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怒火

作品:《顶替哥哥为大理寺少卿,惊呆众人

    沈峻看着管家离去的背影,愤愤道:


    “大人,这郡守大人如此嚣张,分明是心中有鬼,才这般急不可耐地想要拉拢大人您。”


    陈昭目光深邃,道:


    “此案牵扯到郡守曹家,本就在意料之中。


    他们越是如此,越说明心中有鬼。


    我们且按自己的节奏查案,不必理会他们这些小动作。”


    两人再次翻身上马,朝着衙门方向疾驰而去。


    回到衙门后,陈昭立刻召集众人,将仵作留下的验尸记录的内容告知众人。


    严映雪听后,怒道:


    “大人,如今证据确凿,这曹家必定脱不了干系。


    我们应当即刻派人将曹府众人缉拿归案,严加审问。”


    陈昭却摇了摇头,道:


    “不可冲动。曹家在桂林郡势力庞大,若贸然行动,恐打草惊蛇,反而让真正的凶手有机会销毁更多证据。”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陈昭沉思片刻,道:


    “沈峻,你继续暗中调查仵作生前的人际关系,查找他的死亡原因。


    严映雪,你负责安抚老翁,同时暗中留意衙门内其他人的动向,防止有人通风报信。


    至于王学海……”


    陈昭在王学海的耳边说了几句。


    王学海微微一笑,拱手一礼,道:


    “小人明白了。”


    沈峻咧嘴一笑,问道:“大人,你神神秘秘跟老王说了一通,叫他去干嘛?”


    陈昭摆摆手,笑道:“别问了,稍后你们便知道了。”


    陈昭说完,感觉口渴,拿起桌子上的茶喝了口。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展开行动。


    陈昭来到葛家。


    一间老旧的木屋,显得很寒酸。


    老翁见陈昭到来,连忙起身相迎,跪倒在地。


    陈昭安慰了老翁一番后,问道:


    “老人家,您再仔细想想,你女儿出事前,可曾有过什么异常举动,或者与什么人有过接触?”


    老翁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道:


    “大人,小女平日里深居简出,只是偶尔去曹府送些绣品。


    出事前几日,她回来时倒是神色有些慌张。


    我问她怎么了,她只说没事,让我别担心。


    如今想来,或许那几日可能在曹家遇到了什么人。”


    陈昭追问道:


    “那她可曾提起过在曹府遇到过什么人,或者发生过什么事?”


    老翁摇了摇头,道:


    “没有,小女只字未提。


    只是从那之后,她便时常做噩梦,夜里常常惊醒。


    我本以为她只是累了,没想到……”


    说到此处,老翁又忍不住老泪纵横。


    陈昭心中一动,又问道:


    “老人家,你女儿平日里绣的绣品,可都是送往曹府?可还有其他买家?”


    老翁点头道:


    “小女手艺好,绣的绣品在桂林郡小有名气,除了曹府,还有一些富户也会找她定制绣品。


    不过,曹府是大主顾,小女大部分绣品都是送往曹府的。”


    陈昭若有所思,道:


    “老人家,您可知曹府中,哪些人与她接触较多?”


    老翁想了想,道:


    “小女每次去曹府,都是与管家交接绣品。


    至于曹府其他人,小女并不熟悉。


    不过,有一次小女回来后,说曹府有个年轻的公子,对她绣的绣品赞不绝口,还多给了些赏钱。”


    陈昭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那公子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模样,老人家你可知道?”


    老翁摇头道:


    “小女没说那公子姓名,只说长得眉清目秀,衣着华贵。


    当时我也没多想,只当是曹府的贵人欣赏小女的手艺。”


    陈昭心中有了计较,安慰了老翁一番后,便离开了葛家。


    晚上,陈昭正在书房中对着案卷沉思。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轻轻叩响。


    “大人,郑大人有请。”


    是衙役的声音。


    陈昭眉头微皱,心中已猜到几分来意,但还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衙役前往郑伯安的官署。


    到了郑伯安的书房,只见郑伯安正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盏茶,神色间似乎有些凝重。


    见陈昭进来,他连忙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贤侄啊,来,坐,坐。”


    陈昭淡淡一笑,依言坐下,目光平静地看着郑伯安,也不主动说话,只等待他开口。


    郑伯安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


    “陈昭啊,今日请你过来,是想与你商议一下曹家这个案子。”


    陈昭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道:


    “大人请讲。”


    郑伯安叹了口气,道:


    “贤侄,曹家在桂林郡势力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案子,你能不能不要查了?”


    陈昭闻言,心中顿时明了。


    郑伯安这是想让他放弃对曹家的追查。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但还是强压下去,据理力争道:


    “伯父,此案证据确凿,曹家必定脱不了干系。


    若我们因曹家势力庞大而退缩,如何对得起桂林郡的百姓,如何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官服?”


    郑伯安脸色微变,他没想到陈昭会如此坚决。


    他正欲再劝,突然,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看来本官来得真不是时候啊!”


    话音未落,房门被推开,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正是郡守曹越。


    郑伯安见状,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道:


    “曹大人,你怎么来了?快请坐,快请坐。”


    曹越也不客气,大马金刀地坐下,目光在陈昭身上扫过,假惺惺地道:


    “今日本想请陈大人吃酒,谁知道陈大人不赏脸啊。这不,我只好亲自登门拜访了。”


    陈昭心中冷笑,面上却淡淡道:


    “曹大人客气了,陈某公务繁忙,实在无暇赴宴。”


    曹越也不在意,哈哈一笑,道:


    “陈大人刚刚上任,不了解这里面的情况,所以比较繁忙,本官理解。


    不过,今日来此,除了想与陈大人见见,还想与陈大人说说曹家这个案子。”


    陈昭心中一动,笑了声,目视曹越,道:


    “哦?曹大人对此案有何高见?”


    曹越摆了摆手,道:


    “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此案并无可查之处。陈大人,你莫要听信谗言,冤枉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