙时染大步跨入,红裙随步伐轻荡,目光冰冷地扫过大殿,语气凌厉“刘公公,本小主今日来,便是为炭火供应一事讨个说法。你堂堂内务府,竟敢如此怠慢本宫!”


    刘公公微微一笑,低头哈腰地回道“小主莫要动怒,这供应的事,真的是运输不便,非奴才之意。”


    “运输不便?”时染冷声笑道,步步向前,“怎的延和殿便不便?难道本小主的梅花阁就该受这怠慢?”


    刘公公的笑容略微僵硬,语气依然恭顺“小主息怒,这炭火的事确实有些不足,但也并非针对梅花阁。若小主觉得不妥,奴才定会即刻补足,请小主放心。”


    “补足?”时染冷哼一声,目光如刀,“刘公公,我警告你,若再有下次,本小主亲自去皇后娘娘跟前禀报,看你内务府的脸面往哪里搁!”


    刘公公听闻此言,脸色一沈,眼底闪过一丝阴冷之色,却依然低声道“小主教训的是,奴才定不敢再有疏忽。”


    夜晚的延和殿内,烛光轻摇,宋楚绪正坐于案前,听着清棠的低语禀报,唇边泛起一抹冷笑。


    “孙美人去内务府闹了一场,刘公公表面上应承了她,心里却记恨得很。”清棠低声说道。


    宋楚绪轻轻抚过衣襟,语气淡然却带着几分寒意“一个刚得宠的新人,竟如此目中无人。刘公公既已不满,便再给他些火加把劲,让孙美人知晓,后宫之路,并非她能肆意行走。”


    月色如霜,洒满了碧玉宫的庭院,竹影摇曳,清风徐徐。洛瑾欢坐在书案前,案上点着一盏青瓷灯,烛火摇曳间映出她柔美而沉静的面容。


    福安轻手轻脚地走进内殿,低声道“小主,奴才刚收到消息,孙美人在内务府与刘公公闹了一场


    ,动静颇大。”


    瑾欢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放下笔,语气依旧平静“她与刘公公如何争执?”


    “孙美人直接质问内务府为何偏袒延和殿,刘公公虽表面服软,实则心有不满,怕是以后会处处为难梅花阁。”福安回禀。


    瑾欢沉思片刻,轻声道“时染性情率直,却忘了这宫中最忌与内务府直接对峙。福安,备些礼物送到梅花阁,替我安抚一下时染。”


    福安闻言有些惊讶“小主,您与孙美人之事,并未牵连,为何要插手此事?”


    瑾欢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她初入宫,难免不识规矩,这次若不帮她缓和,内务府的怨气必然加重。不仅对她不利,对我们这些新进妃嫔更是不妙。”


    福安点头应道“奴才明白了,这便去准备。”


    待福安离开后,瑾欢轻轻抚过案上的笔架,低声喃喃“后宫之局,静胜于动。时染,你的锋芒虽美,却需有人替你守住局面。”


    芙蕖院内一片寂静,洛织烟坐在内殿的窗边,烛光映照着她低垂的眉眼,手中的绣针一上一下,却显得心不在焉。


    “小主,您可听说了?孙美人与内务府闹翻了,刘公公似乎已记恨在心。”小桃轻声说道。


    织烟放下刺绣,抬眼看向窗外的老树,目光深沉“内务府敢如此针对梅花阁,背后一定是淑妃在操弄。”


    小桃不解地问“小主,这与我们有何干系?”


    织烟轻轻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若内务府真是听命于淑妃,那么这便是一次机会。只要能靠近淑妃,或许我也能从这沉寂之地脱身。”


    小桃小心问道“小主,这样是否……”


    “这宫里,若不懂得抓住机会,便只能永远坐在最末席,抬头看着别人的背影。”织烟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决然,“我不会甘心一辈子这样。”


    深夜,延和殿的烛火仍然亮着,宋楚绪坐在软榻上,听着清棠禀报着内务府的动静,唇角带着一丝冷笑。


    “孙美人性急,这次倒是给了本宫一个机会。”宋楚绪轻轻抚过腰间的玉佩,语气悠然。


    清棠低声道“娘娘,刘公公已表态,必会加倍为难梅花阁。接下来,只要稍作引导,便能让孙美人自己走向困境。”


    宋楚绪轻轻点头,目光冷然“不急,让她先受些苦头,再让内务府慢慢收紧。等她真正尝到滋味,自然会明白后宫的规矩。”


    她顿了顿,转而问“碧玉宫呢?洛徽姬一向低调,这次可有什么动作?”


    清棠回禀“洛徽姬似乎向梅花阁送了些礼,意在安抚孙美人,未见其他举动。”


    “果然聪明。”宋楚绪冷笑道,“可惜,聪明的人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