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这里,就是刘使君的居所?”


    董裕走入府邸,脸上满是好奇的问道。


    “正事。”


    “父亲素来节俭,因此府邸显得颇为简陋。”


    刘和跟在身后,回道。


    “刘使君为人,当为天下之楷模,只可惜被贼人逼死,真乃国之不幸。”


    董裕深感惋惜的感叹道。


    天知道他有多希望刘虞死。


    不过当着刘虞这帮小迷弟的面,他自然得装作一副惋惜的样子。


    刘虞和公孙瓒拼得两败俱伤,最后幽州之地得来全不费工夫。


    可以说,董裕是真真正正的做了一回渔翁。


    想想自己取雒阳、夺冀州费个死劲,结果幽州却如此简单,董裕现在真的恨不得立刻叫上三五好友大醉一场,开怀畅饮。


    春风得意,说的正是此事的董裕。


    “这府邸...确实简陋了一些。”


    “没想到,刘使君竟然如此节俭。”


    董裕走到堂内,不禁真的钦佩这个素未谋面的汉室宗亲。


    身居高位,掌握一州钱粮,却能如此节俭。


    不像他董某人,府中姬妾成片,美人环绕,吃的用的那叫一个锦衣玉食。


    “刘和啊,这府邸简陋,你身为汉室宗亲,留在这里实在是委屈。”


    “明日我就率军返回冀州,你也跟我回去吧。”


    “正好前往长安拜见一下当今陛下。”


    董裕坐在首位上,对着刘和说道。


    这句话看似商量,实则算是命令。


    刘和作为刘虞之子,留在幽州无异于养虎为患。


    以刘虞的恐怖名望,若是刘和振臂一呼,这些幽州人必定会全力支持刘和。


    杀了又让自己陷于不利的局面,干脆送到长安,让自己老爹头疼去吧。


    多一个汉室宗亲刚好送到宫里给小皇帝作伴。


    “臣,遵命。”


    刘和目光有些复杂,不过很快便拱手应下。


    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答应下来。


    “不知道,你还有何亲人?”


    董裕有些好奇地问道。


    “回将军,在下上面还有三位兄长,只可惜皆都早夭。”


    “如今父亲仅我一名子嗣尚在,另外府中还有一些父亲豢养的舞姬。”


    刘和拱了拱手,如实答道。


    “舞姬?”


    董裕都愣了。


    不是说,刘虞节俭吗?


    怎么还豢养舞姬?


    “唉...我父亲并没有其他爱好,唯有喜欢欣赏各地歌舞。”


    “因此在府中豢养了不少年轻貌美的舞姬。”


    “若是将军喜欢,将军尽管拿去。”


    刘和也是一阵摇头苦笑。


    每个人都有爱好,而刘虞的爱好就是欣赏舞蹈。


    当然啦,他这个年纪,也仅仅止步于欣赏舞蹈了。


    枪也抬不动了呀。


    “今夜与诸位共饮,就让这些舞姬出来助助兴吧。”


    董裕并没有拒绝,同时找了个还算不错的理由。小說中文網


    不拒绝的原因吗,一个是想要看看大圣人都喜欢的舞姬究竟是什么样的,另一个就是这些舞姬就算自己不要,也可以赏给麾下文臣武将。


    这样也算是给了这些舞姬一个还算不错的归属。


    “诺!”


    刘和拱了拱手。


    天黑之前,董裕又在府上逛了逛,顺手讨要了一些刘虞收藏的书籍。


    这些书籍无一不是作了注的那种。


    如今的董裕也算是有点明主风范了,走到哪里都会收集书籍,就当是为以后提前谋划。


    华灯初上,月上梢头。


    州牧府的正堂内,分列着幽州的属官以及董裕麾下的几名文臣武将。


    “听闻刘使君省钱极为节俭,就连衣服上破了个洞,都要用补丁补上,不舍得换一件新的。”


    “不想这十几名舞姬,竟然衣着鲜亮。”


    郭嘉喝着酒,有些好奇的说道。


    “呃...”


    鲜于辅等官员都有些不太舒服。


    “奉孝,这是刘使君的私事。”


    “这些舞姬虽是刘使君所豢养,但也是寻常百姓,刘使君仁慈,不忍看她们受苦,所以才赐予她们靓丽的衣裙。”


    董裕看了郭嘉一眼,赶忙笑着为刘虞辩解。


    如今幽州已经拿了,而且拿的如此容易,没必要再去讨论刘虞的是与非。


    “咳咳,是在下酒后失言,还望诸位莫怪。”


    郭嘉轻咳两声,赶忙开口致歉。


    “不妨事,正如将军所言,我父生前看不得他人受苦。”


    刘和笑了笑,心底有些不是滋味。


    老爹刚死,明明是那么一个正直、仁厚的人,死后还要招人非议。


    不就是喜欢舞姬吗?


    这年头谁家还没几个舞姬。


    “刘公子,在下为自己的酒后失言表达歉意。”


    “这杯酒,我敬公子。”


    郭嘉起身走到刘和面前,手托酒樽说道。


    “郭军师言重了。”


    “我父宽和仁厚,就算他还活着,也不会怪罪郭军师的。”


    见到郭嘉如此,刘和心中的怨气也是消失了许多。


    同时也确信对方真的是酒后失言。


    不然干嘛这么诚恳地道歉?


    不得不说,刘和真不愧是刘虞亲生的,这个原谅他人的举止,几乎是如出一辙。


    “诸位,刘使君虽亡,但他的仁政犹在。”


    “我希望诸位能够继续如刘使君那样,善待百姓,与境内几大胡人部落互市。”


    “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够代我向那些首领表达善意,只要他们与我汉人友善共处,我自不会寻他们的麻烦。”


    董裕放下酒樽,目光看向幽州属官。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一是告诉幽州官员,你们可以自己管辖幽州,我不会强加干预,算是稳定幽州官员们因为易主而忐忑的心思。


    第二则是借阎柔之口来提醒那些胡人,愿意好好种地、放牧,那就老老实实的待着,如果不愿意,我不介意把你们种地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一味的仁慈是不够的,对待他们还需要刚柔并济。


    既要展示大汉的威,也要展示大汉的宽仁与包容。


    境内胡人与塞外胡人不同,经过数十年的共处,胡人会逐渐熟悉汉人的生活方式。


    然后渐渐同化,融入整个大汉之中。


    虽说这个过程还需要一些时间,但一旦完成,受益最大的一定是董裕。


    反正幽州也不需要他去费心,白得好处的事谁不愿意?


    “吾等,必谨遵将军之令,为将军、为朝廷镇守幽州。”


    众人起身,同时对着董裕拱手道。


    “嗯,接着奏乐,接着舞。”


    “今个是大喜之日,姑娘们都跳的欢快一些。”


    董裕满意的点了点头,双手虚抬,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