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月下清宴藏暗涌

作品:《三千妃子红颜叹

    中秋夜,萧国皇城内一片灯火通明,柔和的月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宫墙上,将整个内庭映衬得如梦似幻。御花园内,皇后上官阑秋主持的“清秋宴”即将开席,内监与宫女们穿梭其间,忙碌地准备最后的布置。


    御花园的正中央设有一处精致的露天宴席,高台上悬挂着明月形的灯笼,垂下淡金色的丝带。宴席四周用彩灯与纤细的白纱装点,处处透着秋日的优雅。正中间摆放的是皇后与皇帝的座席,其两侧分别为淑妃、惠妃等高位妃嫔的席位,接着依次排开各位嫔妃的座次。


    洛瑾欢一身淡紫色的绣花宫裙,衬托着她端庄素雅的气质,她坐于中间偏后的位置,恰与时染相邻。孙时染今日特意选了一袭锦绣红衣,鲜艳夺目,正如梅花阁的宠爱待遇那般显眼。


    而洛织烟则坐在末席,一身素淡的衣裙与周围的鲜妍相比,显得格外朴素。她低垂着头,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压到最低,生怕引起旁人的注意。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尖锐的通报声响起,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萧子煜与上官阑秋携手走进宴席,皇后端庄雍容,身着明黄色锦绣长裙,衣?上绣着层叠的牡丹,尽显中宫之威仪。萧子煜则一袭玄色龙纹袍,眉目间带着几分淡笑,随手抬了抬手,语气温和“平身吧,今晚是清秋宴,众人不必拘礼,随意些即可。”


    “臣妾多谢皇上。”众妃嫔齐声应道,随后重新落座。


    皇后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柔声道“今日是中秋佳节,姐妹们难得齐聚一堂,不仅要赏月品茶,也要借此机会交流才艺。凡有才情者,皆可上台一展所长。”


    这番话说得雍容得体,却暗藏试探之意。高位妃嫔面色不改,低位嫔妃却已暗自揣测,这才艺比试必定牵动皇上与皇后的心意,谁能脱颖而出,谁便能赢得更多关注。


    宴会进行片刻后,内监尖声宣道“由洛徽姬献艺。”


    洛瑾欢闻声,从容起身,行至高台中央,向皇帝与皇后行礼“臣妾献拙,愿以琴曲相赠。”


    她轻轻抚上琴弦,弹奏起一曲《渔舟唱晚》。琴声如水,清越婉转,将月下渔舟、晚霞轻映的景象徐徐展开,令人如临其境。曲毕,她垂首退下,神色平静,没有丝毫锋芒外露。


    萧子煜微微颔首,赞道“洛徽姬琴音果然清雅动人,甚合今日月下之景。”


    皇后温声道“徽姬的才情一向出众,实在难得。”


    瑾欢欠身道“多谢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夸赞。”


    随后,内监宣道“请孙美人献艺。”


    时染明艳动人地起身,走上高台,笑着说“臣妾不通琴棋书画,只会些舞技,愿为皇上与娘娘献舞一曲。”


    音乐响起,时染翩然起舞,裙裾如霞,步步生风,举手投足间尽显灵动与活力。她的舞姿轻盈却不失力度,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舞罢,她盈盈跪地“臣妾献拙,请皇上与娘娘指点。”


    萧子煜大笑“孙美人果然灵动非常,赏绣花斗篷一件。”


    “臣妾叩谢皇恩。”时染满面笑容地退回座位,与瑾欢坐下后,小声道“姐姐的琴声虽好,但今晚皇上的目光可是在我这里。”


    瑾欢轻轻一笑,低声说“才艺不过是助兴,真正重要的是态度,切莫大意。”


    孙时染刚退下高台,坐在皇后右侧的淑妃宋楚绪便轻轻举杯掩唇,目光含笑地扫向她,语气温柔却暗藏深意“孙美人的舞姿果然灵动,难怪皇上如此喜爱。妹妹可真是后宫的幸运儿。”


    时染闻言,抬头微微一笑,语气不卑不亢“淑妃娘娘过奖了,臣妾不过尽力而为,能博皇上与娘娘一笑已是侥幸。”


    淑妃轻轻放下酒杯,目光转向瑾欢,笑道“洛徽姬的琴音也让人印象深刻,不知徽姬妹妹是否还有更多的才艺未曾展示?”


    瑾欢微微垂首,语气谦和“娘娘抬爱了,臣妾才情浅薄,只能聊以抛砖引玉。”


    宋楚绪唇边笑意不减,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两位妹妹都如此出色,真是让本宫也心生羡慕呢。”


    此话一出,周围几位妃嫔都不由低头避开她的目光,生怕引火上身。


    洛织烟坐在末席,静静看着瑾欢与时染的表现,手指攥紧了膝上的裙摆。她的侍女小桃低声提醒“小主,皇后娘娘似乎注意到您了,这可是好机会。”


    果然,皇后将目光转向她,语气温和“洛御女,妳可有才艺献上?”


    织烟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深深一礼“臣妾愚钝,仅能呈上一幅绣品,还请娘娘与皇上过目。”


    侍女端上一幅小巧的刺绣《秋月映荷》,图中荷叶青翠,月色盈盈,针脚细腻,颇见功力。


    皇后微微颔首“洛御女的手艺确实精巧,若能多加历练,定能更上一层楼。”


    “多谢娘娘教诲,臣妾谨记在心。”织烟恭敬地回应,心中却忍不住苦涩“姐姐们那般光彩夺目,而我只能靠这些手艺勉强入眼……这样的日子,究竟要熬到什么时候


    ?”


    皇帝并未多言,只是轻轻点头,这让织烟的心更是凉了半截。


    清秋宴在一片歌舞声中结束,各位妃嫔依次告退,内庭表面平静,实则波澜已起。


    回到碧玉宫后,福安悄然走到瑾欢身旁,低声道“小主,内务府近来的供应似乎有些问题,尤其是膳食与灯油,奴才查过,这些明显低于您的规制。”


    瑾欢微微蹙眉,语气低沉“内务府向来不会如此疏忽,这怕是有人故意为之。若此事继续发展,恐怕会牵动更多麻烦。”


    福安小心翼翼地问“主子是否需要奴才出面查探一二?”


    瑾欢思索片刻,轻声吩咐“暂且不必行动,先留意他们接下来的举动,或许能找出幕后之人。”


    与此同时,孙时染也察觉到梅花阁内的异常,尤其是炭火供应开始减少,侍女青苹低声提醒“小主,这些炭火根本不够用,是不是内务府有意怠慢?”


    时染皱起眉头,语气中透着几分怒意“我堂堂美人,居然遭此怠慢,简直是欺人太甚!”


    青苹低声劝道“小主还是谨慎些,内务府向来隶属于皇后掌管,若贸然行事,怕会得罪人。”


    时染冷哼一声“就算如此,我也不能忍气吞声。若再有怠慢,我定要亲自问个清楚!”


    此时的芙蕖院内,洛织烟正静静地绣着一幅新作,耳边传来侍女的低语“小主,听说内务府最近在梅花阁与碧玉宫那边都出了问题。”


    织烟的手微微一顿,轻声问“碧玉宫与梅花阁?这样的挑衅,怕是有心人指使。”


    侍女不解地问“小主的意思是?”


    织烟微微一笑,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意“若能找到这个『有心人』,说不定也能成为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