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7 章 周云之谋

作品:《楚兵

    圣昌二十三年,彼时楚国官军南逃,马邑沦陷。


    建安军被迫进入山林,发展力量。


    骑一营李兴,进入五峰山深处后,


    他给山林带来了全新的武川秩序,并很快统一马邑西部散落的山民。


    李宣结合地势,果断修筑了云都山城。


    武川集团当时情况危急,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想到,他们最终能占据五郡,成为赵国。


    当初迫切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军事据点,以便长期跟异族周旋。


    如此背景下,云都山城在修建之初,就有强大的军事价值。


    圣武三年,二月初四,寒风带雪。


    云都山,


    楚军大营。


    随着赵王周云归来,云都山城毫无悬念的成了整个赵国的指挥部。


    养鹰房就在帅帐几步外,茫茫雪山的鹰鸣几乎没有停过。


    一道道命令从这里下达,飞往各地战场。


    当然,除了天空传信之外,


    奔腾而走的战马,也随处可见,哨旗传令,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人永远比鸟可靠。


    不过此刻,即使周云有兵神系统操盘,但也只能做了一些查漏补缺的事了,大方向是不敢动的。


    赵国跟突厥的战争已经全面铺开,且是全局血战。


    这已经度过了排兵布阵的阶段,基本到了决胜时刻。


    真正的大基调,早就被大政官李宣就定了下来,


    各部队任务早在一个月前就确定了,


    现在就算有再好的计策,用下去也是添乱。


    何况李宣的战略战术,周云都看了。


    老实说,这个讲武堂第一代杰出子弟,其能力令周云刮目相看。


    兵神系统观测的S+,还是无话可说的,李宣的实力已经在最顶级的兵家行列了。


    实际上,就算周云自己全程在赵国,打法也跟李宣差不多。


    之所以他没有打出自己的效果,是因为李宣没有足够的威望。


    同样的战法,赵王用出来,就是比李宣厉害的多。


    北狄入寇这段时间,整个赵国,都变成了战区。


    近百万赵人,停止生产,全民皆兵。


    有直接参加战争,有间接从事后勤,总之都在围绕着赵军行动。


    但此刻,赵王周云综合考虑后,


    率先解除了云都山城的一级战备军令。


    老宋头跟一些有经验的基建部队已经开工了。


    农闲时,河道要扩宽,


    水库周云也看了,有些不合理,必须要修缮。


    这就是兵神系统的推演能力,


    它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战争跟发展不冲突,赵国已经取得了优势,不需要所有的力量都为战争服务。


    且很多力量,在战争中价值很低,几乎到了能忽略不计的地步。


    连绵起伏的云都雪山,自周云来了后,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云都山的兵马不再浮躁,


    十几里山城附近,也出现了各种忙碌的山民,


    他们的身影,与那一座座雪原中的军营,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雪中赵兵图。


    老树营区,


    昔日李宣跟张马居住的营房附近。


    赵王在那棵老树旁,搭建了帅帐。


    尽管现在天寒地冻,但周云依旧不喜欢完全封闭的指挥部。


    尤其是进位宗师后,周云气血之力强悍,根本无惧寒冷。


    赵军草创,一切讲究务实,


    军用品、放案牍的桌子,都是李宣过去的旧物,拿来就用。


    有些实在看不过眼的,学刘忠武搞法,铺一块毛皮,也就算了。


    这要是被中原权贵看见,必然会鄙夷北疆贫贱,不上档次,


    他们眼里,天下三大执棋者之一,该是无上人物。


    赵王周云的中军帅帐,竟然是一个简陋的旧木营房,简直是侮辱体面。


    帅帐靠南的一侧,营布始终是打开的,


    放眼望去,赵国各族部队,旗帜连绵,占地数里。


    丁秀青这两天贴身保护周云,她宗师六重了。


    练的是龙象神功,听玄真说,造诣比童虎高很多。


    也就是说丁秀青的极限能力,可以短暂提高到宗师九重,


    她本身的实力只跟龙象神功坚持的时间有关系。


    此刻,她卸下面具,穿了一件白色戎衣,


    在周云附近,眼神警惕的为他煮水沏茶。


    营房中,陌生人太多了。


    梅家云都山城将领,梅朝方。


    雁门郡李家堡上官氏家将,上官彪。


    还有各地来的宗族将官,以及一些北上抗击突厥的义士头领。


    他们一共二十余人,分坐在大营两侧,


    赵营虽然简陋,好在火盆跟兽皮足够,


    大伙也不论身份,不少将领都是蹲个小板凳就坐下。


    参战的很多人,眼里都闪烁异色,切莫小看这个简陋的营房,


    也许打败突厥后,这里的主人将要取代突厥,成为拓跋鲜卑那样的王朝。


    从战场形势看,赵国已经占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赵主仁义,得道多助,支援几乎连绵不断。


    就在昨天,云都山已经确认,太原丁宏度深明大义。


    此国难当头,决定派遣两万丁家兵马,出楼关,过雁门,来支援赵国。


    这可是太原一半的族兵,没想到丁老节度使竟然舍得根基,这实在令北疆众族刮目相看。


    算上太原兵马,加上梅家、上官家、各地庄堡,


    云都山城将会聚集六万多兵甲精良的青壮。


    如此多的精锐,由赵王周云率领。


    铁力可汗再不走,估计他可就不一定走的了了。


    主位上,赵王威严无双。


    这个白手起家的雄主,偶尔询问一些将领的情况,


    他时不时下达军令,一个个将官领了任务后,离开了帅帐。


    一支杂乱的大军,若想形成战力,整合是最重要的。


    周云知道,彻底整合不现实,时间肯定也来不及。


    他只能开启兵神系统,在其战力最高峰值,做一些适当的安排。


    临阵大改,乃是兵家大忌。


    正当营帐里,周云忙的不可开交时,


    营帐外,军靴踩踏积雪,响起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噗-噗-噗……”


    李义气喘吁吁的进了营房,他环视了帅营一眼,对赵王行楚礼,满头大汗道。


    “军情紧急,请赵王屏退左右……”


    军情紧急!?


    赵王亲卫统领如此说,这种场合,都不用赵王开口,


    营帐里的各地将领或是代表人物纷纷主动靠退。


    可就在大伙快要离开时,周云开口了,


    “梅将军跟上官将军乃赵国基石,你二人留下。”


    梅家有一万多兵马,上官氏就更不用说,八千精锐堪比赵国一线兵卒。


    无论在哪里,实力决定地位!


    这一战至关重要,赵王周云必须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李义斜了一眼梅朝方,这个三角眼,一看就是个精明的人物。


    上官彪也不是东西,都还跟他打过仗呢!


    可赵王开口,那他自是不敢质疑。


    李义牙关一咬,说出了令整个营帐头皮发麻的事。


    “启禀赵王,定襄城破了。”


    “武川镇丢了外城,内城也坚持不了多久。”


    “杨延送来最后一只大鹰,要咱们照顾步一营的后人,将来,重建步一营……”


    定襄!


    定襄城破了?


    李义此言一出,丁秀青美眸黯淡,俏脸如同死灰。


    天命孤星,克煞亲友!


    赵国这样的好局,竟然顷刻之间可以变坏,


    一股悲凉,充斥着白甲女将全身,令她娇躯忍不住颤抖。


    “不关你的事,战场瞬息万变,一切都很正常。”


    情况危急,周云没有再过多的关注丁秀青,


    他起身后,大步来到营帐中央,接过了李义递来的鹰书。


    仔仔细细看了两遍,赵王的脸色越来越冷,


    整个人散发出一股恐怖的威压,


    灭赵者,封漠北可汗。


    有功者,得各王旗草原。


    铁力要干什么?基业不要了,跟赵国同归于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大的封赏,草原人肯定要彻底狂暴。


    周云又仔细看了后面,


    坏消息太多了,整个赵国全线都遭到了打击。


    河原、武川、野狐关岌岌可危……赵国的防线随时可能崩塌。


    帅营里,气氛压抑的可怕。


    谁都不敢打扰赵王思索,


    梅朝方、上官彪面露沮丧,低头无言。


    这样的封赏,换谁谁也拼命啊。


    如果项楚愿意把国土甚至皇位,拿出来赏赐将领和兵卒,


    那高句丽跟西突厥能有一个兵回去,就算他们厉害了。


    要知道,当年段渊大纛立木,只是封赏田地,楚国郡兵都能媲美突厥王帐军。


    若是有官位、皇位,大楚的综合国力完全激发,能把漠北掀翻。


    羊皮铺满的帅营中,赵王负手而立,缓缓踱步。


    远方,号角嗡鸣,呐喊声不断,数万赵军正在操练。


    营房里,


    周云脸色阴晴不定,星目却渐渐光亮了一些。


    周云是谁?那可是有兵神系统的男人。


    有这种跨越时代的分析能力,他一眼就看出了根本。


    铁力这是要——换国!


    漠北他不要了,他要赵国。


    思想是不可逆的,赵国的文化思想超过这个时代。


    制度、技艺、人才,也会留存很久。


    只要赵国有二三十万人效忠突厥,铁力继续执行赵国国策,


    那么北疆的一切,大概率会恢复,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如果成功,突厥族就会取代赵国,拥有超强的国力。


    但换国这种事情,铁力当然不可能明着说出来,那是傻子行为。


    如果那样,阿史那哈蒙等于背叛自己的祖地,


    去当突厥族的叛徒,草原各部谁也容不下他?


    当年北魏孝文帝改胡入汉,是北魏亡国的直接原因。


    所以在萧成章的谋划下,


    才有这一系列高明的封赏。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伟大的可汗,为了他的民族,甘愿牺牲一切。


    草原的勇士们,去赢下这场圣战吧。


    -------------------


    云都山城,炊烟缭绕。


    夕阳西下,霞光映雪,


    要造十万人饭的火头营,进入了最忙碌的时光。


    兵卒伙食很丰盛,鸡蛋、牛肉、羊汤,还有胡饼跟饭团,


    这让一些楚国来的义士,一个个流连忘返,大骂楚官都是畜生。


    固有印象里,北疆是弃外之地,苦寒之所,还以为活的水深火热。


    没想到,他们这些中原庶民,才是真正的苦寒之民。


    北疆赵国,在武川集团的治理下,除了人什么都不缺。


    老树旁,帅营里多了一个身影。


    刘庶来了,一天忙碌的整军后,兵司大衙官终于休息了。


    有过阿骨部履历的刘军师,对突厥国的兵力构成非常了解。


    他跟李义在舆图前分析了各种可能性。


    可越说就越难受,刘庶瘦脸很沮丧,


    不管怎么看,铁力要玩同归于尽,赵国根本打不了。


    赵国有云都山兵马,突厥也有一支兵马没出现过啊。


    北战打了一个多月,征南大王杨双始终没有露面。


    上一次楚国北伐,杨双一出手就斩了丁布。


    后跟更是在古河沟,将楚帝跟赵王的崛起,压制了数年。


    突厥第一勇士要是决胜时刻,直接冲击赵王本部,


    那将是野狐关战场毁灭性的灾难。


    北风带雪,严寒让这片土地贫瘠。


    营帐内争吵不休,有刘庶这个大嘴巴,连梅朝方跟上官彪都加入了议论。


    赵王周云缓缓踱步,来到了营口,


    苍穹灰暗,漫天雪花,


    像极了那年在河原的时候。


    远方已经点起了篝火,火房前,数万赵军排成长龙,喧嚣不止。


    如果说,前几天是铁力可汗的十字路口,


    那么今天,就是周云该决定武川集团,何去何从了。


    是让,还是拼!


    如果让,那就要退出赵地,要么前往太原,


    要么入河北,驱散高句丽,占据幽州。


    如果周云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宗族,那他可以走,还有机会。


    但如今武川赵王,天下群雄除之而后快,岂会给他崛起的机会。


    更何况,北狄国代赵成功后,将会诞生一个强国。


    对于同等潜力的李氏,必然会斩尽杀绝。


    如果打,那太难了。


    双方的硬实力,差距太大,征南大王还不知藏在哪。


    赵王这段时间逼迫式压制,就是在逼杨双出来,


    可惜,杨双还没找到,铁力可汗就梭哈了。


    营房门口,


    寒风灌进周云的甲胄缝隙。


    某一刻,脸似刀削,眼如星辰的周云,仰天长叹一声。


    赵王开口了,他声音很小,但却毋容置疑。


    “刘庶、李义,通知各部,决战提前,我们等不到十二日了,”


    定襄城虽然被攻破,但周云猜测,李宣跟王右宁哪怕打巷战,也许还能抵抗几天。


    河原、武川镇,都还能牵制几日。


    云都山大军要是还等八天,赵国肯定没有这个时间了,


    这些大规模的突厥兵马,真要全部来了野狐关,


    那除非汉光武帝刘秀上身,否则,常规作战,谁来也没用。


    二月八日?!


    营帐舆图前,就算是刘庶、李义对赵王很有信心,也不禁面露担忧。


    太原丁家两万兵马要二月十日才到,那可是两万核心。


    还有很多各地部队,也没有完全集结。


    八日跟十二日虽然只差四天,但兵力差了接近一半。


    “管不了杨双,管不了一切,车到山前自有路。”


    帅帐里,说完此话,周云抬手阻止了刘庶、李义,


    赵王目光炯炯,披靡天下,斩钉截铁的道。


    “二月八日,周云与铁力一决生死!”


    “不是赵国灭突厥,就是突厥亡赵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