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王台村

作品:《楚兵

    圣武元年,九月二十日。


    辛已、煞西、冲蛇,


    宜开市、挂匾、出行、安床。


    从黄道吉日看,今日冲西,对战场西侧楚军极为不利。


    但四丈将台上,建安军大纛下,


    周云眼神戏谑,对此嗤之以鼻。


    楚军以少敌多,本就是逆天而行,何须黄道吉日。


    今日,九月二十!


    正是宋国天公将军请战书上的日子,是楚军与宋军的决战之时。


    王台村!


    这个昔日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成了天下的焦点。


    巨大的帅台之上,周云身覆玄甲,扶剑而立,


    青山弓和饕餮二刃槊由亲卫携带。


    刘庶在右,阳城侯在左,后方是五十名武川镇护卫。


    八面大战鼓耸立,十六个壮汉上身赤膊,膘肥体壮。


    帅台上,霍同一身重甲,手挎腰带,目光炯炯的遥望战场。


    阳城侯心里很清楚,大楚有无数势力,在等待这场大战的结果。


    远方十里,黄色的海洋遮天蔽日,淹没了王台村十里平地。


    宋国的将台不高,但建的很大,上方足足有几百兵卒护卫。


    天地玄黄人,五杆大纛迎风飘扬,


    十二方战旗,拱卫宋国,气势不凡。


    其将台四方有龙角,中间有八卦,显然储进良是花了心思的。


    王台村此刻成了一个巨大的棋盘,几十万兵卒是棋子,而两方将台就是老帅。


    楚宋两国,谁先砍倒对方的将台大纛,谁就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宋军萧洛摆出的阵型很普通,简简单单的五品之阵,


    前二后三,中军被四股庞大的力量包裹。


    每股力量大约六万人,中间有无数个小方阵,构成了庞大的阵型。


    这是一场国力之战,拼的是真刀真枪,阵型本身也没什么太多花哨。


    相比对面宋国,楚国将台朴实多了,大木直来直往。


    数十面战旗环绕,它们随风飘扬,猎猎作响。


    阳城侯在周云的身后,透过周云的甲胄肩吞。


    他看见几十里大地,人头涌动,旗帜连天,


    长矛闪烁着星光,洒满了这片土地,人群就似蝼蚁,微不可见。


    如此战场,就算绝世猛将,在这种兵卒海洋里,也显得非常渺小。


    阳城侯从肉眼上判断,楚军的数量大约只有宋军的一半。


    但此刻,双方士气却截然相反,


    楚军斗志昂扬,呐喊声不断。


    而宋军却是垂头丧气,哀怨不已,仿佛即将进行的是,生命中最后一战。


    第一支兵马的胜负已经分出来了。


    双方不会派遣最强的部队,但也绝对要用精锐兵卒,


    毕竟第一场很重要,周云跟储进良都不会放弃首胜。


    楚军上场的自然是第十一营,余建山。


    论名气他们不如龙骧、玄武,但论实力,他们可不弱。


    这个起自武川镇北山的楚营,在哲哲时期,就是精锐了。


    如今,更是历经数年的职业化训练,其兵卒何等雄壮。


    战场上,战鼓如雷,旗帜潇潇。


    第十一营的士卒眼中带着蔑视,踏步前行。


    北疆雄狮早就等不及休理宋国所谓的精锐了。


    他们吼叫声如同海浪,响彻这方战场。


    大盾如墙,长矛如林,挥舞之下,千人如一。


    强弓劲弩,随着军令旗号,宛如一片片乌云,遮蔽宋军的方阵。


    宋国出战的是十二方精锐之一,大渠帅姚腾,


    此人在宋国大帐中,立下了军令状,首战若输,提头来见。


    姚腾有一万人,其数目是楚军的两倍,过去南征北战,功绩赫赫。


    宋国人一直认为,不,哪怕天下人,都认为这方精锐能跟大楚北疆雄狮并立。


    就算把他们拉到阴山战场,宋国的大渠帅姚腾一样可以扛住草原铁骑。


    但今日,王台村一战,宋国高层才恍然大悟。


    北疆雄狮的兵马强度,远远超过了他们。


    两支雄兵用的都是鸳鸯阵,大盾在前,狼筅长矛,羽箭在后。


    但双方的差距却很大,首先在器械上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楚军的大盾是阴木铆接铁皮,锻造之初就是用来挡草原骑兵的。


    宋国的大盾只是一般的厚木头,在中原地区,这种盾牌已经足够用了。


    长矛也没得比,武川镇强悍的生产力下,其长矛都是百煅钢,更带有血槽、前刃等小细节。


    而宋军长矛,还是过去的老一套,只不过做工上,确实真材实料。


    弓弩就更比不了,宋国连南阳弓都用不上,更别说青山弓了。


    器械上的差距,还不是根本原因。


    最大的差距在训练,十一营职业化军队,他们长期训练协同。


    并且在过去两年的北疆战场中,他们逐步改掉了很多不需要的战术,加入了很多实用的手段。


    如此多重情况下,五千人的十一营,


    宛如铁犁破开泥土,将宋国十二方精锐中的大渠帅姚腾,打的丢盔弃甲。


    这一刻,宋军将台鸦雀无声。


    黄色大旗下,宋国高层面色凝重,北疆楚军果然实力强大。


    过去,宋国军队显得厉害,那是跟节度使牙兵对比。


    如今,同建安军十一营搏杀,他们显然不是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


    这场首战,令楚军士气大振,而宋军士气萎靡。


    但实际上,宋军上当了!


    阳城侯是老将军,昔日也指挥过大型战役。


    但老实说,短短几日接触,他就明白了一句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他跟周云的差距,那是萤火与皓月。


    河南楚军,王台村战场,


    最强的步营,不是玄武军,是第一场的余建山。


    北疆十八将中,有十四个战营,四个辅营。


    当今天下最强步营毫无疑问,是步一营杨延,


    这支纯由北疆武川子弟组建的雄狮,一直是战场最恐怖的杀器。


    但可惜,这支部队此刻在驻守楚兴城。


    除此之外,过去最强的,的确是步二营、步三营。


    但玄武军历经变故,实力不如过去了,


    而后发的十一营余建山、十三营李保,十六营张马。


    他们的真实战力,实际已经超过了玄武军的两个营。


    但张马在龙骧军,这会和北狄人在卿卿我我。


    李保在羊平山,替楚军守着徐州兵马。


    此刻,王台村战场,自然就是余建山为步军之雄。


    至于十八营,兵是不错,就是将太怂了。


    丁肆业只想摸鱼,根本没有立功的打算,


    这也是周云综合考虑,上余建山的原因。


    阳城侯是真的佩服周云,他又用了一次田忌赛马。


    周云第一场便虚张声势,制造了楚军远远强于宋军的假象。


    -----------------


    巨野战场。


    楚军后方数里。


    一名武川子弟用力挥舞马鞭,他满头大汗,身体几乎虚脱。


    但此人却咬紧牙关,仍希望快点到达战场。


    忽然,马匹嘶鸣,一阵灰尘翻滚,


    雄壮的北狄大马口吐白沫,抽搐几下,已经跑死了。


    武川子弟很伤心,这是父亲从马厩里给他选的,花了家里几十贯。


    大楚的军队组成很自由,门阀子弟连宗族兵都能入伍,


    那自带马匹军备,不仅允许,赵地还有银钱补充。


    烈日当空,前方几里外,喊杀声、咆哮声,响彻这方天地。


    今日的阳光似乎特别刺眼,武川子弟感觉太累了,浑身一点力气没有。


    他努力的找到一棵树,打开水壶,猛地灌了几口。


    也许是清水的凉爽,也许就是休息了一下,他忽然感觉有点力气了。


    武川子弟摸了摸胸口,这份军报太重要了,他必须马上禀报赵王。


    只是,他猛地欲起,却发现脚根本不听使唤,软弱无力。


    “砰!”


    一声闷响,武川子弟再怎么努力,也坚持不住了。


    他的眼睛开始迷糊,意识也似乎即将消失。


    但就在最后一刻,他看见一个人,


    一个瘦弱的人,将手伸进了他的胸口。


    武川子弟猛然一怒,力量回来了,模糊的画质瞬间清晰。


    他左手闪电般的扣住敌人,右手拔出制式短剑,抵在对方脖颈。


    他没有杀人,不是因为他不能杀。


    而是这个人他认识。


    武川镇昔日的玩伴,因为身体羸弱,被军队淘汰了。


    “你怎么在这里?”


    “说……说来话长,但这个东西可以交给我,我会带给主公的。”


    武川人相信武川人,送信的任务完成了。


    这名传令兵卒仿佛失去了灵魂,下一刻仰面栽倒,人事不省。


    瘦弱的玩伴看了看太阳,他必须走,但他也不能丢弃同胞。


    下一刻,他一咬牙,尽力将他拖到树阴底下。


    随后,瘦弱的农户,骑上一匹快马,前往楚宋战场。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