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1 章 重楼三问

作品:《楚兵

    珠宝坊,星月楼。


    杨重楼的话,令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


    这个像对又不像对,搞得武川子弟,一度怀疑自己的认知是否正常。


    二楼窗台,周云负手而立,陷入沉思。


    杨重楼问题的关键,实际是保护弱者的问题。


    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强有弱,强者永远能得到更多,


    当这个强者财富数量超过一个临界值时,财富的增值速度,弱者就永远无法企及。


    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剧烈,最终就会发展到,富者良田万亩,穷者无立锥之地。


    但若说勤奋努力是错,那肯定谈不上,


    勤奋努力永远都是对的。


    良久后,赵王叹息一声,他还是答不上。


    长风吹过赵王文武锦袍,周云淡然道,“请文魁说第二问吧。”


    闻言,杨重楼郑重的行了楚礼,


    能让赵王认可,是他的荣幸。


    “重楼第二问,如果一个勤奋的人,跟一个懒惰的人,获得报酬一样多。一个聪明的人,跟一个愚笨的人,获得银钱一样多。到底是对是错?”


    杨重楼的话,令周云再次陷入了深思,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


    如果勤奋跟懒惰的人,报酬一样,那就是在鼓励人们变的懒惰。


    如果聪明的人,跟愚蠢的人待遇一样,那么聪明的人就会选择愚蠢。


    所以,他们的待遇必然要不一样,如果一样,那社稷就会停滞不前。


    因为对国家做出巨大突破的,必然是那一小撮最聪明的人。


    可如果说第二问错,那岂不是又回到第一问了?


    窗台前,周云望着街道上,贩卖柴薪的壮汉,为了几文钱,跟一个妇人说尽好话。


    大楚赵王,不禁久久不语。


    星月楼里,高大的黑衣书生,眼眸幽深,继续讲道。


    他带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以一股俯瞰天地的姿态,发出朗朗之言。


    这一刻,杨重楼仿佛在与历史上,最强大的圣人论道。


    “重楼游历半生,走过三山五岳,诵读万卷经书。”


    “狼群里,必然是狼王吃的最好。猴群中,必然是猴王待遇最高。”


    “那如此说来,人群里,就应该是人王吃的最好才对。”


    “可历朝历代,都在谩骂权贵,认为其是祸害根源,亡国皆出于此辈。”


    “所以,重楼第三问就是,历朝亡于权贵,而历朝又都出现权贵,权贵出现是否合理?”


    “一个文人义士欲除之而后快的阶层,却在历朝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此为何解?”


    洛阳繁华似锦,长街车水马龙。


    星月楼台,赵王周云挺如苍松,威风赫赫。


    此刻在大楚,太师府求学的孩子早已消失,他已经是一言而定人生死的赵王了。


    可此时,他心中却五味杂陈,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千古文人都在寻找的答案。


    杨重楼在桌前风轻云淡,可他的每一句话却重如千斤。


    如果说权贵出现不合理,可历代王朝皆不避免此物。


    如果说合理,那么历代王朝基本亡于官僚臃肿,权贵横行,民不聊生。


    这一刻,周云的眼前恍惚了,杨重楼的朗朗之言,声音似乎越来越大。


    渐渐地,周云看见了一些人,那都是中原大地的风云人物。


    赵王仿佛穿过了历史长河,来到了一位老者面前。


    这位老者身材高大,带着徒弟,风尘仆仆,在周游列国。


    某一刻,老者发出洪钟大吕之音。


    “天道在于仁义、礼乐、教化,君为轻,民为重……”


    谁料,老者还未说完,虚空荒原中,又出现了一座大能。


    他的声音穿透历史穹苍,让人振聋发聩。


    “匹夫之言,可笑可笑。人性至恶,岂可依赖人性,必要以严苛峻法治理天下。”


    正当周云沉寂法家话语中时,远方响起噶几噶几的机木声,一位老者正在用工具打造牛车。


    闻听法家之言,老者放声大笑,声震苍天道。


    “律法终究要人判,老夫想问,是先有人还是先有法,既然先有人,那就是人定法,法何以凌驾于人?”


    “兼爱,非攻,才是煌煌天道。”


    天道?


    究竟什么是天道。


    王朝更迭,土地兼并,乱世重造,权贵重生,每一个朝代都难逃三百年宿命。


    杨重楼之言,就像这代代王朝的疑问。


    尽管每一个王朝都会吸取上一个王朝的教训,可每一个王朝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正当周云沉寂于墨家之言时,一声声洪钟之音响彻原野。


    一个个天骄人物接连出现,


    道家老者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意。


    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接踵而至,层出不穷。


    他们仿佛打开了中原民族思想的枷锁,在挥斥方遒,描绘一条条中原大道。


    可杨重楼的三个问题,依旧无法解答。


    终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家争鸣结束了。


    汉武大帝宛如骄阳,横贯古今,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北灭匈奴,完成中原民族第一次封狼居胥。


    大儒董仲舒改良儒学,维护大统。桓宽提出沿用千古的《盐铁论》。


    从此,中原大地开启了,儒皮法骨的篇章。


    --------------


    星月楼,二层雅座,


    无数武川兵卒在聆听杨重楼的言论,


    大兴教化,在北疆早已进行多年,


    尤其是周云这些护卫,都是武川镇的佼佼者,


    文魁郎的道理,他们自然能听懂一些。


    窗台前,周云从百家争鸣中醒来,他看见一只燕子。


    燕子抓起小虫,飞向远方大树,


    树杈上有个鸟窝,里面是嗷嗷待哺的小鸟。


    星月交替,代代传承。


    明年这个时候,燕子又会出现。


    某一刻,赵王周云似乎想到什么,


    它眼神冰冷,打断了杨重楼道。


    “文魁郎,本王问你,以你看法,北疆‘国策论’是对是错?”


    闻言,杨重楼先是一惊,随后思索片刻,“‘国策论’乃是千古大道,必然是正确的。”


    “可‘国策论’中,最急切的是摊丁入亩,最根本的却是大兴教化。”


    “大楚门阀百年,能人异士多如繁星,他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根本不同意。圣武改革,必然失败……”


    ‘失败’两个字还没说完,窗台前,赵王便动了。


    一柄锋利的宝剑,电光火石之间,精准的抵在杨重楼的脖子前。


    赵王周云执帝王剑,嗤之以鼻道,“我爷爷说,实践出真知,有些事轮不到他们不同意,没做怎么知道一定输?”


    “杨重楼,再问你一次,降是不降?”


    异变突发,星月楼里,所有江湖客都愣了。


    他们赶紧低头,瑟瑟发抖的吃饭,假装看不见。


    不少高手在回味方才赵王那一剑,


    太快了!太准了!


    快如流星,精准无比,江湖中估计无人能敌。


    萧家两位剑客,第一时间就想出手救人,


    但被秦寄锁住脖颈,那手指如铁钳,她们只能空流眼泪,却无法动弹。


    赵王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长剑抵在喉咙,没人会觉得赵王不敢杀。


    此情此景,身材高大的黑衣书生,叹息一声,无奈道,


    “重楼一家,受萧氏大恩,母亲、弟弟皆靠萧家而活,重楼必须还掉恩义,方可离去。”


    “既然如此,还有遗言吗?”方桌前,周云单手执剑,让文魁郎交待遗言。


    “哈哈……”杨重楼笑了,笑的洒脱。


    “他日赵王攻陷南阳,能留我母亲、弟弟一条生路足矣。”


    一道铿锵剑鸣,在星月楼中响起。


    赵王周云气血之力澎湃,文武锦袍无风自动,北帝王剑已然归鞘。


    武川雄主铁靴踏地,行步之间,威风赫赫。


    途经杨重楼时,周云与他并肩而立,披靡天下道。


    “杨重楼,你跟项济一样轴,杀你太可惜了。”


    “记住了,你欠本王一条命,那三问解开,答案归赵人。”


    方桌前,杨重楼目光呆滞,他愣愣的摸了摸脖颈,


    下一刻,文魁郎仿佛受到了侮辱,转头怒道。


    “周云,你,你竟敢放了我?你不怕放虎归山,心腹大患?”


    “不怕,一个小小谋士,跟陆长生没什么区别。”


    星月楼里,随着大楚赵王离去,


    数百精锐兵卒,踏着整齐的步伐,消失在无数江湖客的视野中。


    二层窗台,两位萧家剑客死里逃生,她们呼吸粗重,扶着杨重楼缓缓坐下,


    望着街道上,旗帜如林,铁甲响动的兵卒,


    剑客姐姐不禁心疼杨重楼道。


    “周云什么意思?明明不杀,吓公子干啥。”


    “赵王在说,道理没用,剑才有用。”木凳上,杨重楼深呼吸后,无可奈何的摇头道。


    正当杨重楼感慨赵王之雄时,一个萧家江湖人士从窗口飞身而入。


    “启禀军师,不好了,萧老将军被抓,赵王府要我们拿盗走的黄金来换?”


    “黄金是遗族抢的,干我们萧家什么事?”


    两位剑客跟江湖高手吵了起来,他们都是萧启鸿的弟子,此刻在互相埋怨。


    方桌前,萧氏的消息,让杨重楼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赵王府的顶尖高手都被项盖打伤了,秦寄要保护赵王,


    侯莫陈崇都不一定是萧老将军的对手,怎么可能留下萧启鸿?


    -----------


    洛阳,城外二十里,小游庄。


    一间不大的院子里,似乎刚刚发生搏杀。


    篱笆院墙,满目狼藉,几十个带着软甲的兵卒,横七竖八躺了一地。


    土屋下,一个老者双手颤抖,鲜血淋漓,


    他气息萎靡,哭丧道。


    “真不是萧家盗的黄金,那是遗族干的,我们逃跑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干这事?”


    回应萧启鸿的,是一柄巨硕的精铁关刀,刀峰幽寒,杀气腾腾。


    “主公说你有,你最好有?否则,萧老将军该是懂的。”


    “有,有……”


    生死关头,萧启鸿还没他徒弟有种,


    他枯槁的手,颤抖的拿起笔,默默写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