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血肉磨坊

作品:《楚兵

    如果是一万人跟一万人对战,那武将的作用很大,


    但若是几十万军队搏杀,那武者的力量,微不足道。


    这个时候,将帅的指挥能力,远远比绝世武者重要。


    王台村战场!


    宋楚交锋前沿,此地已变成了血肉磨坊,


    前方数里,先头部队近十万在厮杀。


    兵戈碰撞之音不绝,马蹄轰鸣之声不断。


    前线乱兵之中,到处是残肢断臂,羽箭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人如墙进,兵如兽潮,置身其中,宛如置身海洋,


    这种情况,只要人倒下,那就是一团肉泥。


    到处是行军的呐喊声,四面八方全是铁靴踏土之音。


    没有任何兵卒能回头,这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国战,一场楚宋的生死战。


    但凡掉头者,后方兵卒便可毫无顾忌的斩杀逃兵。


    何况这种战场,兵卒目之所及,全是旗帜跟楚兵。


    他也看不见远方,也根本分不清前进后退,只能听从队伍直系长官的号令。


    王台村,宋楚决战。


    既是楚宋统帅的博弈,也是基层兵卒的博弈,更是整个军队体系的博弈。


    兵备、训练、士气,都是这场战争的决定因素之一。


    “咚!”


    “咚!”


    “咚!”


    楚军的八面战鼓,宛如天雷,威压此方战场。


    河曲马上,徐郡公紧了紧颤动的旗杆,忧心忡忡的望着战场。


    他是河洛虎牢关后四十里,徐县的将门。


    昔日徐县只是个小村庄,其父在洛阳之乱立了大功,


    皇帝赏赐了田地,他们家族也就壮大了。


    徐家只是个小门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眼下,徐郡公呼吸急促,他很紧张,前方的战线很快就要推过来了。


    那杆宋军八卦大纛,徐郡公一眼就认了出来,人公将军黄重。


    狗日的,进攻南翼的黄甲兵,竟然是宋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马匹上,徐郡公哭丧着脸,他觉得很倒霉,


    咋就抽到了这个位置,晦气啊!


    正当徐郡公唉声叹气时,几个老头兵靠了过来,


    他们大多有白发了,农耕时代,人老的快,四十多岁头发全白的很多。


    “徐族长,后山几个庄子还是想问问,砍一个宋人,真有十贯钱?”


    “是啊,是啊,徐老大哥,你可不能昧着良心,骗咱们送死。”


    “今个必须给句话,实在不行,你们徐家免租子也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徐郡公怒火中烧,对这部队勃然大喝道。


    “乡亲们,我徐郡公为了大伙,在营帐拼死拼活,抢来前线部队的名额,为了什么?”


    “为了我自己吗?我徐家那么多地,不干也成啊!”


    “徐大狗娶你亲了吗?徐蛋子你连地都没有,谁嫁给你……”


    徐家族长发怒了,几个老刺头不禁面面相觑,蔫了吧唧的。


    河曲马上,徐郡公一脚踢翻平日里喜欢争水的徐文集,


    这王八蛋,就怪他爹二十钱,给他起个大名,果然是个能惹事的主。


    “你们给我听着,一个宋军十贯钱,童叟无欺。”


    “钱不够,到时候圣武皇帝用田地抵,尔等放心杀敌。”


    老人们走了,他们带去徐郡公肯定的答案。


    徐县这两千宗族兵都在高声呼喊,他们兴奋不已,


    此刻,宛如海洋的宋军已经不是敌人了,是他们的田地。


    战马之上,徐郡公长叹了一口气,终于糊弄过去了。


    赵王死令,不前者斩!


    章严自恃宗族庞大,这会脑袋都在旗杆上挂着。


    不过徐郡公觉得他活该,真是不识时务,连国舅爷阳城侯都得乖乖听令,


    阳城本家两万兵马都拉来了,章严还在想偷鸡摸狗之事,简直是找死。


    赵王周云,是从北疆雪林溃败杀出来的豪杰,难道会是善男信女?


    忽然,徐郡公有些呆愣,他咽了咽口水,惊恐的转头,


    他望见了巍峨将台之上,旗令左三圈挥动,他又听见了进攻的战鼓声。


    哎!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下一刻,徐郡公对着宗族一声大吼,“徐县兵,冲锋!”


    只是徐郡公没想到,本以为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徐县两千人悲壮的冲锋。


    没想到大伙争先恐后,生怕走慢了,这好买卖没了。


    如此情况,徐家族长面露焦急,心如死灰,他一个劲的‘喻’……想要控住马匹。


    可这会两千宗族父老裹挟着徐郡公,哇哇叫的向前冲,


    “啊……杀,阿狗,给我上。”


    “哥,哥,带着我,我也要媳妇。”


    “三儿,你带小刀,记得割耳朵,一只十贯钱!”


    --------------


    楚宋大战,赵王周云堂堂正正御敌,用的是天地四方阵。


    楚军一共三个梯队,每个梯队五万人,内中有无数小方阵。


    最精锐的玄武中军,处于第二梯队。


    在每一层梯队交接处,都有一批骑着北狄战马的特殊部队,


    他们一字排开,身覆马刀,手持弓弩。


    这就是楚军督战队!


    督战队只能看前方,不能回头,但凡有人后退,即刻射杀。


    徐县宗族的后方,督战队官姓赵,大名赵翟让。


    他手里的弓弩,箭矢已经上弦,为了避免误伤,此刻弓弩抬起,羽箭对的是天空。


    上元节后,赵翟让在皇宫大狱,很快就赶上了圣武皇帝登基大赦。


    回家屁股都没坐热,听父母说正妻去了娘家,他还没来得及去寻回来,


    圣武皇帝的黄门太监就到了,没有圣旨,没有口谕,只有一卷圣人书籍。


    赵翟让愣在院子中,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就被左邻右舍的行为震撼到了。


    黄门太监一走,平日里冷冷清清的赵宅,门庭若市,木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赵家一时喧嚣不止,人头攒动,父母在吆喝亲朋好友,好不热闹。


    而庭院里坐着的赵翟让,却仿佛就像个局外人,


    看着人群川流不息,他心中说不尽的孤凉。


    半个时辰不到,正妻风风火火从娘家赶回来,收拾屋子,贤惠的很。


    三四天后,赵翟让走了,


    他不顾赵家宗族长的反对,重新回到军旅。


    十五万楚军中,有八个督战校尉,赵翟让就是其中之一。


    官职不高,只有从七品,但只要能跟兄弟们一起,赵翟让无所谓。


    弟兄们都知道,圣武皇帝已经在给他安排官职了,


    见他去了军中,此事皇帝才作罢。


    弟兄们都为他惋惜,但赵翟让每次都是笑笑,就揭过去了。


    “前方徐县兵卒上了,二队三队注意,但有回头,即刻射杀。”


    “是,二(三)队尊令。”


    徐郡公这类宗族将门,偷奸耍滑,一直是督战队重点关注对象。


    他们有家有业,到此打仗,主要是因为没办法。


    皇帝出征,尔等世受皇恩,违抗圣命不参战,等着被皇帝抄家吗?


    所以像张家、龚家、徐家、刘家这种,那就是王台村战场,意志最薄弱的楚军。


    只是前方楚宋战线,出现了令赵翟让大跌眼镜的一幕,


    徐郡公竟然大旗冲锋,一股脑的扎进了黄重的军阵,


    此刻厮杀的尤为激烈,双方竟然打的不相上下。


    这种情况,令赵翟让等几个队官面面相觑,


    看来将门子弟,还是会打仗的,这徐郡公就是个能战之人。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