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7 章 十九王爷

作品:《楚兵

    “嗯!!”


    龙台之上,楚帝天威一哼,


    户部袁尚书当即软塌在地,他再也管不了什么后果,


    愣头着头,就直接报实数。


    “启禀陛下,洛阳陈粮八百钱,新粮一贯二,精粮两贯五到三贯。”


    户部尚书的话,令大殿里,满朝官员眼眸震惊,倒吸了一口冷气。


    知道这几年大楚富足,没想到如此可怕。


    一石粮食才八百钱?洛阳熟练的长工价一年十贯,短工也有五六贯。


    那岂不是说,一个短工就能养活四五口人?


    中原王朝,何时如此鼎盛过?


    可正当大伙想要歌颂皇帝圣明时,


    户部尚书又开口了。


    “赵贼平城,陈粮五百钱,新粮八百钱,精粮一贯五到两贯……”


    匪夷所思!


    简直匪夷所思。


    平城的粮价比洛阳的还低?


    楚国中原二十一郡,在经历大治后,摊丁入亩,粮食满仓。


    没想到,关外贫瘠的赵国,竟然比楚国粮食情况还好。


    户部袁尚书说完,叹息一口,跪伏磕头,静静等待结果。


    杀吧,杀吧!这提心吊胆的官,他是一天也不想干了。


    没想到,楚帝没有继续理他,


    反而将目光移到了第一权臣,崔中书的身上。


    “崔爱卿,昔日你为北疆大政官,赵国之事理应了如指掌。”


    “可秋收看来,你不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吧!”


    大殿,平地惊雷。


    圣武皇帝竟然要对北疆集团,二号人物发难了。


    不过想想也对,皇帝已经平定了南方两王。


    诸多大军也是重新编练,北疆势力只是他麾下其中一股力量而已。


    楚帝已经到了,可以跟崔中书摊牌的时候。


    只是有些令人唏嘘,这一天似乎来的太快了,


    才短短几年,没想到皇帝竟然一点不念旧情。


    “陛下,臣于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地乃耕牧政权,国中肉食占用很高,粮价自然要低一些。”


    崔中书眼神冷厉,不卑不亢的回答,


    龙台上下,北疆大政官与昔日的首领针锋相对。


    那毕竟是曾经北疆的首领人物,


    如今,楚国十二卫大将军中,有八个是原建安军势力。


    虽然这些大将军嫡系兵力不多,但这些虎狼之军,


    让北疆势力,依旧占据楚国很强的力量。


    “哈哈……”龙台之上,皇帝笑了,笑的鬼神莫测。


    “崔爱卿与朕几经生死,朕自是知道你的忠心。”


    说完这句客套话,圣武皇帝忽然龙颜大怒,咆哮怒斥大殿群臣。


    “只是……乾政殿里面有蛀虫。楚国人中有赵奸!”


    “有些人祸国殃民,用拉车掩盖,走私北狄大马。楼关刚过就银钱付齐,真是大方。真是好胆!”


    靠着第三根雕龙大柱,龚家六叔站在满朝文武的边角。


    他呼吸急促,满头大汗。


    望着甲胄响动,踏步而来的禁军,他差点就要开口求饶了。


    可就在他呼吸粗重,双腿发软时,


    四名禁军绕过了他,径直走向角落里的王家将门。


    “项济,你倒行逆施,忘恩负义,必不得好死!”


    “项济,你不得好死,老子在前面等你。”


    “蚍蜉尚且能撼天,楚国迟早亡于你手……昏君!”


    ……


    大殿之中,王老将军的声音愈来愈远,直到在金銮殿彻底消失。


    可他陈留王家的哀嚎,却依旧在金銮殿飘荡。


    令御窑金砖之上,无数公卿权贵,恐惧不已,头皮发麻。


    皇城司、护龙司,就像两把刀,压在这些大族头上,但凡敢动,就是死路一条。


    龙台之上,皇帝龙威赫赫,楚国群臣匍匐在地。


    圣武皇帝缓缓起身,走到九阶玉台的边缘,


    在那里,他可以俯瞰乾政殿外,宛如阡陌的五千虎狼禁军。


    下一刻,项济扫视群臣,面无表情的冷哼,


    “朕为天下黎民,呕心沥血,终究是无人能懂。”


    “尔等良田万亩,妻妾成群,荣华富贵已有,何须执着送死?”


    这四年来,项济没有一天不是兢兢业业的忙碌,


    所有奏折,他都要亲自把关,大楚帝国的事情,他基本了如指掌。


    可四年时间里,圣武皇帝愈发觉得无人可用。


    天下无志同道合之士啊!


    这些权贵碌碌无为,却占据高位。


    问事无对策,行事就退缩,真乃尸位素餐之辈。


    “来人,起圣旨!”


    九阶玉台,皇帝走了,数量庞大的宫娥、太监也走了。


    金銮殿殿上,只剩下一个可怕的公鸭子嗓音在回荡。


    “即日起,颁布楚国《大诰》……”


    “从此之后,贪污者死,懈政者死,与民争利者死。”


    “为还给天下楚人朗朗乾坤,凡触犯《大诰》四十三条者,皆可杀之!”


    -------------


    洛阳城东,


    豪族林立。


    一座三进的府邸中,老太监跟小主子点起来一堆柴火,他们在烤鸡蛋。


    “赵人都是用软纸沾水包住,烤出来焦黄焦黄,本皇子以前在赵王府吃过一次。”


    “嘿嘿,那行。咱家给主人弄。含着这个,将来命好。”


    小院墙角是五六棵老树,


    老树那头,洛阳声震九天,举国同庆。


    可老树这头,府邸小院却是极为清幽,


    偌大的中堂前院,长满了杂草,


    仆人早已跑光,只剩下老太监跟这个小主子了。


    忽然,正当小主子吹气剥蛋壳时,


    ‘砰’的一声巨响,大门被兵卒的粗暴撞开了。


    东厢房、西厢房、前院垂花门、后院长廊,甲胄响动,数百兵卒包围了此地。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落叶下,生死之际,主仆二人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十一岁的十九王爷,两眼不舍,环视软禁他四年的院子。


    下一刻,他对着雄壮的兵头说道,“请问将军大名?”


    闻言,络腮胡的草莽大汉跟同行几人互视一眼后,行楚礼道,


    “小的左牛卫明德门百户黄九,下等人一个,算不得将军。”


    “黄九将军,能让本王吃完这枚烤蛋再上路吗?”


    杂草小院,幼主孤仆,


    小小请求,黄九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安南郡十九王爷,听说被囚禁的四年,一直老老实实。


    如今武卫大将军平定蜀国,成都攻陷。南安节度使被下属所杀。


    按理说这个小王爷已经是废人了,没想到上头还是要赶尽杀绝。


    这些情况,黄九等粗汉也是摇了摇头,


    干洛阳官军这两年,他们哪里是个兵?简直比匪还不如。


    “王爷请便,黄九候着就行。”


    杂草小院,老太监哭了,


    他颤颤巍巍的给十九王爷,喂了一枚烤蛋,


    小心的整理好他昂贵的桑锦,尽力维护最后的体面。


    小王爷生于富贵之家,自幼聪慧,四书五经一学就懂,


    他没害过任何人,处处小心谨慎,为何就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


    忽然,老太监眼神一寒,将自己手里另一枚蛋,囫囵吞下。


    下一刻,老人就像勇士一样,拦在十九王爷身前,朗声喝道,


    “我安南郡节度府,受命于楚太祖,世代镇守南疆。”


    “今皇帝无过杀南安郡子,此乃背信弃义,小人之举。”


    帝都洛阳,秋风萧瑟,落叶簌簌。


    帝国举族欢腾的呼喊声中,


    数百草莽兵卒,带着两个染血的布包,离开了城东长满杂草的三进府邸。


    只是这些离去的兵卒,做梦也想不到。


    洛阳项氏,在安南郡没有造反的情况下,


    罪出无名,如此杀害安南郡的贵子,


    这极度践踏边地门阀的行为,让中原彻底失去了南疆的民心。


    这为之后,长达数百年的云南道动乱,埋下了祸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