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徐晃:我太难了

作品:《三国:开局二弟无敌,貂蝉人麻了

    十万铁骑,分成十几股接连离开无终。


    正如董裕所设想的那般,胡人不愿、不敢与大汉真的开战。


    或许说,这些早已经在大汉生活数十年的胡人,不敢与大汉开战。


    赢了还好,一旦输了,他们连一点火种都留不下。


    要知道,他们如果想要退出大汉境内,就需要通过那些关隘。


    而一旦与大汉正面开战,他们的族人无法通过全面封锁的关隘。


    舒坦日子过的不舒服吗,干嘛非要被灭族?


    “你便是阎柔?”


    董裕翻身下马,看向面前这个明明十分年轻,却显得格外沧桑的青年。


    “卑职阎柔,拜见董将军。”


    阎柔躬身抱拳,对着董裕见礼。


    董家与大汉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阎柔并不想去参与。


    如今刘虞身死,那么自然是谁掌管朝廷,他便听谁的。


    他一个小人物,无法插手朝廷内部的问题。


    中原政权的更迭也与他无关。


    至少,他对大汉的归属感完全是和刘虞挂钩的。


    【姓名】:阎柔


    【性别】:男


    【年龄】:23


    【武力】:90


    【统帅】:86(巅峰89)


    【智力】:87(巅峰90)


    【政治】:90(巅峰95)


    【特殊】:知耻:知耻而后勇,早年经历越凄苦,自身成长速度越快;


    守边:镇守一方时,自身统帅、智力+2,若为边关,武力额外+2。


    “知恩图报,知耻后勇。”


    “你很不错。”


    “我看你年纪与我相仿,你我当为兄弟也。”


    董裕看着阎柔有些黝黑、刚毅的脸,轻轻的拍了拍阎柔的肩膀。


    “末将身份低微,不敢与将军兄弟相称。”


    阎柔有些受宠若惊的低下头。


    这么多年过去,阎柔的性格多少有些自卑。


    虽然因为早年的经历,让他的心性异于常人,可年少时的经历却犹如噩梦一般。


    “大丈夫生于世,功名当自取之。”


    “身份卑微?”


    “那就用你的能力把你的身份抬高。”


    “我这个人交朋友、交兄弟,从不看对方的身份如何。”


    “幽州需要一个能够统辖各部胡人的人才。”


    “你敢不敢接下幽州刺史之位?”


    董裕注视着对方,开口鼓励道。


    “末将,愿为将军效死!”


    阎柔心下感动。


    尤其是那句大丈夫生于世,功名当自取。


    更加的触动了阎柔那颗较为敏感且卑微的心。


    “行了。”


    “私下里,你我以兄弟相称。”


    董裕看了眼四周,小声的对阎柔说道。


    “是,兄长。”


    阎柔点了点头,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没有什么是比得到别人认可还要更让人欣喜的了。


    “几位将军都是刘州牧的故吏吧?”


    安抚完阎柔后,董裕将目光看向其余将领。


    “末将鲜于银,为刘使君帐下骑都尉。”


    “卑职鲜于辅,为刘使君之从事。”


    “卑职齐周,为幽州从事。”


    “卑职田畴,亦为幽州从事。”


    “末将张瓒,为幽州督尉。”


    “卑职尾敦,任曹掾一职。”


    众多刘虞的故吏纷纷自我介绍了一下。


    这其中有人与其冷漠,有些则是热情。


    这么久的时间,董裕已经能够从一些人的言语中知道对方的心意。


    可以说,别的可能没什么长进,但是察言观色的本事那叫一个蹭蹭往上穿。


    董裕用系统查看了一番这帮人的信息。


    几乎每一个都是十分难得的人才。


    可以说,刘虞在培养人才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哪怕刘虞没了,只要这些班底还在,那么幽州就不会乱。


    历史也证明曹操打败袁绍后,在不进行改变幽州格局的情况下,这里反而是他所得地盘中,最安定的一个州。


    “诸位,幽州经历此番劫难,百姓尚需安抚。”


    “刘使君虽然亡故,可是幽州尚在,幽州百姓尚在,需要让他们知道,哪怕刘使君不在了,幽州依旧是那个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幽州。”


    “何况,阎柔刚刚接任幽州刺史,也需要人来相助。”


    “你们可愿继续在幽州任职?”


    董裕看向众人,笑着相邀道。


    “吾等愿意!”


    “卑职愿意。”


    众人对视一眼,在很短的迟疑过后,便纷纷拱手应下。


    唯独田畴叹了口气,拱手请辞:“将军,请恕在下无礼,在下喜读书、钻研剑术,今后想要归隐乡里,一心研究所爱之物。”


    “还望将军允准!”


    田畴躬身一拜,显然刘虞的死对他打击挺大。


    “子泰!”


    “你!”


    齐周、鲜于辅等人纷纷不解的看向对方。


    “尔等不必再劝。”


    “我本就无意官场,若非刘使君百般挽留,在下早便辞官返乡了。”


    田畴摇了摇头,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强人所难了。”


    “不过此番田从事讨贼有功,若无封赏,恐让人寒心,我向朝廷请旨,授你议郎之职。”


    董裕也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为了给幽州官吏一个态度,随意给了田畴一个虚衔。


    “多谢董将军成全。”


    田畴心中稍稍有些感动,当即拱手道谢。


    “诸位,告辞。”


    田畴依次对着昔日同僚一一拱手,旋即翻身上马潇洒离去。


    有些人本就志在山水之间。


    显然田畴就是这样一个人。


    董裕之所以不强留对方,一是能够看清楚对方的志向的确不在此,二是因为对方的能力还不到那种不能用便杀的地步。


    “诸位,战事已了,随我回蓟县吧。”


    “待得安置过后,我便率军返回朝廷,为尔等请功。”


    董裕翻身上马,对着幽州文武说道。


    “诺!”


    “全军听令,返回蓟县。”


    阎柔等人一一上马,对着仅剩下的两万余兵马下令道。


    ...


    就在董裕离开后。


    徐晃一脸苦涩的看着典韦。


    “你说的是真的吗?”


    “恶来,你告诉我,你说的不是真的!”


    徐晃都快哭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主公说公孙瓒已经死了,这些鹿角没用了。”


    典韦心中暗笑,神色古怪的瞥了一眼那成片的鹿角。


    “不,不,不!!”


    “我太难了!”


    徐晃看着手中的锤子,一脸委屈的仰天喊道。


    这鹿角他埋的有多爽,拔的时候就有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