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1 章 蚍蜉撼天

作品:《楚兵

    “嘿,大哥,前面怎么回事?二个时辰不动了,咱家的肉食可不能坏啊。”


    “哎呀,兄弟。别前进了,堵了。听说洛阳城内出了大事。”


    圣武七年,十月初二。


    盘踞在洛阳城外的行商越来越多,拥挤的大道,车马一路堵了十几里。


    后面的楚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争先恐后,想插队前进。


    可前面的楚商却想逃跑,因为祸事了。


    呐喊声、吼叫声一直不停,他们害怕出现更大的祸患。


    可后面这些狗东西,生怕投胎慢了,一个个赶着往前挤。


    这个时候,有车马的商贾难了,他们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赤脚行商倒是简单,反正货物都是背着的,起脚就跑。


    于是乎,踩着洛阳城外的田梗,大量楚人宛如蚂蚁一般,源源不断的离去。


    而在这些离去的人当中,就有不少眼神有异,显然是各家各族的细作。


    -----------


    洛阳城外三十里,小青庄。


    这是洛阳城外的一处雅地,有不少南阳文士都会来此慕居。


    尤其是的伊水旁的三木阁楼,更是文士提词斗诗之地。


    可若是问最雅的地方在哪?


    必然是此家主人的——青竹山庄。


    石阶苔色上檐青,


    小灶茶烟带雨烹。


    偶有农家携酒至,


    柿林深处说秋声。


    小青庄外,良田无数,


    此中耕田之人,有不少眼神锐利,身材雄武的粗汉,


    那身姿身形,一看便知是军中猛士。


    “哒-哒-哒-哒……”


    马蹄清脆,踏泥飞溅,


    一位黑衣江湖人士,快马加鞭,在无数兵卒农夫的注目下,于二丈庄道上奔腾而过。


    山庄门口,有铁甲兵卒十名。


    黑衣剑客验明正身后,铁甲兵分出一人,


    带着他迅速七绕八绕,来了一间雅致的竹院门前。


    少顷,开门的是个娇美的女子,


    她身材高挑,面容秀丽,高高在上,


    眼神冰冷的接过了信件后,呵斥兵卒和江湖人士离去。


    女子轻蔑的扫过信件,一开始还不在意,


    可只是看了一眼,当即脸色大变,狂奔进了院子。


    “公子……公子!出大事了,洛阳出大事了。”


    小青庄,竹屋可不小,


    长宽四丈,内中梅兰菊竹,舆图兵册,应有尽有。


    文人雅士,这些是必备的,


    最关键的是,还得有一张大桌子,


    能让竹屋中,身材高大,脸颊菱角分明,


    眼神透着一股幽深的长发男子,书写文韬武略。


    女子‘砰砰’的脚步声,一路喊叫,自是惊了竹屋中的几个人。


    萧曼汐的失态,杨重楼还没开口呵斥,她姐姐萧曼玉就先开骂了。


    “什么事情?毛毛躁躁,扰了公子雅兴。”


    “不是……不是,真的是大事。”萧曼汐很急,娇躯气喘,将书信递给了杨重楼。


    竹屋里,杨重楼眼中透着一股魅人心魄的幽深,


    他不慌不忙,摊开楚纸,一边踱步,一边看信。


    如果说毒士了然是周云兵道上的唯一对手。


    那么杨重楼,就是足以挑战赵王系统的人物。


    一个这样的天纵奇才,必然带着一股难以想象的狂傲跟自信。


    那种披靡天下的魅力,对萧家姐妹有致命的吸引。


    【恶吏蒋大,欺害黄家盲嫂,牛卫百户黄九,多次上告无路。遂杀上官,聚牛卫过千……】


    看到下面几句,饶是杨重楼乃定力极强之人,也忍不住惊叹的呢喃道,


    “黄九攻陷明德门,号召天下,诛无道,灭暴楚?”


    竹屋里,还有一身着华贵桑锦,气血澎湃的老者,


    他听了杨重楼的话语,当即大惊失措,


    放下茶杯,跨步而来,抢过楚纸后,一目十行,


    “哈哈哈……明德门可是洛阳城的南正门,这黄九是真不要命。”


    “如今,楚国北伐,左牛卫百户造反。项济可是脸丢大了。”


    “国战在即,没想到项楚,竟然闹了一个好大的笑话。”


    “笑话?!”萧启鸿前面两句,杨重楼没有在意。


    但说到‘笑话’时,文魁郎杨重楼眼里,却闪过了深不可测的幽寒,


    竹屋内,杨重楼离开大桌,负手而立,缓缓来到了舆图前。


    尽管四年前的洛阳之事,他犯了不少失误,但依旧被南阳萧家委以重任。


    就连宗师老将萧启鸿,实际都是派来保护他的。


    整个洛阳附近的萧家力量,全归杨重楼指挥。


    洛阳正南,


    明德门,乃楚国之颜面。


    明正其身,德行天下,称明德门!


    此为圣明皇帝,修筑明德门时亲手提下的。


    大楚讲究坐北朝南,故皇城在北,正门在南。


    明德门是洛阳最宏伟的正门,三座城楼,一大两小。


    前方护城河宽阔,勾连洛水,货船可一路直通黄河。


    竹屋里,身材高大的黑衣书生,不停在舆图面前踱步。


    某一刻,杨重楼嘴角冷笑,


    他二指夹住泛黄的楚纸,对着萧启鸿,目露轻蔑,冷哼道,


    “两天?已经两天了!黄九竟然可以守住明德门两天。”


    “那这个事,也许就不是‘笑话’这么简单了!”


    天下有一种东西,叫做大势,叫做神威。


    此物无形,却是实实在在的,它甚至能左右一个王朝的兴衰。


    在萧启鸿跟两个女徒弟惊愕的目光中,


    杨重楼将楚国都城标上了时间,随后眼眸深邃,冷笑道,


    “从现在开始,黄九此人,蚍蜉憾天!”


    “他每多坚守一日,大楚国运就要下降一分。”


    “如果第十天,圣武皇帝还拿不回明德门。那……哼哼。什么都难说了。”


    ----------


    河洛乃中原膏腴之地。


    金城千里,水网密布。


    洛阳附近,像小青庄这种门阀庄园,不下数百个。


    萧家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布局,


    杨重楼料定了圣武一朝必然要大乱。


    所以南阳力量早已潜伏,目前能调集约六千精兵。


    必要的时候,南阳节度使萧世安,可率领精锐步骑二万,族兵三万支援。


    这五万人的力量,足以改变洛阳的一切。


    “重楼,我们的谋划里,楚国伐赵陷入僵局后,各地动乱才有可能开始。”


    “大楚如此鼎盛,明德门黄九竟然敢反。却是何故?”


    黄九的资料,已经被南阳兵卒拿来了。


    此人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百户,所以萧家细作这里,也不是很全面。


    上头只是粗略记载:


    黄九原籍阳城郡,一家兄妹九人,溺死三个,灾死二个。


    由二哥二嫂,将黄六、黄七、黄九等人带大。


    黄九少年多智,性豪烈,圣武元年入左牛卫,


    中原战场,立功不少,升任百户。


    “这个人平平凡凡,武艺七品,也算不得厉害。怎么就敢做如此大事?”


    “萧老不能这么看。”竹屋里,杨重楼接过黄九的书册,一目十行后,开口道,


    “黄九、周云这种人,是学不来的,他们天生天养。事情逼到那个份上了,他们就能行。”


    黄九的事情,杨重楼看一眼就想明白了。


    长嫂如母,母冤不得屈,子何以苟活?


    黄九等人,流民出身,能跨越阶级,来到百户,


    在洛阳城中站稳脚跟,其本身能力是绝对不弱的。


    他们之所以愿意艰难苟活,是因为兄长家小还在。


    如今,洛阳小吏横行,恶官猖狂,他们这些窃取果实者,视黄九等立大功的兵卒如草芥。


    卓神通之事历历在目,中原战兵本身就怨气很大。


    他们用兵打下宋国,平了中原。结果是这群阿谀小人当道,他们如何能服?


    楚国将事做绝了,当苟活都成奢望时,


    黄九等大头兵,岂会乖乖等死?他们把脑袋压上去,什么都有可能。


    只是这一切,太快了。


    快的超过了杨重楼的想象。


    在他原本的计划里,楚赵开战,周云必然会掀起河北风暴,


    前期赵军兵强马壮,根本就不用打,楚国不管那个战场都是输。


    楚国要打持久战,只能靠国力,靠坚壁清野,


    靠连续战争,拖垮赵国。


    可如此,楚国将遭到巨大的后勤压力,到处都会吃紧。


    圣武皇帝项济诛杀权贵跟颁布‘大诰’,后果是恶劣的,


    配合战争,这将会让楚国空心化更严重。


    下层百姓苦不堪言,官府小吏欺压无度,门阀权贵离心离德。


    庶民与权贵的力量全部散失,这个时候,只需要几个外力事件,


    圣武皇帝沙洲上的巍峨楚宫,将会轰然倒塌。


    “重楼,”南阳老节度使萧启鸿,观看舆图良久后,


    才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帝都洛阳,兵力雄厚,有左右御卫二万五千人,左右牛卫三万人。”


    “明德门守了两天,这是不是说明,兵威赫赫的圣武皇帝,没有想象中的厉害?”


    竹屋里,萧曼汐跟萧曼玉,听了师父的话后,


    不禁眼神各异,面露嫌弃。


    重楼公子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萧启鸿竟然到此刻才明白。


    只是,两个心高气傲的女剑客不知,这其实不怪老南阳节度使萧启鸿。


    要知道,圣武皇帝的建安军,那可是战功辉煌,夺下了一个帝国的铁军。


    孟百川,河原战场,横行四方。


    丁肆业,镇守定襄,藐视突厥。


    杨猛,先登无敌,斩将夺旗。


    王武、余建山、安庆、南野,崔浩……等等,这一个个猛人,一件件战绩,


    很难让萧启鸿这种老兵家觉得,圣武皇帝兵事不行了。


    竹屋内,仔细观看舆图,


    杨重楼眼眸如深渊,低沉却肯定的道。


    “现在就看一个关键,三万牛卫,能不能夺回明德门。”


    “左右御卫,崔浩跟江禄是绝对不可能离宫的。楚国的脸面,就在刺面将军南野手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